- 相關推薦
曾奇峰語錄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語錄了吧,語錄通常是用于說明一段時間內某人的所說句子和語言特征等。你知道什么樣的語錄才能算得上是走心的語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曾奇峰語錄,歡迎大家分享。
曾奇峰語錄 1
1、學精神分析不要用腦子而是要用身體。
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論是探索工具是治療方法。
3、心理治療不是治療一個人,而是治療一個家族鏈。
4、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療師。
5、逆反心理是父母親的問題而非孩子。
6、催眠是給治療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潛意識的東西。
7、精神分析理論的出現,使西方國家集體意識發作率降低。
8、精神分析是研究關系的學問,研究的對象是愛恨情仇,如果說它不是科學,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學。
9、精神分析可改為與育兒學。
10、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殘殺的關系。
11、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系是他的內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結果,而他的內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時候與其父母親的關系中形成的。
12、人在六歲之前形成人格,六歲之后的經歷是六歲前的強迫性重復。
13、移情就是一個人把他早年與父母親的關系轉移到與咨詢師的關系上來。
14、弗洛伊德是把神經癥變為移情神經癥進行治療,而自戀性人格障礙不能移情,所以不能用精神分析進行治療。
15、享受自由的代價是忍受孤獨。
16、永遠不分析別人,只說自己的感覺。
17、越是本能的越可靠。
18、女人讓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的,女人讓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準備生孩子的,女人讓自己肥胖是對性的拒絕。
19、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看法、情感和行為,部分地是被這個人教會的。
曾奇峰語錄 2
1、酒精這種精神活性物質可以解除頑固的防御,使靈魂柔軟通透,可以融化突出的自我,使個性酥軟滑嫩。
2、如今做人難,做俗人難,做個精神分析的俗人就相當的難。
3、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與這個世界無關,而與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樣子有關。
4、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對自己不好的方式來對他人好。
5、我們是人,我們都注定要帶著人的全部優點和弱點活著。
6、父母打孩子,只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而不是為了孩子好。明顯地是為了掩蓋自己潛意識里的惡毒。
7、我們與其問有多少人需要心理醫生,還不如看看每一天煙和酒的消耗量有多大,就知道這個需求有多大了。
8、精神科的診斷應該是供同行之間交流的,而不應該是用來嚇唬患者的。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醫生是不會隨便給病人一個診斷的。我寧可冒著被認為基本診斷都弄不清楚的風險,也決不給人下診斷。
9、在有錢、有閑的情形下,找個人做做精神分析,實在是一種明智而高雅的選擇。因為它可以使你了解自己,因為它可以使你活得緩慢而從容。
10、貧窮的實質是受虐。
11、人有兩種:一種是在出門之前把自己“暴揍”一頓的人,一種是在出門之前對著鏡子把自己猛吹一頓的人。
12、那些出門前和出門后瘋了的人,恰恰是那種在出門前“揍”自己的人。這個世界上沒有被吹瘋的人,只有自我攻擊才會讓人發瘋。
13、豐衣足食之后,一個人的精神追求大約可以分成三個類別:①藝術類的喜好;②科學上的探尋;③自我探索,以了解自己為目標,更好地活著,是這些人的最高理想。
14、現在社會的生活,簡直在制造“搶劫犯”,似乎每個人都在“搶劫”著一切可搶之物,不可有絲毫的停歇,因為停歇就意味著放棄和失敗。
15、名人們購豪宅、找情人或者剃發出家,其共同點就是追求“享樂”。
16、沉溺聲色的人和出家的人相互看著對方時,都會覺得對方可憐。前者認為后者受了過度的刺激瘋了,放下那么多好玩的享樂的事情不玩了;后者卻覺得前者還沒發現以及還不能欣賞更加好玩的享樂的東西。流浪漢與工作狂相互看著對方時,都會覺得對方可憐。
17、別人不理解自己的四大原因:
①你沒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或者你告訴了卻沒有說清楚;
②你想讓別人理解自己,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想法相反;
③你自己不理解自己的原因是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
④別人已理解了你或你的一些東西,但你認為別人不理解自己,還在為別人不理解自己而傷心。
18、沒有人會自愿地和愉快地處于被他人幫助的地位,因為被幫助意味著自己的無能、弱小和卑微。人的內心里,有一種天然的追求平等、甚至追求卓越的力量,在被幫助的時候,這種力量就被隱藏在內心深處,并變成一種對助人者的敵意。
19、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不被察覺的仇恨更具有毀滅性了。
