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律論文范文樣本
培養法律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對于提高法律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至關重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法律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法律論文范文樣本1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論文
摘要:一方面,企業要落實依法經營的責任,確保企業在合法經營框架下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落實;另一方面,企業要進一步強化責任人追究制度的建立,提高法律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企業;法律風險管理
1企業法律風險的具體表現
法律風險是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也難以避免的一個問題。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之下,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是多樣化的,這也就為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從實際來看,企業法律風險的具體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違規風險
違規風險是指企業所發生的行為違背了現行法律法規,所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從實際來看,企業違規風險主要表現在:
(1)企業設立風險。如企業設立不符合法律規定,并存在不規范運行等問題。
(2)并購風險。隨著企業的發展需求,企業在實施并購的行為中,由于并購涉及的法律面廣,且程序比較復雜,這就增加了法律風險的可能性。
(3)用工風險。企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既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形式,也是確保職工合法權利的有力舉措。但是,由于用工行為不規范,在違約、辭職等方面,存在違反法律的問題較多。
1.2違約風險
違約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發展中,不按交易的約定履約,進而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現代企業而言,違約風險比較頻發,其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企業違約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在合同訂立、轉讓以及生效、履行中,由于某些因素導致企業難以履行約定,造成違約風險的出現。
1.3侵權風險
在法治社會,侵權行為的發生對于企業的發展影響較大。如企業在發展中發生環境污染等侵權事件,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侵犯知識產權等。
1.4不當行為風險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出于對利益的追求,進而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采取不當行為,謀求自身的利益,由此所帶來的法律風險并存。一方面,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在相關行為的發生過程中,缺乏對所做行為的正確認識。如在涉外反傾銷中,缺乏應對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缺乏自我保護,且對外部法律環境不是十分了解,進而在法律問題的處理等方面比較缺乏。
2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現狀
現代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這就強調法律風險管理的狠抓落實。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現代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仍存在諸多的問題與不足,如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缺乏重視、管理機構職能不完善等現實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步伐。
2.1法律風險管理落實不到位,管理機構職能不完善
當前,不少企業尚未建立專門的法律機構,未使法律風險管理得到有效落實。一方面,所建立的法律部門缺乏獨立職能的體現,受制于企業部門的管理或影響;另一方面,管理機構缺乏完備的規章制度,法律風險管理更多的是一時之風,缺乏長效工作機制的構建。因此,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流于形式下的管理狀態,無益于企業法律風險管理作用的有效體現。
2.2法律風險意識不強,合同風險偏高
企業法律風險意識的提高,是防范法律風險的重要基礎。而不少企業缺乏法律風險意識,在主觀能動性上缺乏行為的支撐。首先,企業合同法律意識薄弱,在合同行為的過程中,規范程度不高、內容漏洞百出,潛在的風險明顯增加;其次,企業缺乏有效的合同審查論證,尤其是違約責任條款的落實,是合同風險偏高的重要因素。在實際中,一些企業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前期的調研論證工作不足、簽約行為草率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經營發展的風險,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2.3法律風險管理缺乏重視,相應的投入不足
法律風險的發生,一方面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經營發展;另一方面不利于企業品牌的構建。因此,注重法律風險管理的實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內容。但是,企業領導層缺乏對法律風險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管理工作缺乏實質性構建。首先,專業人才缺乏,不利于法律風險管理的落實;其次,缺乏資金的'投入,尤其是在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等方面,缺乏相應的制度構建。
3強化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的應對措施
法律風險管理的強化,關鍵在于如何夯實其實施的內外環境,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健全監督體系,從本質上優化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那么,具體而言,強化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應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1強化法律風險管理意識,夯實實施的內外環境
良好的意識形態,是提高法律風險管理實施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業管理層要認識到法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內容,狠抓落實;另一方面,企業管理層要提高文化素質,尤其是在法律知識、風險防范等方面,要提高相應的防范意識,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首先,夯實法律風險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確保法律風險管理落實到位;其次,企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擴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上下參與其中的積極主動性;最后,企業管理層要強化法律知識學習,提高法律知識水平,將企業經營管理、法律糾紛處理等納入法制化軌道。
