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識字教學實錄
《識字一:觀察人體識漢字》課堂實錄
一、設計理念
體現“情趣”教學理念,注重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充滿兒童情趣的語文實踐活動,采用多種教學和學習方式,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教學實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教學目標
1、認識“人、手、足、耳、目”六個生字。
2、學生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誦兒歌《手足口耳目》。
3、體驗漢字的演變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三、教學實錄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同學,你們想認識他嗎?(課件出示人體簡體圖和錄音)嘿,大家好,我叫豆豆,和你們一樣,也是一年級的學生。你們愿意和我交朋友嗎?我先跟大家講個故事:我哇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你們也認識。有一天,我的這些朋友不知為什么突然吵起來。聽!是誰在說話呢?啊,原來是眼睛、耳朵、嘴巴、腳、手這些朋友在爭論誰的本領大呢。眼睛說:“我的本領大,能看見各種各樣的東西。”耳朵說:“我的本領也很大,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嘴巴說:“我的本領才大呢,不僅能說話,還能吃到各種各樣的美食,你們行嗎?”腳不服氣地說:“沒有我帶你們到處去看看、去聽聽、去嘗嘗,你們有這么大的本領嗎?”正在這時,手大哥搖搖頭說:“你們別吵了,要論本領,你們誰也比不上我,我會做的事可多了,瞧,我還能把你們畫出來呢!不信,你們看。”
(二)合作探究
互動一:
1、出示古漢字“目、口、足”。
2、(師邊出示邊問):你們看,這是手大哥畫的什么?(指名說)畫得像不像?手大哥說了,他還能畫自己和主人豆豆呢!
3、(出示古漢字“手、人”)
4、師:手大哥說,其實,這些并不是圖畫,而是我們的祖先模仿人體的各部位的形狀用智慧和雙手創造的象形字呢,小朋友,你們看看、想想,從這些古代漢字身上你知道了什么?
5、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說。
6、師小結:從這些古代漢字身上,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祖先真聰明、真能干!我真為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這些字很形象地表示出人體的各部位,多么奇妙呀!你們喜歡嗎?但是,這些古代漢字也存在一些缺點,你能指出來嗎?
7、學生討論后總結:難寫。
8、師:是的,我也覺得難寫,小朋友你們別急,我們現在的中國人更聰明了,創造了更簡單,更好學的簡化漢字,你們愿意學嗎?
9、出示課題,學生看拼音讀題。
互動二:
1、出示生字,找出相應的古代漢字。師:誰能根據古代漢字的樣子找出它們各自的簡化漢字?生找對后,師小結;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漢字。
2、讀拼音識字。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拼音寶寶,我們把它請出來!
(1) 碰球游戲(拼音節)
師:我是k 。生:我是ou(合)kou……(邊碰課件邊把屋頂上的音節展示出來。
(2) 搭房子游戲。
師:咦,這不是豆豆想要搭的房屋嗎?為什么只有屋頂呢?請大家幫忙,看著屋頂的拼音寶寶能和屋子里的哪個漢字合在一起搭成一座房子,好嗎?
指名在課件上演示搭房子。
師:房子造好了,我們把房子的名字讀一讀好嗎?(生讀拼音和生字)
師:剛才我們用了什么辦法認識了漢字?
生:看拼音識漢字。
師:對了,我們學會了拼音就能夠識字了。你們還能用別的辦法識字嗎?
生:我可以用圖形識字。
3、看圖形識字。
師:我考考你們(展示人體部位圖,學生認讀)
生:我可以在我的身上識字(指耳朵)這是耳……
師:誰還有什么辦法識字?
生:我可以做動作識字。
4、編動作識字。
學生自編動作:如做張嘴、眨眼、擺手、跺腳、聽聲音、擺人體造型等。
(三) 練習活動
做開火車游戲。師:我們把漢字寶寶送回家。(學生按豎隊開火車讀漢字)
(四)讀兒歌
師:生字寶寶回家了,可是豆豆的口、耳、目、手、足還是爭來爭去,豆豆連忙勸說:“哎呀,別爭了,別吵了,你們各有各的本領,我每天的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你們,你們是我的五件寶。我還編了首兒歌給你們呢?它就在你們的課本上。
1、學生打開書自由讀。
2、指名讀,齊讀。
(五)看字畫畫
師:手、足、耳、目聽了豆豆的話可高興了,他們從此再也不爭吵了。小朋友們,你喜歡他們嗎?喜歡誰就把它畫出來,好嗎?(學生在圖畫本上畫)
教學后記
在課堂上學生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注意力集中,識字興趣濃厚,特別是在“編動作識字”和“看圖形識字”這兩個活動中,學生不斷創新,迸出不少思維的火花,整節課學生在玩中學,學得輕松活潑,不僅認識了本課所學漢字,而且學會了多種識字方法。
1、借助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歷,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
建識字方法。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剛剛結束漢語拼音學習的基礎上的第一次識字教學,針對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漢語拼音的知識基礎,我首先設計了“搭房子”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構建了讀拼音識字方法,這樣既整合了新舊知識的聯系,又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漢語拼音知識的價值,進而我又引導學生根據當前的學習內容看圖形識字,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地探究和構建了編動作識字方法。這樣,不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獲取知識的新方法的能力。
2、注意學科知識的整合,寓藝術于語文教學之中。
課改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現狀,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因此,在本節課中大量的圖片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并設計了“看字畫畫”的環節。這樣既有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又有利于藝術能力的培養。
【小學識字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識字的教學實錄07-04
識字教材分析教學實錄07-04
《識字1》課堂教學實錄素材07-04
《識字1》課堂教學精彩實錄07-04
識字課堂實錄07-02
《識字4》課堂實錄07-02
《識字1》課堂實錄07-02
《觀摩識字3》課堂教學實錄后的思考07-04
識字課名師課堂實錄07-02
《識字4》課堂實錄及評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