20、理解人性的最好途徑之一,就是觀察幼小的孩子。只要沒睡著,孩子總是需要看點什么、聽點什么、問點什么或者做點什么的。
21、即使從表面看,也看得出那些所謂懶惰者僅僅是在某些方面懶惰,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勤快,從能耗的總量來說,他們并不低于勤快者。這就是“選擇性的局部懶惰”,跟“選擇性的局部勤快”一個意思。沒有一個人會是“非選擇性的全面的懶惰者或者勤快者”。
22、關禁閉之所以是一種懲罰,是因為它剝奪了人的勤快的可能性。
23、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值得信任的人和事,只要有信任就一定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心理健康的人,會模糊處理這一問題,只要有大部分的把握,就選擇完全的信任,并在這種信任的基礎上做該做的事情。
24、信任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對外界的人和事的信任,是其對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結果。
25、人是大自然這個實驗室制造的最精致的產品。
26、從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看,沒有一個人真正地變成了神,變成了怪物的卻無以數計。
27、人以為“變成神”的思想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活著,但實際情況是,這些思想讓他們已經提前死了——因為人活著的最大特點是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關系,而這些思想,幾乎從任何意義來說,都是隔離情感和隔離關系的。
28、心理治療的目標是使來訪者接受作為一個人的現狀,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關系。
29、說太正確的話,就是他們虐待他人的方式。說太正確的話的人,說那些話不是他們的目的,讓人難受才是他們的目的。說什么已經不是太重要,關鍵是要說,于是就把那些正確的廢話反復地說了出來。仔細想想,這樣的人也是很可憐的。那些總是說太正確的話的人,就是顯得沒毛病的人,跟他們打交道除了把自己累死、氣死,估計不會有別的結果。
30、從最低的限度來說,情感交流之后的最壞的結果,都比虛偽的理性層面的施虐與受虐的關系要好。
31、若在游戲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智力、精力和愛恨情仇,游戲的結果,不管是輸是贏,都牽動著他們的全部神經。
32、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游戲可是天地下最嚴肅的事情。把游戲看得不再嚴肅,是成年人的疾病。
33、如果人生如游戲,那這場游戲也有境界之分:
①最低境界,把人生一切都看成是嚴肅的、不可游戲的;
②稍高境界,把學習工作之類嚴格跟游戲分開,一時拼命學習工作,一時盡情玩樂。
③最高境界,內心不再有游戲和非游戲之分。以游戲之心做養家糊口或者為人民服務的大事,也以做大事之心游戲,心神不再因事而分離。
34、“正確的廢話”的特點:①絕對沒錯;②說的人越說越高興,聽的人越聽越難受。
35、心理咨詢不涉及到信仰的問題,除非這個人信仰的是舉世公認的邪教。
36、判斷一個人是有著正常的信仰還是已經走向偏執,關鍵是看他的現實功能。如果他有信仰的同時能夠甚至能夠更好地處理日常生活事件、和諧地與他人相處、言行與現實環境協調,那就是信仰得比較健康。
37、有希望就可能擁有一切。或者說,即使我們什么都沒有,只要我們有希望,那我們就不是真正的窮人。
38、珍稀動物在營養學上是否就有特殊價值,已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想象層面,將因稀而貴的動物吃進肚子里,會使自己也沾染些獨特和珍貴的特質。
39、男歡女愛的頂峰,就是一種吃與被吃的狀態。
40、幾個人一起吃飯,實際上是相互看著對方滿足本能需要,也是一種相互“示弱”的狀態。這相當于對他人說我也是人,我也有人的基本需要。因此吃飯的氣氛經常會是輕松安全的。
41、戀母情結指的是一個人的人格成長得不好,以至于把自己的現實和想象的人際關系,都局限在父母和自己組成的狹小三角形內。
42、要拒絕成長,最好的辦法是永遠使自己處在過去的經歷中。
43、在友情中,你可以說“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你的朋友不會有絲毫不滿,他該去就去,該來就會再來。但如果這話是對親人或者情人說的,那你就需要事先準備好應付鋪天蓋地的道德譴責,或者不知來自何處得掏心拳與封喉掌。
44、弗洛伊德發明的心理治療,每次五十分鐘,總次數事先約好。這是一種可以終止的關系,可以恰當地“壓迫”身處其中的人遵守基本的人際規則,并且有成長的緊迫感。
45、人真的是這樣一種動物,沒有情感,會被“餓”死;情感太多,會被“撐”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從這一點來說,親情與愛情都應該向友情靠攏。
46、在對人進行分類的多種標準中,錢的多少,甚至比國籍、膚色、男女、美丑等更重要。在說到一個富人的時候,他有錢這個特點,往往會使人忽略他的錢之外的一切個人的特點。
47、錢只不過是人所制造的所有的金屬品或紙品中間的一種而已,卻被賦予了太多的負面形象,只要有它存在的地方,似乎都讓人聯想到貪婪、骯臟、黑暗甚至淫穢。很多人在摸了錢之后一定會洗手,從潛意識角度說,更因為那些與錢有關的不干凈的事件或者人物。
48、如果要為一個公正的世界選擇一個公正的標準,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錢。
