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要的是葫蘆》 冀教版二年級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理解“有幾個蟲子怕什么!”和“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明白“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即是“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的語氣更強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會分析“小葫蘆”、“葫蘆葉子”和“蟲子之間”存在著聯系的道理。
3、能角色朗讀那個人和鄰居的對話。
【學習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寓意。會分析“小葫蘆”、“葫蘆葉子”和“蟲子之間”存在著聯系的道理。
【課前準備】制作課文課件。
【學習過程】
一、復習本課詞語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十四課,《我要的是葫蘆》。老師帶來了一些詞語,你認識他們嗎?
同桌互考。指名讀、男女生配合讀。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帶動學習積極性,為接下來的合作學習熱身。】
二、品悟課文,體會葫蘆的可愛以及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愛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ppt出圖。
你看,他的葫蘆長的怎么樣?請在文中找到答案完成填空。
讀短語
課文具體是怎樣描寫這棵葫蘆呢?用波浪線劃出答案。
這么可愛的葫蘆,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ppt: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多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
從你們的朗讀里我感覺到你們很喜歡這葫蘆,其實那個人也很喜愛他的葫蘆,你能從文中哪些句子看出?
ppt出示句子1、2
ppt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我們把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歡通過朗讀讀出來。
ppt2: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你能體會他這時的心情嗎?從哪里體現?動作表演盯,理解自言自語,感情讀。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的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描寫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發自內心地對小葫蘆產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后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后文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抓關鍵詞動作演讀課文,能將學生和文本融為一體,更好地理解那個人當時的心情。】
三、那個人這么關心他的葫蘆,那他收獲了葫蘆沒?
ppt圖二
這棵葫蘆發生了什么變化。
課文那個自然段描寫了這幅圖的內容? 太可惜了,你能讀好這句話。
ppt: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設計意圖:通過變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疑問和探究的興趣。】
四、學習第二、三段
為什么那么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還是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其中的原因嗎?.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段2、段3。先合作朗讀課文,再討論、交流)
ppt:先合作讀段2、段3,再交流為什么那個人沒有收獲到葫蘆。用上“因為……所以……”來說明原因。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這個道理?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1)他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心里想:有幾個蟲子怕什么?(2)當鄰居勸他時,他感到很奇怪:“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那個人是怎么想的呢?
ppt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
你能想象他在說這些話時臉上的表情嗎?(不屑、不在乎、沒所謂!驚奇)
《課課練》31頁
仿說句子:
1、這種話還用聽嗎?
2、自己的事情還要爸爸去做?
3、小河不過十米寬,還用游那么久嗎?
學到這里,我也有點疑惑了,那個人要的只是葫蘆吧了,長蟲子的是葉子而已,為什么葫蘆會掉落呢?你們能結合平時所了解的知識幫我解答嗎?
看到那個人那么愚昧無知,你覺得著急不?他的鄰居看見了,實在看不下去,我們看看他鄰居是怎么說的。
ppt“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
誰來扮演一下這位熱心的鄰居來勸勸他?
指名讀,男女生讀
那個人是怎么回應:
ppt:“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同桌練習角色朗讀,讀出鄰居的熱心與著急,讀出那個人的無所謂和無知。
男女生角色讀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朗讀,體會感嘆句、反問句所包含的強烈感情。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或者閱讀時積累到的知識來解釋葫蘆藤、葫蘆葉、小葫蘆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白那個人的收獲不到葫蘆的原因—看問題只看片面,不看全部,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聯系。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通過合作學習,思考領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五、學習段四
那個人最終還是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去治一治葉子上的蚜蟲,所以---讀
ppt: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六、拓展
1、ppt1:種葫蘆的人看見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可能會( )地說:( )
2、拓展2: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葫蘆的葉子上又長了一些蚜蟲……那個人會怎么做?結果會怎么樣呢?
3、你想以什么成語來概括種葫蘆的人的行為?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領他們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去體驗、捕捉作者瞬息萬變的情感旋律,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個性閱讀體驗,傾吐自己的情與意;運用之前所學概括課文,學以致用,理解課文,理解寓意。】
【《我要的是葫蘆》 冀教版二年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6-25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設計12-24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2-30
教學設計:《我要的是葫蘆》05-03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2-13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2-23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設計12-22
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03-02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15篇04-18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