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多媒體與高中物理教學融合的探究
多媒體技術可以再現物理現象,重建物理情境,讓物理過程由抽象到具體、由復雜到簡單,從而揭開物理過程的奧秘。例如我們可以通過Flash動畫完整、動態地演示彈簧做功過程中彈簧、彈簧振子在任意時間、任意位置的受力大小、受力方向、運動方向、速度大小、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的變化,并通過控制鍵控制變化過程的快慢,讓整個物理情境清晰直觀、鮮明具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對這一物理過程的理解。
突破重點、難點。中學物理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前后章節相互聯系,各類知識相互交叉,形成一個錯綜復雜又條理分明的知識體系。特別是在各節、各章的復習中,對知識的整理和歸類、重難點的分析講解,要求教師能清楚地為學生呈現出來。傳統的粉筆和黑板在這一方面與多媒體相比則顯得笨拙和呆板。利用多媒體課件,可將各類知識點用金字塔、樹形等各種結構圖表示出來,合理安排羅列順序、顯示順序、對重點難點進行顏色加深、文字氣泡等方式予以強調,能合理、科學地反應物理知識體系,突破重難點知識。
第一,多媒體的工具性原則。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其中,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則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多媒體只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和工具。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認真思考,發揮主體作用,防止學生過多地關注于多媒體的播放而忽視了教學的根本目的。
第二,多媒體的雙向互動原則。多媒體技術具有靈活多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放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精心布置、巧妙設計,安排互動的知識點,增加隨堂測試,隨即測試等教學活動,增強互動,在互動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多媒體的適度性原則。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見證了多媒體事半功倍的教學功能后,便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形成多媒體依賴癥。多媒體不是萬能的,凡事都有兩面性。因為多媒體信息量大,知識變換速度快,易造成部分接受效率低的學生跟不上課堂節奏,有違教學的初衷。所以,對于基礎性的知識,教師還是要精講精練,加強學生理解,對于難懂、難寫、難演示的物理知識,就需要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把知識點講透,加深理解。
總之,新課改的順利進行讓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展現出自身獨特的風采。多媒體技術與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相結合已成為教學的主流,為物理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助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科學、合理、適時、適量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讓二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使中學物理教學如虎添翼。
【對多媒體與高中物理教學融合的探究】相關文章:
兒科多媒體課件設計探究論文07-04
探究多媒體在大學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利弊論文07-03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07-04
多媒體交互設計下的櫥窗設計探究論文07-04
探究高校圖書館多媒體微服務模式論文07-03
教學研究探究07-03
小學數學教學探究07-03
初中數學教學探究07-03
大學聲樂教學探究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