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國雕塑的藝術起源
中國的雕塑藝術源遠流長,保守推測有上萬年歷史,由于其材質特點,給后人留下大量文物。“雕塑”是硬物上的“雕”(如木、石、金屬等)與軟性材料的“塑”(如粘土等)的總稱,具有立體空間感,與平面性繪畫有所不同。從形式上可以分為浮雕和圓雕兩種,浮雕從單面觀賞,圓雕可以從四面甚至多面觀賞。中國的雕塑文物在品種上還可以細化,如微雕、線刻、鏤雕等都為特殊雕塑種類。中國的雕塑藝術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會,早期的人類開始打制石器,加工骨器,從生產勞動中產生、發現美感,并逐漸有意識的追求美的形式,如表面肌理、色彩變化、造型構圖等等。
新石器時期隨著實用陶器的發展衍變,先民們開始大量制作陶塑,以日常所見的題材為內容,人、狗、鳥、豬等形象被廣泛使用,是中國雕塑的早期形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有著無與倫比的浮雕圖案,而單體的、以人或動物為外形的青銅器皿在同時期的其它文明古國中所沒有。秦漢時期的陶俑、木俑、銅車馬等雕塑文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佛教傳入我國以后,迅速被本土文化所同化,產生了宏偉而壯觀的巨型雕塑石窟藝術群,如敦煌(圖1)、麥積山、云崗、龍門、大足等,這些不可能移動的珍貴文物是前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唐代的雕塑藝術與前它藝術形式一樣,同樣具有其鮮明、的歷史痕跡,大量的陵墓石雕完好的保留至今,是中國文物中的瑰寶。
宋代以后,雕塑藝術不僅限于陶俑、陵墓石刻、宗教偶像這三種主要的傳統形式,而是向著更廣泛的領域發展,在實用性、觀賞性、紀念性等方面進行開拓,其遺跡、文物數不勝數。但令人遺憾的是,古代雕塑藝術家們不被文人士大夫們所重視,被歸到工匠的范疇之中,所以鮮有對雕塑藝術家的文字記載。所以,我們今天對雕塑藝術品的收藏、欣賞,只能參照其它同時代的藝術種類,而無法把握單個作者的創作脈絡。
雕塑文物的來源及其復雜,其鑒定工作也比較困難,其文物價值的品評同樣要以辨別其真偽為前提。當然,流傳有緒的文物定級比較容易,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陜西兵馬俑、唐代的“昭陵六駿”等等,這些歷史悠久、歷經滄桑的精品文物,都是一個時代的象征物,其價值也不言自明。對那些流傳于民間的,可移動的雕塑文物的鑒定和收藏,相對就比較困難,是擺在廣大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淺談中國雕塑的藝術起源】相關文章:
中國的古代雕塑藝術品07-03
中國現當代雕塑藝術之路論文07-03
淺談用真誠的雕塑藝術打造城市文化亮點07-03
中國現代雕塑藝術多元化論文07-03
中國傳統雕塑古代藝術論文07-02
中國最早民間藝術家的起源03-24
中國雕塑教案03-29
中國繪畫的起源介紹10-09
中國綠茶的起源與歷史03-24
淺談兒童藝術與藝術教育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