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學之思維
一、思維概述
1.思維的含義
借助語言、表象或動作的實現對客觀事物概括和間接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形式。
2.思維的特征
(1)概括性。
(2)間接性。
(3)思維是對經驗的改組。
3.思維的種類
(1)直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
(2)經驗思維與理論思維。
(3)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
(4)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5)常規思維和創造思維。
4.思維的過程
(1)分析與綜合:思維的基本過程。
(2)比較與分類。
(3)抽象與概括。
(4)具體化與系統化。
二、推理
1.推理的含義
從具體事物或現象中歸納出一般規律,或者根據一般原理推出新結論的思維活動,前者叫歸納推理,本質上就是概念的形成;而后者就是演繹推理,本質上屬于問題解決的范疇。
2.推理的種類
(1)演繹推理:①三段論推理:三段論推理時可以用前提氣氛效應、換位理論(人們錯誤地解釋了前提)和心理模型理論解釋。②條件推理:沃森的"四卡片選擇任務"證明,在條件推理中,個體傾向"證實",而不是"證偽"。③線性推理:又稱關系推理。
(2)歸納推理:分為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兩類。
三、創造性思維
1.創造性思維的含義
運用新穎的方式解決問題,并能產生首創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認知活動過程。有人認為,遠距離聯想能力(在彼此相距很遠的觀念間看出其關系的能力)可作為測量創造力的一個標準。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主要成分。
2.創造性思維的特征
(1)新穎性。
(2)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有機結合。發散思維具有變通性(發散的范圍或維度)、流暢性(單位時間內發散項目的數量)和獨特性,但不能離開聚合思維單獨發生作用。
(3)創造想象的積極參與。
(4)靈感狀態。
3.創造性思維的基本過程
(1)定向階段。
(2)準備階段。
(3)醞釀階段。
(4)豁朗階段。
(5)驗證階段。
4.創造性思維的影響因素
(1)遷移。
(2)啟發。
(3)定勢。
(4)表征。
(5)醞釀。
(6)社會因素。
【心理學之思維】相關文章:
心理學思維與創造性練習07-02
學生思維能力之歷史教學論文07-04
設計師的思維工具之五維創意卡07-14
多角度作文教學之訓練發散思維07-02
心理學之改變自我心像06-27
趣味心理學之留面子效應06-28
趣味心理學之看發型“識人”07-03
從學生思維走向職場思維的方法07-12
職場上的病態思維和正確思維06-28
設計思維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