49、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污染了錢,而不是錢污染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50、“無錢型人格障礙”的特點,首先是沒錢,然后就是偏執、尖刻與懶惰。這類人窮酸,跟他們打交道,你可以直接感覺到他們人格上的巨大的變異或者空洞。
51、物質生活水平高,不一定就精神生活水平高;但是,如果物質生活水平不高,那精神生活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52、考察一個人的能力和人格,沒有比看他如何賺錢和如何花錢更好的方式了。如何賺錢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能力、見識與氣魄;而如何花錢,甚至比如何賺錢能更精確地呈現其人格深處的“氣味”。
53、一個人如果真的把金錢視為糞土,那他也會輕視其他珍貴的東西,如友誼、愛情甚至生命。金錢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應該獲得相應的尊重,而不應該被無辜地貶低。一些人把錢看成高于一切的事物,不惜一切代價地追逐它。從深層心理學上說,他們追逐的就不是錢了,而是某種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如曾經缺失的愛與關注。這是一個危險的游戲,因為替代物不過是替代物而已,如果不去追求原物,一切努力都可能只有飲鴆止渴的后果。
54、凡是錢能搞定的事情,都是小事情。不管有錢人還是缺錢人,都應該學會盡量不用錢去把大大小小的事情搞定。當錢歸錢、事歸事,兩者之間有更清楚的界限時,人生也會變得簡單清爽一些。
55、在生與死之間,每個個體的任務,也許就是學習怎么好好活著,學習怎么好好死去。
56、人類的情緒和行為,并不是完全受理性支配的;我們更多地被我們不知道的那些非理性的東西支配著和控制著。
57、弗洛伊德揭示人的非理性本質,是為了使人變得更加理性一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精神分析是最徹底的理性主義。
58、從精神分析誕生之后,父母打孩子就不再有理由。父母打孩子還聲稱這是為孩子好,明顯地是在掩飾潛意識里的惡毒。比如父母情緒好一點的時候,孩子調皮一點,父母能忍得住;但是父母如果本來就情緒不好,孩子稍微一點的調皮,就可能遭到打罵。所以父母打孩子,只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而不是為了孩子好。
59、為了確保人類的未來是健康的和美好的,我們需要精神分析告訴父母怎樣跟孩子打交道。
60、人人都有攻擊性,孩子小時候的攻擊性是直接通過“動手動腳”來滿足的,稍大以后,攻擊性就會通過在學習成績上超過別人來滿足。
61、我們是人,我們都注定要帶著人的全部的優點和弱點活著,可以不必為自己的優缺點過分地喜悅或者悲傷。
62、一個內心充滿焦慮、全無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說話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這樣就顯示不出自己愛孩子似的。最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
63、同樣內容的話,一個人可能會說得溫和委婉,另一個人卻說得聲色俱厲,后者的話里多出來的情緒內容,實際上是他自己內心深處積淀下來的,與他此時此刻所說的事件和針對的人物無關。
64、溫和的語言不會激活人的保護本能能夠更好地滲透到他人心中,并產生所希望的影響。
65、“逆言”,其本質是對他人實施情感上的毆打,這比肉體上的毆打更惡劣。
66、一個人如果總是生活在惡言惡語中,他就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和有價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過虐待自己來懲罰自己。
67、想想那些英年早逝的.人們,你就知道原來自殺也可以如此隱蔽和“光榮”,隱蔽到了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程度,“光榮”到千萬個人為他們的“自殺”嘆息和喝彩。
68、“忠言逆耳”的反義詞應該是“重話輕說”,能夠把重話輕說,至少需要兩個條件:智慧和勤快。
69、一個人的人際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語言制造的。一個人如果總能重話輕說,那就意味著他時刻在呵護他人,作為回報,他也會得到很多的溫暖的呵護。
70、有為數不少的疾病造成的損害是到目前為止任何先進儀器都無法檢測到的,但是它們所制造的痛苦、恐懼和哀傷等等,卻能夠被當事人清晰地感覺到。
71、疾病的真相或許的確有那么一部分在那里,但是還有一部分,卻并非是真相,而是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建構出來的虛幻。
72、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不再年輕的時候就會感到,人一輩子做成一兩件事就已經很不錯了。
73、給予他人過度期待,實際上是向他人傳遞自己的焦慮的一種方式,簡單地說就是推卸責任。
74、一個愿意自己承擔責任的人,不會對他人有過度期望,也就自然不會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個人能夠承擔責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奴隸不必承擔責任,因為奴隸沒有人身自由。
75、我也許永遠不會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夠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么好,而這就足夠了。
76、“我就像是他們之間的第三者,這個家沒有我一樣地很完整,或者說會更加完整。”
77、要別人忽略或忘記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別人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讓自己無聲、無息、無色、無味、無影、無形。
