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體分類:低段幾何圖形認識》課堂實錄及反思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讓他們經(jīng)歷對物體的分類、觀察、觸摸和比較等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和表達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初步了解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的良好審美觀。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將常見的物品分類,在實物中區(qū)分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來引導學生認識相應的圖形與名稱,初步感知這些形體的主要特征。
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類物體的特征,再抽象出相應的立體圖形,并知道各自的名稱。通過觸摸、拼擺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生活在城市里,在社會、家庭生活中都接觸到許多課本與生活相結(jié)合的例子,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摸一摸、畫一畫并不是很難的事情。
〖教學設計
(一)分一分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猜猜看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誰來揭開它?大家喜歡它嗎?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機器人的到來。
師:我們聽聽機器人給大家說些什么,好嗎?
朋友們好!很高興見到你們,我的樣子很酷吧!這是我聰明的頭,這是我結(jié)實的身子,你知道這是我的什么嗎?對了,這是我的腳,這是我的胳膊。其實,我就是由你們桌上的各種形狀的玩具組成的,現(xiàn)在我想問問你們,請找一找你們桌上的這些玩具,哪些長得像我的頭,哪些長得像我的身子,哪些和我的腳長得像,哪些和我的胳膊長得像呢?(學生分別從桌上的玩具中迅速找出和機器人的頭、身子、腳、胳膊長得像的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師:小朋友們這么聰明,機器人很高興!下面老師想請你們把桌面上的這些做機器人的玩具分分類。
1. 學生小組活動。
2. 匯報分類結(jié)果。
師:哪個組來告訴大家,你們組把玩具分成了幾類,怎樣分的?
生1:我們組按顏色分,分成了五類。
師:有道理!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生2:我們組分成了兩類,會滾的一類,不會滾的一類。
師:有同學可能沒聽明白,請拿上臺給大家看看。(學生拿上臺演示滾和不滾的兩類。)
師:你們組很有辦法,還有哪個組來匯報一下?
生3:我們組把長得像的放在一類,分成了四類。
師:你們說得很棒!也請拿上臺給大家看看。現(xiàn)在大家和他們組一樣,把長得像的放在一起,它們是好朋友,分成四類。
(二)玩一玩
師:下面我們分別認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這些好朋友長得是什么樣,摸起來有什么感覺。趕快行動吧!
學生小組活動。
每小組的學生拿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說說。老師參與小組活動和學生一起玩。
師:誰愿意上臺來介紹你們組的好朋友。愿意介紹哪一種都可以,說一說它們長的什么樣。其他的同學要仔細看、認真聽。
生: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長得圓頭圓腦的,摸起來圓乎乎的,沒有平平的地方,它愛滾來滾去的。我很喜歡玩球。
師:你真會觀察,讓它滾給大家看看(在實物投影上滾一滾),請同學們從你帶來的物體中,拿出這位同學的好朋友球。我們的下一個好朋友是誰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點圓,又有點長,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圓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滾它就滾,它站著不會滾,只有躺著才會滾。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讓你的好朋友在臺上表演一下好嗎?(生在實物投影上演示。)
師:請同學們拿出他的好朋友。有沒有同學知道這類好朋友的名字?(有的同學知道叫圓柱)你們還想介紹哪位好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它長長的,有的地方摸起來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來有點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個面。
師:你能有順序地數(shù)給大家看看嗎?大家都來數(shù)數(shù)。
生:六個面摸起來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聽話,它不會亂滾,我很喜歡它,我家里有很多東西跟它長得一樣。
師:你真聰明!對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請同學們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誰知道它的名字嗎?(有的同學知道它叫長方體)你們還有好朋友介紹給大家嗎?
生: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個面,六個面是一樣大的,有的地方摸起來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點扎手,它也不會滾。
師:你真了不起,請同學們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誰知道它的名字嗎?(有同學知道叫正方體。)
生1:為什么球愛滾?
師: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1:球沒有平平的地方,所以愛滾。
生2:為什么圓柱站著不會滾,躺著才會滾?
生3:我知道,圓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所以能站穩(wěn),它的旁邊是彎彎的所以會滾。
師:現(xiàn)在老師有個問題,球和圓柱都會滾,請大家把圓柱和球放在桌上滾一滾,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生:我發(fā)現(xiàn)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滾,圓柱是直直地滾。(放實物投影上演示。)
師:再提一個問題,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六個面,但長方體是長長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體是方方的,每個面都一樣大。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會聽、會看、還會問,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圖,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物體,誰能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三)看一看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特別棒!老師獎勵你們看動畫故事好不好?我們?nèi)タ纯垂适吕镉姓l?他們在干什么?
