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日本設計中自然流露出的禪意設計論文
禪,作為佛教的一個修煉部分,在日本,為何能獨立而突出的發展,并且很好的融入到日本設計當中,是因其禪宗的自然觀和思想觀符合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義。
禪,佛教名詞“禪那”的簡稱,意譯作為“思維修”等,通常譯作“靜慮”,禪宗作為中國佛教派別的一支,由南朝宋末菩提達摩由天竺來華授禪法而創立,并且通過使者流傳到日本。因為禪宗思想崇尚自然,提倡用心去感知自然,再加上當時的日本民族的艱苦樸素,以及勤勞質樸的生活方式,與禪宗的簡樸、無為的思想不謀而合,并在日本人今后的生活發展中有很多密切的社會痕跡在里面,對日本的文化產生的深遠的影響。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日本設計中的美處處體現了禪宗思想對其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變遷,經過多少代人的沿襲、繼承、發展,禪宗已與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深深地融入平常的生活。禪宗與日本的設計早已摩擦出絢爛的火花。在日本的花道、茶道、書道中處處流露出禪宗崇尚自然,寧靜靜遠的審美趣味。這與禪宗思想在日本長時間累計深入人心是分不開的,而禪宗思想也是日本設計的最重要的靈感來源。
翻讀日本的書籍時,品嘗日本的茶香時,觀看日本的插花時,欣賞日本的建筑時,處處無不透露出禪意。禪已是日本審美的一個重要的形態,若是禪宗從日本的文化中消失,那可想而知日本文化也從此將變得毫無生機,毫無趣味可言。
設計產品中流露出的禪宗思想一直是日本設計師所追求的最高的境界。禪所代表的恬靜、閑寂的文化內涵,在日本的眾多設計師的作品中無不顯露出來。若不懂其含義,便看不懂個作品所代表的心境與內容,自然也就不會理解從未上過服裝設計學院,卻精通藝術和文學的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她所設計的衣衫襤褸的乞丐裝為何能夠走向時尚的T臺。也無法理解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的“無印良品”,何以做到如此的極簡卻并不是內涵。更不會理解佐藤晃一的平面招貼中所蘊含的深深地對禪宗文化的熱愛。
當理解了禪宗崇尚內心豐富情趣,自然優靜之美時,也便可以讀懂川久保玲的乞丐裝是想體現布料在撕裂狀態下所表現的最自然、最不受約束的靈動的狀態,她將日本的傳統元素運用到服裝上,不是一味的追求服裝所代表的效果,而是讓著裝者的內在精神與外在表現相互融合,體現最無拘無束的情感境界,表現出禪宗的靈性和樸實的美學。
平面設計師原研哉提倡用最自然,最合適的方法來做“設計”。曾產品設計師深澤之一評價原研哉說:“我估計原研哉確信自己是具有邏輯分析和闡釋事物能力的設計師,但是我卻更喜歡把他看成能夠最大限度以自覺感知事物和現象的設計師,他想展示一個空的、自由的框架,日式美學或者說是簡約美學是他的思想的基礎。”其代表的“無印良品”,他所倡導的便是自然的、簡約的、質樸的生活方式。禪宗其實就是推崇一種自然、簡樸的生活狀態,它是一種文化上的沉淀,是最質樸也是最優雅的方式。
作為日本二戰后的平面設計師,佐藤晃一的作品中,往往強調對立的方面,作出對禪的理解。他是繼承了日本禪文化中悠遠、清雅、肅靜、柔和的民族風格,在禪宗文化上更是有自己對其的理解,使他的作品在傳統的基礎上又表現出現代的特征,在東方傳統與西方現代中尋求平衡點。
設計與禪宗的結合往往是日本設計師們畢生所追求的,并成為他們表現自己文化心理和審美感的最佳的選擇。禪宗使日本美學呈現出玄奧、靜謐、幽深、淡雅的特征,倡導在極其心靜并凝神觀察中展現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深地眷戀。也因此,在日本的建筑、園林、插花等藝術理念中常常普遍認為,幽遠優于喧鬧;淡雅優于艷麗;輕巧優于笨重。因而在多數作品中,他們從自然中取景,常選取那些江邊、落日、飛鳥、漁舟、山林、飄雪、小溪等一些含有禪意的景象,作為創作的腳本,巧妙的融入到作品中來,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又將委婉的表達出創作者的自身情趣。
日本設計中的禪意,使日本設計遵循自然之道,用心感受自然帶來的美,不夸張,不做作,不濃烈,甚至帶有淺淺的憂傷。一介小草,一朵小花,一片落葉,都是創作者可以用來抒發感情的物品,藝術家不過分的對其進行夸張,將自身情感融入自然中,借物抒情,借景達意,注重事物的含義甚于外在,與自然完美的融合。日本設計中,因為禪意的融入,因而愈發的具有靈性,始終表現出一種自然的空寂,在繁華的現代生活中,符合禪意的作品讓人回歸于自然,體會到禪宗“空靈”“虛無”的思想,在一片喧鬧中讓心放空的心境。
【日本設計中自然流露出的禪意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房屋結構抗震設計中延性設計的運用論文07-04
綠色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論文07-03
電腦美術設計中的美術基礎論文09-06
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論文04-21
日本留學設計專業介紹07-03
綠色設計論文08-05
VI設計論文07-26
造型設計論文11-28
動漫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論文07-04
居住裝飾設計中傳統文化的運用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