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械制圖與cad基礎知識點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機械制圖與cad基礎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機械制圖基礎常識:
一、圖樣的表達方法
1、將機件向投影面投影時所得到的圖形,稱為視圖。視圖有基本視圖、局部視圖、斜視圖和旋轉視圖四種。
2、機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基本視圖。包含三個常用基本視圖:
1)主視圖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度和高度;
2)俯視圖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3)左視圖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視圖,反映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4)三個視圖之間的投影規律為:
主視、俯視長對正(等長)
主視、左視高平齊(等高)
俯視、左視寬相等(等寬)
3、局部視圖: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抽影面投影所得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一般在局部視圖上方標出視圖的名稱“X向”,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樣的字母。
4、旋轉視圖:假想將機件的傾斜部分旋轉到與某一選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該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視圖。一般在旋轉視圖上方標出視圖的名稱“X向旋轉”。
5、斜視圖:用來表達機件上傾斜部分的實形,所以其余部分就不必全部畫出而用波浪線斷開。
6、剖視圖:假想用剖切面剖開機件,將外在觀察者和剖切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圖形。一般在剖視圖上方標出“X-X”向。
按剖切范圍的大小、剖視可分為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和局部視圖。
1)全剖視圖:用剖切面完全地剖開機件所得的視圖。適用于內形比較復雜、外形比較簡單的零件。
2)半剖視圖:當機件具有對稱平面時,在垂直于對稱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圖形,可以對稱中心線為界,一半畫也剖視,另一半畫成視圖的圖形。常采用它來表達內外形狀都比較復雜的對稱機件。
3)局部剖視圖:用剖切面局部地剖開機件所得的剖視圖。
7、 剖面圖:用剖切面將機件的某處切斷,僅畫出的圖形。
剖視圖與剖面圖的區別在于:剖面僅畫出機件上剖切處斷面的投影,而剖視圖要求畫出剖切后機件的投影。
8、局部放大圖:將機件的部份結構,用大于原圖形的比例畫出的圖形。
二、尺寸及公差
1、組合體是由若干個基本幾何體按一定的位置和方式組合而成,它的尺寸包括下列三種:
1)定形尺寸表示各基本幾何體大小(長、寬、高)的尺寸。
2)定位尺寸表示各基本幾何體之間相對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的尺寸。
3)總體尺寸表示組合體總長、總寬、總高的尺寸。
2、標注尺寸的起點稱為尺寸基準(簡稱基準),平面圖形的尺寸有水平方向和垂直兩個方向,因而就有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基準。
3、尺寸用特定單位表示長度值的數字稱為尺寸。由數字和特定單位兩部分組成。
4、基本尺寸設計時給定的尺寸。它是一個標準尺寸,是計算極限尺寸和偏差的起始尺寸。
5、實際尺寸通過測量所獲得的尺寸。
6、極限尺寸允許零件尺寸變化的兩個界限值,稱為極限尺寸。
最大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最大極限值;最小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最小極限值。
