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文頤和園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頤和園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2、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頤和園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大、美)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頤和園的?重點游覽了哪些景點呢?
你是從課文的那些語句看出來的?
今天,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頤和園,繼續領略她的美吧!
二、設問導學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長廊有什么特點?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這個特點?
2、學生匯報說說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它的長。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板書:長)
作者在描寫長廊的時候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寫它的長呢?(列數字)
作者還寫出了長廊的什么特點呢?(板書:美)
(1)長廊的顏色美:(“ ”)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的形狀美:(“ ”)像一條長龍臥在萬壽山腳下。
。3)長廊上的畫美:(“ ”)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4)長廊周圍的風景美:(“ ”)長廊兩邊鮮花盛開,五彩繽紛,就像一條鮮花鋪成的小路。
。5)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 ”)游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3、作者在描寫長廊時,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板書:由內到外)
教師小結:
作者描寫長廊時,抓住它的特點來進行描寫。
而且按一定的順序來進行觀察和描寫。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三、合作學習
作者還去了萬壽山腳下、萬壽山上和昆明湖游覽,作者又是按什么順序,抓住哪些景物的特點來進行描寫的呢? 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第三、四、五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
。1)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填寫表格,師巡視指導。 (2)學生用實物投影匯報,師板書,隨即指導朗讀。
四、課堂小結
回顧本課學到的寫游記的方法
1、搭架子,按游覽順序,首尾呼應。 2、寫具體(抓特點)總寫特點,分層描述(由內而外、由遠及近) 3、生動優美的詞句,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
五、拓展延伸
頤和園我們就游覽完了,此時此刻,做為一名中國人,你想說些什么?假如你是外國游客會說些什么?
六、板書設計
頤和園(大、美) 長廊——長、美
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
昆明湖——綠、靜
十七孔橋——橋洞多、柱子多、獅子多
【頤和園課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頤和園的教學設計07-05
《頤和園》教學設計05-26
《頤和園》教學設計02-15
頤和園教學設計01-14
《頤和園》的優秀教學設計07-03
頤和園教案教學設計07-27
頤和園優秀教學設計05-27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秀09-02
課文《刻舟求劍》教學設計07-03
課文《早》教學設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