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錄公開課
執教:佳木斯大學附屬小學周明珠
指導:佳木斯大學附屬小學周美然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室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觀察與測量》。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測量、比較等活動,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3、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毫米、分米。
教學難點:
厘米與毫米,分米 與厘米,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
課件、學生尺、米尺、鉛筆、1米長的彩帶、1分米長的紙條,長、正方體紙盒若干個。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周老師有一項特殊的本領,只要你們隨意的拿出一支鉛筆,我就能估出這支鉛筆大約有多長。誰愿意把你的鉛筆拿出讓我估一估?
學生非常踴躍的拿出自己的鉛筆讓老師估一估。
師:這支鉛筆的長度大約是____厘米。
這支鉛筆的長度接近____厘米。
這支鉛筆的長度在____厘米左右。
怎么樣?想知道我估的這么準有什么小竅門嗎?
(學生被老師估的如此精確驚呆了,充分地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躍躍欲試。由此教師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鉛筆有多長》(板書),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也一定會掌握這個本領的。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量一量,認識毫米。
師:現在就請你們先估一估,再用尺子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
生:我估的是______厘米,我量的是______厘米。
生:我估的是______厘米,我量的是______厘米,還多了幾個小格。
師:當物體的長度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量更精確,我們用到了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
師:周老師這里也有一支像你們剛才說的這種鉛筆,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是6厘米,還多幾個小格。這多出來的1個小格是1毫米,2個小格呢?
生:2毫米
師:3個,6個小格呢?
生:3毫米,6毫米。
師:這回你們知道這支鉛筆到底有多長了嗎?
生:這支鉛筆的長度是6厘米3毫米。
師:請同學們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看一看你的同桌找得對嗎?
生:我在尺子上找到了1厘米。
師:咱們用鉛筆尖再來一起點著數一數1厘米中有幾個小格,看一看在數的過程中你能有什么發現嗎?
生:我發現1厘米里面有10個小格。
生:我發現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
師:說對了!誰還能說一說1厘米里面有幾個1毫米。
生: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
師: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我們就用這樣的式子來表示:1厘米=10毫米,用字母:1cm=10mm。(板書:1厘米=10毫米 1cm=10mm)
生:齊讀式子。
師:我們知道了1厘米等于10毫米,那2厘米等于幾毫米呢?
生: 2厘米等于20毫米。
師:5厘米等于幾毫米?
生:5厘米等于50毫米。
師:10毫米等于幾厘米呢?
生:10毫米等于1厘米。
師:在尺子上我們找到了1毫米,也知道了1毫米有多長,那實際物體中1毫米大約有多長或多厚呢?請把桌上的ic卡舉起來,先估一估這張ic卡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再量一量,看看你估的對不對?
生:這張ic卡的厚度是1毫米。
師:對,你們都估對了,好眼力!這張ic卡的厚度就是1毫米,請你像老師這樣輕輕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ic卡,再慢慢地抽出來,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小縫大約就是1毫米,自己再來看一看,做一次,體驗一下,看著這條1毫米的小縫,你想說點什么?
【教學實錄公開課】相關文章:
《燈光》公開課教學實錄08-04
《呼風喚雨的世紀》公開課教學實錄08-04
長相思公開課的教學實錄07-03
關于《秋天的雨》公開課的教學實錄08-04
《少年閏土》公開課教學實錄07-04
登泰山記公開課教學實錄08-04
《孔雀東南飛》的公開課教學實錄07-0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公開課教學實錄07-04
公開課《大自然的語言》課堂教學實錄07-04
公開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