3.2建立完善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嚴格法律把關
現代企業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逐步建立完善的、專門的法律防范管理機構,切實將法律風險管理納入新的發展軌道。這就需要:
(1)強化人才培養與引進,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法律管理隊伍;
(2)推進以總法律顧問制度為核心的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全方位完善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
(3)立足企業發展改革的需求,嚴把企業決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風險,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4)堅持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工作原則,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3.3建立動態監督體系,提高法律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一方面,企業要落實依法經營的責任,確保企業在合法經營框架下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落實;另一方面,企業要進一步強化責任人追究制度的建立,提高法律風險管理的有效性。與此同時,現代企業要強化法律風險管理的文化建設,讓其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文化元素,提高企業職工法律風險管理的意識,讓法律風險管理與企業發展同步進行。
參考文獻
1、新畢業護士崗前法律知識調查歐陽英護理研究(中旬版)2005-06-15
2、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研究(1)(山西大學2004屆法律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武毅,劉麗萍,郝曉琴法律與醫學雜志2004-11-22
法律論文范文樣本2
改革我國法律教育論文
摘要:綜上所述,我國法律教育改革要從改變教育觀念入手,以培養專業化法律人才為目標,優化教育內容和形式。通過大膽的創新與改革,促使我國法律教育走上一個新的臺階,為我國培養大量的專業能力強的法律人才,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構建,真正實現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改革;法律教育
一、當前中國法律教育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內容上的不足
在教學內容上,常年不更新導致內容嚴重脫離是社會的發展,對于新的更加符合實際需要的法律內容較少。同時單純的理論知識相對枯燥乏味,完全按照教學計劃照本宣讀,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考核機制上的不足
在考核機制上以考試成績來評價教育教學成果,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形成實踐無用的錯誤觀念,從而培養出一大批高分低能“人才”。同時學生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嚴格按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教授的觀點進行答題,可以說這種考核機制考驗的僅僅是學生的記憶和背誦能力,使得學生缺乏相應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三)法律教育脫離法律職業
大多數法律專業的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專業錯位的現象,進入了專業并不對口的法律部門,甚至還有些并沒有受過專業法律教育的人進入了法律部門。這是由于我國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并沒有很好的結合的結果,二者脫離開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到了法律職業者的總體素質偏低。嚴重違背的法律教育為法律職業培養專業人才的基本出發點,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
(四)教師隊伍素質低
大多數從事法律教育的教師比較重視理論的研究,實踐經驗匱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能照本宣讀,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這種缺乏實踐支持的理論往往不容易被學生所理解,直接影響到法律教育的結果。同時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教師的創新意識、實踐意識差直接阻礙了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
二、如何深化中國法律教育改革
(一)樹立實踐與理論并重的`教育觀念
思想決定行動,深化法律教育制度改革要從改革教育觀念入手。法律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培養大量的專業的職業人才,因此必須在教育機構、教師、學生之中形成一種實踐與理論并重的教育觀念。
(二)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
首先,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實際案例的引入,例如多加入一些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鼓勵學生應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不要輕易的給某個同學的觀點戴上對或錯的帽子,積極尋找每一種觀點中的可取之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在考核的過程中要適當的減少對理論知識的考察,多采用實際案例分析的方式加強對學生法律的理解和運用。
(三)加強教師隊伍素質建設
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鼓勵教師進行學術研究,以此來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在教師的聘請和錄用過程中要注重其是否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還可以從法律部門聘請兼職教師。最后,建立相關的績效評估機制,激勵教師主動的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四)將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結合起來
法律教育教育部門應當加強與法律職業部門的合作,根據法律職業部門的實際需要培養專業對口的人才,制定正確的教育方向。法律職業部門要為接受法律教育的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就業機會,通過大量的實踐加深學生對于法律的理解、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教育改革要從改變教育觀念入手,以培養專業化法律人才為目標,優化教育內容和形式。通過大膽的創新與改革,促使我國法律教育走上一個新的臺階,為我國培養大量的專業能力強的法律人才,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構建,真正實現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高校學生畢業論文與教師科研課題相結合的思考——以“復合型、應用性”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為視角史玉成;王英霞;社科縱橫2007-11-15
2、畢業就業協議的法律性質界定及相關問題分析張曉燕;電子商務2009-12-15
【法律論文樣本】相關文章:
建筑企業施工合同法律論文07-03
活動策劃樣本07-05
停水通知樣本07-04
辭職書樣本07-12
辭職信樣本07-12
新手求助,賬本樣本07-09
實習報告正文樣本07-05
委托書樣本07-03
授權書樣本07-03
公司離職證明樣本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