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會計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
管理會計的目標是通過提供有用信息,運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充分發揮管理會計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和籌劃未來的職能,支撐相關決策,強化和完善管理控制,促進業務協同,以實現單位戰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管理會計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企業管理會計應當持續創造價值。那么,什么是“價值”就成了企業管理會計的一個基本問題。
細細思考,在管理會計研究中,我們很少有對“價值”進行過定義、界定和明確。我們在很多場合泛泛地運用“價值”“價值量”等概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這些概念過于寬泛無法界定同時又很難用技術工具衡量,因此這些概念在管理會計實務工作中顯然無法使用。
管理會計中的“價值”特征
筆者認為,企業管理會計中的“價值”,應該能滿足我們通常所說的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需求,至少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的特征。
一是可以明確界定,有比較確切的內涵和范圍,即會計所說的“確認”。雖然管理會計的確認標準可以根據企業需求確定而不一,但能夠“確認”應該還是管理會計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是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夠通用于管理會計的各個領域,包括營運規劃、管理決策、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等。我們不能在管理會計的不同環節、不同領域使用不同的價值概念,否則根本無法建立起系統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
三是可以計量,這也是管理會計的“價值”最重要的一個特征。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等最主要的專業區別之一就是“計量”,否則,管理會計將與其他的管理混合在一起。
比如,營銷管理中常用的“顧客價值”概念,雖然對于營銷管理非常有用,但是顧客價值在實際中很難計量,也很少有企業甚至幾乎沒有企業可以計算出顧客價值。如果管理會計中的“價值”也是模糊而難以計量的,那么管理會計就失去了應有的技術含量,在實踐中也很難發揮良好的作用。如果管理會計不具備計量的特征卻又插手企業的方方面面管理活動,會給人造成一種企業所有的管理活動都可以納入管理會計范圍、管理會計什么都可以管,但是管理會計實際上又什么都管不了的情況。
四是可以標準化,也就是說,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的企業,指的是同一個概念和內容。因為標準化,管理會計的“價值”概念才可以得到廣泛地推廣和運用。
五是符合管理會計實踐的需求,可以在規劃、決策、控制、評價中得到一貫而有效的運用。
與管理會計的“價值”相關的范圍包括成本、效益、凈現值等。管理會計的早期發展階段,價值的主要體現是成本,也就是關注企業的“投入”;后期發展階段,價值的主要體現是效益,也就是關注企業的“產出”;最后,價值的主要體現不僅關注投入和產出,更主要的是產出和投入的比較,也就是關注企業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相比較后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調整后的經過貼現凈現值。
筆者認為,以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的現值作為管理會計的“價值”的核心,可以滿足上述特征,從而構建起一個嚴謹、邏輯一致的概念框架:一是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可以明確界定。自由現金流即企業在維持原有營業規模的基礎上,企業通過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現金凈流量。二是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可以具有很好的包容性。
比如管理會計中的重要概念“成本”,其實就是現金流的流出;“經濟效益”,就是凈現值等等。三是可以計量。四是可以標準化,不同企業、不同時點的現金流都可以統一到同一個標準。五是可以在管理會計的規劃、決策、運營和考核等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加以運用。
以現值為基礎進行管理和考核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會計終極目標———提升企業價值———也就是提升一個企業“風險和報酬平衡下的企業自由現金流現值”。一個企業所有的業務都應該圍繞著這一價值目標來開展,企業財務部門也以此為切入點來開展管理會計的實踐。
例如,企業在進行戰略規劃時,其他業務部門考慮國家宏觀經濟、自身競爭優勢等等因素,而財務部門在戰略規劃中發揮作用時,則需要考慮已有的類似項目的凈現值多少、風險大小等問題,而不是泛泛而談規劃的好壞。這是需要可計量的數據來支撐我們的價值判斷的。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并不缺少記賬、算賬、報賬的會計人員,但是缺少這種具有戰略視野、能夠整理競爭者動態會計信息、判斷未來盈利信息和行業變化并能進行適當量化的高級人才。
再例如,企業在進行管理決策,比如投資決策時,管理會計就必須進行類似項目凈現值、內含報酬率、風險敏感性分析等對項目的價值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否則就成了空談。而這些分析,都是以現金流及凈現值為基礎的。
還例如,在日常運營中可以以此來進行業財融合。假設我們把一批價值800萬元的商品,在2016年1月8日以1000萬元的價格出售,一般人很容易得出我們賺了200萬元,但是這從管理會計的角度來說是錯誤的———什么時候收回?以什么方式收回?如果不明確上述問題,我們就無法得出正確的判斷。如果這1000萬元我們按5年分期收款,每年末收取200萬元,假設企業的資金成本為5%,則第一年企業將增加40萬元的資金成本,第二年增加30萬元的資金成本,第三年增加20萬元的資金成本,第四年增加10萬元的資金成本,這筆業務的利潤根本就沒有200萬元。我們以現金流以及凈現值為基礎進行考慮,就很容易得出正確的判斷。
因此,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就要一起從現值的角度考慮業務是否賺錢以及賺了多少錢,企業對業務部門考核的時候不能僅僅用名義收入減去名義成本,而應該以現值為基礎進行管理和考核,從而實現業財融合為企業持續創造價值。
拓展:從管理會計的特性看管理會計應用
