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首是瞻成語典故
“馬首是瞻”這個典故比喻服從某一個人的指揮或樂于追隨某了個人。常寫作“唯……馬首是瞻”。
此典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春秋時期,秦、晉兩國雖有聯姻,但為了各自的利益,卻經常相互爭斗。
公元前558年夏天,晉悼公派元帥荀偃和欒黡(yǎn演)率魯、莒、鄭、衛等國軍隊攻打秦國。軍隊到達涇水,諸侯的部隊不愿意過河。晉國大夫叔向朝見魯卿叔孫豹,并決定由叔向去準備船只。叔孫豹念了《匏有苦葉》這首詩中的一段,進行了動員。后來,魯國、莒國的軍隊首先渡河。
鄭國的子蟜進見衛國的北宮憝子說:“親附別人而自己不堅決,沒有比這個更令人厭惡了,把國家置于何地?”懿子很高興,于是兩人去見諸侯的軍隊,勸他們渡河。軍隊渡過涇水以后,秦國人在涇水上游放了毒物,諸侯的士兵死了很多。鄭國司馬子蟜率領鄭軍前進,其他國家的軍隊也都跟上來了。聯軍開到秦國境內的棫(yù玉)林,秦國仍不愿媾和。
【馬首是瞻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歷史典故06-29
來自典故的成語07-04
歷史典故的成語07-04
魂飛魄散成語典故10-25
典故故事成語大全07-03
勤奮讀書的成語典故04-29
邯鄲的成語典故參考10-20
包含歷史典故的成語03-11
中華成語典故故事大全07-03
關于智謀歷史成語典故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