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考《心理學》章節同步練習
一、名詞解釋
1.感覺 2.知覺 3.感受性 4.感覺閾限
5.絕對感覺閾限 6.差別感覺閾限 7.適應 8.明適應
9.暗適應 10.社會知覺 11.首因效應
12.暈輪效應 13.社會刻板印象
二、單項選擇題
1.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各種屬性的整體反映是( )
A.感覺 B.知覺 C.感受性 D.表象
2.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叫做( )
A.反映 B.知覺 C.感覺 D.直覺
3.聞到蘋果香味,看到蘋果紅色外蠢,觸摸蘋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動是( )
A.感覺 B.知覺 C.感受性 D.感覺閾限
4.能夠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轉換為神經沖動,即將感覺器官接受的各種適宜刺激能量轉換為生物電能的器官是( )
A.感覺 B.感覺器官C.感受器 D.感受性
5.人感到某個刺激的存在或刺激變化的強度或強度變化所需要的量的臨界值是( )
A.感覺 B.感受性 C.感覺閾限 D.心理量
6.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是( )
A.絕對感受性 B.差別感受性 C.差別感覺閾限 D.絕對感覺閾限
7.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是( )
A.絕對感覺閾限 B.差別感受性 C.差別感覺閾限 D.差別感覺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所發生的感受性的變化現象是( )
A.感覺適應 B.感覺對比 C.感覺相互作用 D.聯覺
9.看見一株玫瑰花并能認識它,這時的心理活動是( )
A.色覺 B.知覺 C.感覺 D.統覺
10.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各種屬性或各個部分作為整體反映的知覺特征是( )
A.知覺整體性 B.知覺選擇性 C.知覺理解性 D.知覺恒常性
11.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加以處理并作出解釋或判斷的組織加工過程是( )
A.知覺整體性 B.知覺選擇性 C.知覺理解性 D.知覺恒常性
12.在一定范圍內,人不隨知覺條件的變化而保持對客觀事物相對穩定的映像不變的特性,這是( )
A.知覺整體性 B.知覺選擇性 C.知覺理解性 D.知覺恒常性
13.看同樣一個人,由于距離遠近不同在視網膜上視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們總認為他并沒有什么變化,這是( )
A.知覺整體性 B.知覺選擇性 C.知覺理解性 D.知覺恒常性
14.用紅筆劃出書中重點是利用了知覺的( )
A.整體性 B.選擇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當認知者對一個人某種性格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之后,往往傾向于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性。這種社會知覺偏差稱為( )
A.首因效應 B.定勢作用 C.暈輪效應 D.刻板印象
16.古人日:“人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 )
A.實踐活動的影響 B.感覺適應 C.感覺對比 D.感覺的相互作用
17.電影開映后,走進電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時間后慢慢能看清了,這種現象叫視覺的( )
A.明適應 B.暗適應 C.感受性 D.恒常性
18.人們對暗的適應,是視覺感受性的( )
A.順應 B.選擇 C.提高 D.降低
19.有的人聽覺能力特別好,能夠聽出遠處的輕微聲音,這說明他的聽覺( ) 、
A.差別閾限高 B.差別閾限低 C.絕對閾限低 D.絕對閾限高
20.常看到有人對老年人講話要放大聲音,這說明老人的聽覺的( )
A.差別閾限高 B.差別閾限低 C.絕對閾限低 D.絕對閾限高
21.感覺閾限和感受性成( )
A.正比 B.反比 C.沒有關系 D.平行關系
22.在視覺后象中,所保持的形象與原有的刺激性質相反時,這種后象被稱作為( )
A.正后象 B.負后象 C.后象 D.遺覺象
【自考《心理學》章節同步練習】相關文章:
心理學自考多項選練習題11-01
爭論的故事同步練習07-04
《人生寓言》的同步練習07-02
《江上漁者》同步練習10-15
《小木偶的故事》同步練習07-04
自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章節復習要點07-03
自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章節復習的要點07-03
《購物中的數學》同步練習及答案07-03
人教版高中歷史同步練習07-04
《秋天的圖畫》同步練習題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