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伴隨著管理會計理論開始的,有不少的企業運用了責任會計,但大部分企業會計人員是缺乏管理會計的基本觀念,更談不上應用這些方法去參與經營管理。1997年,《會計研究》的專題調查報告較為全面地介紹、分析了我國管理會計的現狀及問題,結論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會計在中國仍然沒有得到普遍應用。為此,眾多的學者專家撰文研究我國管理會計應用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者認為,在研究管理會計應用問題上,還有一點應特別注意,那就是管理會計本身的特性問題,這是研究管理會計應用問題的根本所在,也是研究的基點和起點。
一、 管理會計的特性釋義
1、從學科特性來看,現代管理會計是一門以現代管理科學為基礎的新興的綜合性交叉科學。(注意:不是以會計學為基礎)
2、從工作特性來看,現代管理會計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決策系統(配決策人員),二是決策支持系統(配參謀人員),三是執行與控制系統(配執行人員)。會計人員屬于決策支持系統的參謀人員。
除此兩個被基本認可的特性外,管理會計還有一個特性:
3、從管理會計的應用來看,管理會計具有企業化(個性化)和行為化特征。正是這一特性極大地影響著管理會計的應用,不僅在我國,在西方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二、管理會計的個性化特性對其應用的影響剖析
1、管理會計的個性化特性
管理會計側重于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服務,這一職能的發揮對企業組織的結構或體制以及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具有依附性。與具有社會化特征的財務會計不同,管理會計具有企業化(個性化)和行為化特征,管理會計在實踐中的應用充滿個性化色彩,它是理性、非理性的統一。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現了理性層面,而這些理論與方法的具體應用則體現了非理性層面。管理會計的“相關信息適時地提供給相關的人”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其非理性的層面。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的有效應用涉及人的因素。由于引入了“人”的因素,就涉及人的價值取向與行為動機,這樣,管理會計的應用也就面臨管理人員的形象思維與管理情景兩個問題。這就使得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本身的邏輯思維受阻,從而導致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難以像財務會計那樣易于直接應用于企業。
現代企業面臨復雜而變化的內外部環境,管理會計理論難以完全告訴企業管理人員如何應用它,應用的智慧在管理會計理論之外,這是一種感悟與體驗。它涉及管理人員面對企業經營環境的職業判斷問題。美國企業家包羅蓋蒂在《我的經營心得》一書寫道:“感覺、直覺、意愿和下決心的能力,這些都是超一流的老板的特征,它不具學術性,不是從曲線上推導出來,也不是從迷惘的市場研究或電腦中找得出的”。
2、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應用不具有強制性
從總體上看,財務會計可以直接應用于企業實踐,也許受到這種現實的影響,人們期望管理會計也能像財務會計那樣直接應用于企業實踐。然而管理會計的特性決定了管理會計不會像財務會計那樣。于是,期望落差影響人們對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的認識和判斷。眾多調查表明: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不普遍。但管理會計本身是一種思維和理念,要單獨說企業在哪個方面具體的應用了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是很難的。有些企業實際上已經應用了管理會計,但是,確實在無意中,又沒有加以總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調查結果。
我們應該看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不同,它不具有強制性,其應用與否以及應用程度如何完全取決于各個企業的內在意愿和要求。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外部政策驅動是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重要特征。與此相適應,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管理會計側重于企業內部,沒有明顯的市場特征,主要是責任會計。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競爭的外部壓力轉化為企業的內部動力是管理會計產生、發展和備受重視的源泉。這樣進入90年代后,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有所突破,邯鄲鋼鐵集團公司實行的“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可謂企業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的典范。
3、企業個體對管理會計的有效需求不足限制了它的應用
我們知道,現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場與會計之間存在著共生互動性。因此,管理會計的應用依賴于我國企業管理體制的轉變,依賴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依賴于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也依賴于市場壓力對企業的推動。這是我國企業重視并自覺應用管理會計的前提條件。而目前來看,我國尚不具備管理會計普遍應用的市場環境和企業制度,那么,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問題并不是管理會計本身的問題,而是市場外部環境、企業管理機制的問題。這樣,管理會計的應用必然因環境不同而不同,因企業管理人的理念不同而不同,也就不可能像財務會計那樣“應用廣泛”。因此,理解管理會計的特性是認識管理會計在企業有效應用的基本立足點。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向縱深放線延伸、市場環境的不斷完善,管理會計將大有作為,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企業應該充分認識管理會計的特性,轉變觀念,結合企業具體管理情景,積極探索管理會計理論方法與我國企業的應用途徑,并創造性地加以應用。管理會計的運用,并不囿于形式,只要與企業內外環境相適應,和經營管理機制相配合,管理會計就能夠在企業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管理會計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相關文章:
盡責守職創造價值演講06-26
企業的財務管理05-06
企業的財務管理02-26
企業會計管理制度02-26
企業財務管理02-27
管理與企業管理09-26
企業會計管理制度5篇05-06
企業會計管理制度(3篇)02-26
企業會計管理制度3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