78、這個人的性格上也有一種能力或者“程序”——當然是壞的能力和“程序”——就是“教會”別人忽略他、忘記他。
79、經常跟易疲勞者打交道,容易被激起兩種相反的情感:一是憐惜,表明易疲勞者具有強大的“勾引照顧”的能力;二是憤怒,這顯示照顧者已經隱隱覺察到自己“上當受騙”。
80、富于活力的、有創造性的外在活動之后的真正的疲乏,可以直接導致健康的體魄,還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與尊嚴。
81、哀傷會使我們暫時軟弱,但卻可以使我們在將來真正變得堅強和樂觀。
82、讓你最快地從最哀傷狀態走出來的最好辦法,也許是別逼著自己太快從這種狀態下出來。
83、解決經期不適問題可分兩步,首先是調整認知,把經期是疾病的觀點,換成經期是完全健康狀態的觀點;然后就是制造一個跟沒來月經時一樣的生活環境、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這一正常的生活環境包含了極其強有力的宣言:你并沒有生病。
84、跟從容淡定的人做朋友,你會被“感染”上靜氣;有這樣的人散布在人群之中,我們就可以不再害怕山崩地裂。
85、有激情卻不失穩重、才華橫溢卻又從容淡定,不僅學問淵博,而且人格幾近完美,那難以企及的作為人的境界實在令人心馳神往。
86、成熟是一種整合的、幾乎沒有沖突的和諧狀態。
87、在連續不斷的新的知識和經驗的沖擊下,和諧是不正常的,不和諧才是正常的。
88、重復痛苦的兩種傾向:①把生活弄得很糟糕;②拼命工作,獲得社會贊美。
89、越是年輕時候經受的痛苦,越容易在將來的日子里被重復。
90、要改變對痛苦成癮的狀態,最好的辦法是增加幸福的經驗,這些經驗可以來自生活的一切方面。
91、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對痛苦成癮”的傾向。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習慣于給自己制造失敗和痛苦,就可以有更多的成功與幸福的能力。
92、太快地用行動來緩解焦慮,可以起到頭痛醫頭的作用,但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93、為獲取衣食的搏殺的準備工作竟然要耗費如此之長的時間,而且是生命最壯麗的時間,生命被異化的景象真的有點慘不忍睹。
94、如果你碰巧在周圍的人幫助下,變成了把學習當成享受的人,那你也許就是最幸福的人。
95、做家務不僅僅是做家務,還往往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權力和地位的不同。強勢的那一邊,如果不主動限制自己的權力,就有可能借學習這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侵入弱勢那一邊的人格的領地,從而導致各種各樣的人格的缺陷。
96、在他人犯了錯誤,并對自己造成傷害的時候,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難受通過指責犯錯的人轉嫁出去。
97、自從我得了精神病以后,就精神多了。
98、對鄉音的堅守,實際上顯示了一個人對他早年成長環境的記憶與忠誠。
99、改變一下快速說話的模式,學會慢慢說話,也是改變自己的內心和人際關系的重要途徑之一。
100、好的父母的條件就是:能夠忍受孩子長大所導致的自己被拋棄的感覺。孩子的長大,意味著離父母越來越遠。
101、控制遲早會觸及一個人的底線,所以遲早會激起這個人朝與控制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從而使控制失效。
102、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有時候表現出來的往往是他把別人當回事。
103、任何心理創傷,都必須有所謂受傷害者的“配合”,才能夠完成。
104、每一個人,首先都是生活在一個自己制造的世界里,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投射的世界,這個世界隔離了人與真實世界的關系。
105、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于這個世界無關,而與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樣子有關。
106、一切濃烈的感情,都包含著愛與恨兩個部分,只不過經常地情況是,在同一時間,一個人只能感覺到其中的一種,而另一種往往躲在了不被察覺的地方。
107、內心不寧靜的人,多半會跟自己的嘴巴過不去。這些人要么吃得過多或者過少,要么會極其啰嗦,老是用嘴巴虐待他人。
108、看一個人的外表,看一個人的行動的樣式,就基本上可以知道他或者她的內心風景是什么樣的。
109、由于親情提供的是一種距離太近的關系,所以她也可以是最有殺傷力的一種感情。
110、作為心理醫生,目睹了太多的親情框架內的迫害與被害、施虐與受虐,而最令人難過的是,在這樣相互拼殺的關系中的當事人,還誤以為他們是在相互愛著。
111、曾奇峰:你能不能告訴我,在你一門又一門課不及格之后,爸爸媽媽所做的所有事情,所說的所有的話,對你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曾奇峰語錄】相關文章:
游馬仁奇峰作文02-08
PPT培訓 總結曾11-22
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03-23
獅子座歌詞曾軼可11-2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學案設計08-21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全詩及賞析06-14
除夕的語錄10-21
書法的語錄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