7、尺寸偏差零件的某一尺寸(實際尺寸或極限尺寸)與其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稱為尺寸偏差,(簡稱偏差)。
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減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數差稱為上偏差。
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減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數差稱為下偏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統稱為極限偏差。
8、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也簡稱為公差,它是指允許尺寸的變動量。公差的數值等于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的代數差的絕對值,也等于上偏差與下偏差有代數差的絕對值。
9、尺寸公差帶簡稱公差帶,是指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域。
三、配合與基準制
1、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之間的關系稱為配合。
根據孔、軸公差之間的關系,國家標準規定配合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間隙配合 具有間隙的(包括最小間隙為零)配合,稱為間隙配合。其特點是孔的實際尺寸大于軸的實際尺寸,孔軸之間具有間隙。
2)過盈配合 具有過盈的(包括最小過盈為零)配合,稱為過盈配合。其特點是孔的實際尺寸小于相配合軸的實際尺寸,孔與軸配合具有過盈,無間隙。
3)過渡配合 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稱為過渡配合。其特點是配合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此時軸、孔的公差帶相互交疊。
2、基準制 國家標準規定有基孔制和基軸制。
1)基孔制 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軸的公差帶形成的各種配合的制度,稱為基孔制。
基孔制的孔為配合的基淮件,稱為基準孔。基準孔的下偏差為零,基本偏差代號為“H”。
2)基軸制 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帶形成的各種配合的制度,稱為基軸制。
基軸制的軸為配合的基淮件,稱為基準軸。基準軸的上偏差為零,基本偏差代號為“h”。
四、形狀和位置公差
1、形狀誤差:是指被測實際要素對理想要素的變動量。
2、形狀公差:是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有六項: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面輪廓度。
3、位置誤差:是關聯實際要素對其理想要素的變動量。
4、位置公差:是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有八項: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全跳動。
五、識讀零件圖的步驟
1、看標題欄:對看圖紙版本與生產指令單規定版本是否相同,了解零件的名稱、材料、繪圖比例。
2、看各視圖:先看主視圖,圍繞主視圖根據投影規律,分析其它各視圖的結構,依“先大后小,先外后內,先粗后細”的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識讀。
3、看尺寸標注 從基準出發,找出最能代表產品構形的特征視圖,找出各組成部位的定形、定位尺寸,掌握有標識的重點尺寸(如尺寸前有“△”或“*”的標識)。
4、看技術要求 分析零件圖上所標示的自由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熱處理及表面處理等技術要求。
cad制圖的基本入門知識
1.設備繪圖界限 一般來說,如果用戶不作任何設置,系統對作圖范圍沒有限制,可以將繪圖區看作是一幅無窮大的圖紙。 格式-圖形界線 命令:limits 出現四個選項:開、關、指定左下角點、指定右下角點。
2.設備繪圖單位 格式-單位 命令:ddunits 長度、角度、插入比例、方向