看一段動畫故事片。
笑笑、淘氣、機靈狗在山下游玩,山腳下有各種形狀的建筑材料,他們一路高歌來到了山上,山上的風景太漂亮了,有野花,有蜜蜂,還有飛舞的蝴蝶,他們商量在山上建造一座小房子。
回到山下,笑笑和淘氣找來一個長方體的箱子,往里面堆放了磚塊,兩人抬著氣喘吁吁的往山上走,“哎喲!哎喲!”快抬不動了,他們只好放下來歇歇,決定給箱子裝上輪子。機靈狗來了,帶來好多球和圓柱。
師:我們的好朋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看這個牛奶盒是什么形狀?(出示幾個實物讓學生判斷)現(xiàn)在請你們想想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長得像我們這些好朋友呢?
生:冰箱是長方體,飲料罐是圓柱體,足球是球體……
師:同學們真不錯,大家課后還可以繼續(xù)找一找。
(四)摸一摸
師:同學們請坐好,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跟老師一起想想長方體是什么樣的,正方體是什么樣的,球是什么樣的,好嗎?那圓柱又是什么樣的呢?好了,記好了它們的形狀嗎?請你們睜開眼睛,現(xiàn)在我們一起玩?zhèn)摸一摸的游戲,請一位小朋友先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師:我提要求你來摸,同學們當裁判,摸對了表揚他!請摸一個圓柱,再摸一個正方體。你們提要求,老師來摸(故意摸錯,把長方體摸成正方體,把圓柱體摸成球),你們都會摸嗎,想不想玩?大家都想玩,老師為你們每組都準備了一個箱子,一會兒小組里輪流每人玩一次,組長提要求,其他的同學當裁判,摸錯了組長可以多給他一次機會,現(xiàn)在請小組長把箱子拿上來,開始玩!
學生在小組里輪流玩“摸一摸”的游戲。
師:好玩嗎?現(xiàn)在請小組長把箱子收好。后面還有更好玩的在等著你們呢。
我們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活動一下,小朋友們愿不愿意?
生:愿意!
師:但是在活動時,大家要留意看一看操場上、教學樓里有哪些是我們今天學過的物體。
要求:(1)分組活動,要保證紀律,注意安全;(2)看哪組在校園里找到我們今天學過的物體最多。(分組活動后,全班交流。)
師:哪組代表愿意說一說你在什么地方看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物體?
生1:我在操場上看到了大哥哥們在踢足球,足球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球”;學校大門兩側(cè)的門垛是我們今天學的“長方體”。
生2:單杠的立柱和橫梁是我們今天學過的“圓柱”。
生3:學校正門兩側(cè)松樹下的水泥槽是“正方體”。
師:松樹下的水泥槽只能說是近似的“正方體”。
生4:學校的大樓是由三個大長方體組成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誰愿意接著說?
生5:學校大門廳右邊裝廢舊電池的鐵筒是“圓柱”。
生6:升旗的旗桿,校園東邊的銀杏樹干是“圓柱”。
師:旗桿和樹干的上下一樣嗎? 生:(搖頭)不是。
師:小朋友的眼力真不錯!旗桿和樹干的上下的確不是一樣粗的,而我們今天學習的圓柱上下是一樣粗的。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不僅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而且還在校園里找到了很多我們今天學過的物體。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今天學過的物體用途很廣泛,到處可見。小朋友們今天回家看看自己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我們今天學過的物體,講給你爸爸、媽媽聽一聽,好嗎?
〖教學反思〗
1.整節(jié)課通過設計一些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活力。
2. 在分類過程中,各小組的學生都把自己帶來的物體先集中再分類,他們合作定標準,合作分類,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他們按大小、形狀、顏色的不同標準給物體分類,體現(xiàn)了分類的多樣性。
3.通過讓學生用眼觀察,用手觸摸,動口說一說,多感官的參與,充分鍛煉學生觀察、表達、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
4.讓學生摸自己喜歡的物體,搭自己熟悉的東西,這些都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給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和時間。
〖案例點評〗
1.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上下了一番功夫,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物體。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練”,不僅讓學生學到新知識,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親近數(shù)學,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初步體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2. “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抓住兒童“愛玩好動”的特點,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大膽放手讓兒童在玩中自然地學習新知識,提高能力,完成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留的作業(yè)豐富有創(chuàng)意,讓學生回家觀察家中的物體,并講給家長聽,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體驗成功的快樂。
3.教師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歸宿點。在活動中自然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識。同時,引導學生由“對活動的興趣”發(fā)展為“對數(shù)學的志趣”
【《物體分類:低段幾何圖形認識》課堂實錄及反思】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的課堂實錄07-02
《觀察物體》課堂實錄07-02
觀察物體課堂實錄07-02
《認識分數(shù)》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07-02
觀察物體名師課堂實錄07-02
觀察物體課堂實錄模板07-02
觀察物體課堂實錄及評析07-02
分類課堂實錄07-02
《分類》課堂實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