3.對象選擇 三種方式選擇:
①直接選擇
②窗口選擇(左選)
③交叉選擇(右選)。 當對象處于選擇狀態時,在其上會出現若干個帶顏色的小方框,稱為夾點。 工具-選項-選擇集 未選中:蘭色 選中:紅色 暫停:綠色 夾點大小可調整。
4.快速縮放平移視圖
命令:zoom
①全部縮放
②范圍縮放
③比例縮放
④窗口縮放
⑤實時縮放:標準工具欄中的“實時平移”按鈕 視圖-縮放-范圍
5.設備捕捉和柵格
①捕捉 隱含分布在屏幕上的柵格點,當鼠標移動時,這些柵格點就像有磁性一樣能夠捕捉光標,使光標精確落到柵格點上。 利用柵格捕捉功能,使光標按指定的步距精確移動。
②柵格 在所設繪圖范圍內,顯示出按指定行間距和列間距均勻分布柵格點。 柵格是按照設置的間距顯示在圖形區域中的點,類似于紙中的方格的作用,柵格只能在圖形界限內顯示。
6.設置正交和極軸
①正交 類似丁字尺的繪圖輔助工具,光標只能在水平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移動。正交模式和極軸追蹤是不能同時使用的。
②極軸追蹤 F10 工具-草圖設置-極軸追蹤 極軸角設置:5、10、15、18、22.5、30、45、90 極軸角測量:絕對、相對上一段。
7、.設置對象捕捉、對象追蹤
①對象捕捉 在繪圖過程中,可以使用光標自動捕捉到對象中特殊點,如端點、中點、圓心和交點等。是使用最為方便和廣泛的一種繪圖輔助工具。
對象捕捉有兩種方式: 單點捕捉、對象捕捉 單點捕捉執行過程中,對象捕捉不起作用。
對象捕捉模式設置: F3或工具-草圖設置-對象捕捉-相應設置,以選擇合適的對象捕捉模式。 在工具欄上空白區域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對象捕捉命令。
②對象追蹤 使用對象捕捉追蹤,可以沿著基于對象捕捉點的對齊路徑進行追蹤。默認情況下,對象捕捉追蹤將設置為正交。對齊路徑將顯示在始于已獲取的對象點的 0 度、90 度、180 度和 27、0 度方向上,但是,可以使用極軸追蹤角代替。
一、機械制圖基礎知識
1、紙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為5種,圖紙幅面代號分別為A0、A1、A2、A3、A4。圖框右下角必須要有一標題欄,標題欄中的文字方向為與看圖方向一致。
2、圖線的種類有粗實線、細實線、波浪線、雙折線、虛線、細點劃線、粗點劃線、雙點劃線等八類
3、圖樣中,機件的可見輪廓線用粗實線畫出,不可見輪廓線用虛線畫出,尺寸線和尺寸界線用細實線畫出來,對稱中心線和軸線用細點劃線畫出。虛線、細實線和細點劃線的圖線寬度約為粗實線的1/3。
4、比例是指圖中圖形尺寸與實物尺寸之比。
5、比例1:2是指實物尺寸是圖形尺寸的2倍,屬于縮小比例。
6、比例2:1是指圖形尺寸是實物尺寸的2倍,屬于放大比例。
7、在畫圖時應盡量采用原值比例的比例,需要時也可采用放大或縮小的比例,其中1:2為縮小比例,2:1為放大比例無論采用那種比例圖樣上標注的應是機件的實際尺寸。
8、圖樣中書寫的漢字、數字和字母,必須做到字體工整,筆畫清楚,間隔均勻,排列整齊,漢字應用長仿宋體書寫。
9、標注尺寸的三要素是尺寸界限、尺寸線、尺寸數字。
10、尺寸標注中的符號:R表示圓半徑,ф表示圓直徑,Sф表示球直徑。
11、圖樣上的尺寸是零件的實際尺寸,尺寸以毫米為單位時,不需標注代號或名稱。
12、標準水平尺寸時,尺寸數字的字頭方向應向上;標注垂直尺寸時,尺寸數字的字頭方向應朝左。角度的尺寸數字一律按水平位置書寫。當任何圖線穿過尺寸數字時都必須斷開。
13、斜度是指斜線對水平線的傾斜程度,用符號∠表示,標注時符號的傾斜方向應與所標斜度的傾斜方向一致。
14、裝配圖中的尺寸種類有
①規格尺寸
②裝配尺寸
③安裝尺寸
④外形尺寸
⑤其它重要尺寸。
15、符號“∠1:10”表示斜度1:10,符號“ 1:5”表示錐度1:5。
16、平面圖形中的線段可分為已知線段、中間線段、連接線段三種。它們的作圖順序應是先畫出已知線段,然后畫中間線段,最后畫連接線段。
17、、已知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的線段叫已知線段;有定形尺寸,但定位尺寸不全的線段叫中間線段;只有定形尺寸沒有定位尺寸的線段叫連接線段。
18、主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正投影面,簡稱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側投影面,簡稱側面,用字母W表示。
19、三視圖的投影規律是,主視圖與俯視圖等長;主視圖與左視圖等高;俯視圖與左視圖等寬。
20、零件有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主視圖上能反映零件的長和高,俯視圖上只能反映零件的長和寬,左視圖上只能反映零件的高和寬。
21、零件有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在主視圖上只能反映零件的上,下,左,右方位,俯視圖上只能反映零件的前,后,左,右方位,左視圖上只能反映零件的上,下,前,后方位。
22、基本視圖一共有三個,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
23、除基本視圖外,還有仰視圖,右視圖和后視圖三種視圖。
24、按剖切范圍的大小來分,剖視圖可分為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三種。
25、剖視圖的剖切方法可分為全剖、半剖、局部剖、階梯剖、組合剖五種。
26、剖視圖的標注包括三部分內容:①表示剖切平面位置的符號(剖切線),并在兩端標有字母②表示投影方向的箭頭③在剖視圖上方注寫有“×——×”字樣。
27、省略一切標注的剖視圖,說明它的剖切平面通過機件的對稱平面進行剖切后而后畫出的 。
28、剖面圖用來表達零件的內部形狀,剖面可分為實體部分和空心部分兩種。
29、移出剖面和重合剖面的區別是:移出剖面-畫在視圖輪廓外面的剖面,重合剖面-畫在視圖輪廓里面的剖面。
30、圖樣中的圖形只能表達零件的結構形狀,零件的真實大小應以圖樣上所標注的尺寸為依據。
31、標注尺寸的數字稱為尺寸基礎,機器零件長,寬,高三個方向上,每個方向至少有一個尺寸基準。
32、螺紋的五要素是螺紋牙型,直徑,螺距,導程,線數,旋向。
33、只有當內、外羅紋的牙型,直徑,螺距,線數,旋向一致時,他們才能互相旋合。
34、螺紋的牙型、直徑、螺距都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稱為標準螺紋;牙型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稱為非標準螺紋;牙型符合國家標準,但直徑、螺距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稱為特殊螺紋。
35、外螺紋的規定畫法是:大徑用d表示,小徑用d1表示,終止線用 粗實線 表示。
36、在剖視圖中,內螺紋的大徑用D表示,小徑用D1表示,終止線用粗實線表示。不可見螺紋孔,其大徑、小徑和終止線都用粗實線表示。
37、常見的螺紋聯接形式有螺栓連接、雙頭螺柱連接和螺釘連接。
38、常用鍵的種類有普通平鍵、半圓鍵、鉤頭楔鍵、花鍵。
39、圓柱齒輪按齒輪的方向可分為直齒、斜齒和人字齒。
40、齒輪輪齒部分的規定畫法是:齒頂圓用粗實線繪制;分度圓用細點劃線繪制;齒根圓用細實線繪制,也可省略不畫。在剖視圖中,齒根圓用粗實線繪制。
41、當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時,可在圖樣右上角統一標注;當零件表面的大部分粗糙度相同時,可將相同的粗糙度代號標注在右上角,并在前面加注其余兩字。
42、一張完整的裝配圖應具有下列四部分內容;
①一組視圖;
②必要尺寸;
③技術要求;
④零件序號和明細欄。
43、裝配圖中的尺寸種類有
①規格尺寸
②裝配尺寸
③安裝尺寸
④外形尺寸
⑤其它重要尺寸。
(二)機械制圖工具和使用方法
機械制圖分為軟件繪圖和尺規繪圖兩種。而尺規繪圖的工具主要有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分規、圓規、鉛筆等等。我們正確的使用這些工具去繪圖才能提高機械制圖的質量和效率,快速有效的繪制出各種機械圖樣。
一、 圖板和丁字尺。
圖板是用來鋪放制圖紙張的,因此必須固定好,并用膠帶將圖紙粘接在圖板上。圖板必須要保持平整光滑和干燥,平時使用圖板時要注意保護圖板的邊,并且防止圖板受潮。
丁字尺是用來繪制直線的。使用時必須保持尺頭內側面必須垂直,緊貼圖板工作邊。
二、三角板。
一副三角板有45度60度兩種三角板,配合著使用可以畫出15度的倍角來,也可用兩個三角板畫出垂直線和平行線。
三、比例尺。
比例尺只能做量取用不能用來畫線。在比例尺不同側面有不同比例的刻度可以很方便的畫出不同比例的直線。
四、繪圖儀器。
1、分規;分規是用來等分線段和在尺子上量取尺寸的工具,使用時兩個針尖要保持對齊。
2、圓規;圓規用來畫圓或圓弧。鋼針分為臺階狀(支撐尖)和錐狀(普通尖),畫圓時應當用臺階狀的,以免針尖插入圖板過深。圓規的鉛芯應當用比畫直線的鉛芯軟一號的。磨成矩形的用來畫粗實線,錐狀的用來畫細實線。畫圓時勻速前進并向運動方向稍微傾斜可以減少畫圓阻力。畫小圓的時候可用彈簧圓規和點化規,特大圓可以使用加長桿。
五、曲線板。
曲線板是用來畫非圓曲線的工具,它的輪廓線是由多段不同曲率半徑的曲線組成。畫圖時,先找出曲線上的若干點,再徒手用鉛筆輕輕地把各點連起來。為使曲線光滑,最好每次有4個點與曲線吻合先畫1到3之間再畫3到4之間直至畫出光滑的曲線。
六、筆。
鉛筆軟硬用B和H表示。B前數字越大表示越軟,H則相反。一般要多準備幾種鉛筆,畫粗實線用B或2B,畫細線或寫字用H或HB。用于畫粗實線的鉛筆應該磨成矩形,而其他的一般磨成錐型即可。
畫線時應該使鉛筆前后方向與直紙面垂直,保持與前進方向30度左右的角度,鉛芯緊靠尺邊,用力均勻,速度適中。有一定經驗后可以很輕松的畫出粗細一致顏色深淺一致的直線,因此需要我們多加練習。
(三)機械制圖常見知識
一、制圖比例
比例是圖中圖形與實物相應要素的線性尺寸之比。需要按比例繪制圖樣時,應由規定的系列中選取適當的比例。
為了能從圖樣上得到實物大小的真實感,應盡量采用原值比例(1:1),當機件過大或過小時,可選用表規定的縮小或放大比例繪制,但尺寸標注時必須注實際尺寸。一般來說,繪制同一機件的各個視圖應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標題欄中填寫。當某個視圖需要采用不同比例時,可在視圖名稱的下方或右側標注比例:
二、圖紙幅面
㈠制圖幅面
機械制圖時,優先采用A0、A1、A2、A3、A4這5種規定的圖紙基本幅面。特殊情況下,也允許選用所規定的加長幅面。加長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邊成整數倍增加后得出。
(二)圖框格式
在圖紙上,圖框線必須用粗實線畫出,其格式分為不留裝訂邊和留有裝訂邊兩種,見機械制圖手冊,但同一產品的圖樣只能采用一種格式。
三.機械制圖圖框格式
㈢ 標題欄
gb/t10609.1-89對標題欄的內容、格式和尺寸作了規定,標題欄的文字方向應為看圖方向,標題欄的外框為粗實線,里邊是細實線,其右邊線和底邊線應與圖框線重合。
四、字體(gb/t14691-93)
圖樣中書寫的字體必須做到:字體工整、筆畫清楚、間隔均勻、排列整齊。
字體的高度(用h表示)的公稱尺寸系列為1.8,2.5,3.5,5,7,10,14,20mm。字體高度代表字體的號數。
(一)漢字
漢字應寫成長仿宋體,并應采用國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簡化字。漢字的高度不應小于3.5mm,其字寬一般為字高的2/3。長仿宋體的書寫要領是:橫平豎直,注意起落,結構勻稱,填滿方格.
(二)數字和字母
數字和字母有直體和斜體兩種。一般采用斜體,斜體字字頭向右傾斜,與水平線約成7.5°角。在同一圖樣上,只允許選用一種形式的字體。
五、圖線(gb/t17、450-1998)
(一)圖線線型及其應用
gb/t17、450-1998《技術制圖 圖線》中規定了15種基本線型,每種基本線型的變形有四種。圖線的寬度(用d表示)分為粗線、中粗線、細線三種,其比例關系是4:2:1。機械圖樣上多采用兩種線寬。建筑圖樣上可以采用三種線寬。所有線型的圖線寬度應按圖樣的類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數系中選擇:0.18,0.25,0.35,0.5,0.7、,1,1.4,2mm。寬度為0.18mm的圖線在圖樣復制中往往不清晰,盡量不采用。
目前,在機械圖樣中仍采用gb4457、.4-84中規定的8種線型:粗實線、細實線、波浪線、雙折線、虛線、粗點劃線、細點劃線、雙點劃線。如表1-3所示。
(二)圖線的畫法
1、同一圖樣中同類圖線的寬度應基本一致,虛線、點畫線、雙點畫線的線段長度和間隔應各自大致相等,在圖樣中要顯得勻稱協調。
2、繪制點劃線時,首末兩端及相交處應是線段而不是短劃,超出圖形輪廓2~5mm。在較小的圖形上繪制點劃線和雙點劃線有困難時,可用細實線代替。
3、虛線與虛線相交,或與其他圖線相交時,應以線段相交,當虛線為實線的延長線時,應留有間隙,以示兩種不同線型的分界線。
【機械制圖與cad基礎知識點】相關文章:
CAD建筑與機械制圖專業培訓計劃11-26
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標準開發研究論文12-13
基礎知識點總結11-11
小學語文基礎語法知識點12-07
小升初語文基礎知識點總結03-08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12-16
高中考試基礎知識點集合07-02
電路基礎知識點總結|電子電路基礎知識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