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乘加、乘減》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2、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簡單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感受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2、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簡單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
師:你能發現什么?
生:有3行車,每行5輛
生:9人一組,已經分了4組,還剩6人
生: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活動登山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具體情境中找發現,培養了學生在眾多信息中篩選與數學有關即有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乘加、乘減
1、解決問題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
(1)師:如果你是導游,會考慮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多少人?
(課件出示問題,學生齊讀:9人一組,已經分了4組,還剩6人。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
(2)師:我們可以借助什么幫助自己理解題意?
生:畫圖。
師:請你在練習本上畫畫吧!
(學生畫圖表示題意,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收集了幾個學生的作品,指名分別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生:我是用一個圓形表示一個人,畫9個是一組,畫4組,
再畫5個圓形表示剩下的5人。
生:我是用一個小棒表示一個人,把9個圈起來表示一個組,畫這樣的4個組,還剩5個人就再畫5根小棒。
生:
(4)師:通過畫圖可以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把你的想法在組內說說,再在練習本上列式完成。
(學生分組交流想法并列式。)
(5)生:要先求每組9人,4個組有多少人;再求加上剩下的6人后一共有多少人。
生:先求4個組有多少人,列式是49=36(人);再求旅游團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是36+6=42 (人)。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師:還有其它列式的方法嗎?
生:49+6=42 (人)
(教師板書算式。)
師:這兩種算式有什么相同點?
生:都是先求的4個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師:先求4個組有多少人,就是說都是先算的
生:49=36
師:看來這兩位同學解題的思路是一樣的,不同的是
生:一個用分步,一個用的綜合算式。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如果把大家畫的圖稍改一下,你還想到了列什么算式?
(課件出示改后的圖:)
生:6+49=42(人)
師:為什么圖改了,算式得數還是42呢?
生:雖然改了,但還是那些小棒,總數沒有變化。
生:對,它還是有4個9和1個6,就是把那1個6放前面了。
師:那這個算式怎么算呢?
生:先算49=36,再算6+36=42.
設計意圖:理解題意,在解決問題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方法的指導,畫圖法,分析法等是在理解題意時用到的較多的方法,這是在平時解決問題教學中需逐漸滲透的,在解決一共有多少人中,分步變綜合的先算乘法是順其自然的,學生可能對過算順序不會有絲毫注意,而在后一個環節中,把1個5放在4個9前面,學生在列式解題的過程中,結合具體情境,就對先算乘法的合理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了。
2、停車場上的問題。
(1)師:我們再回到停車場,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小汽車和大汽車一共多少輛?
(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計算,訂正時指名說說是怎樣的)
(2)生:還可以提 小汽車比大汽車多多少輛?
(學生自己嘗試解決,訂正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3、師:比較黑板上的算式,它們有什么特點?可以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小組討論)
生:它們都有乘法。
生:它們都是乘法和加法或者乘法和減法。
師:這樣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指著黑板上的乘加算式)我們叫它乘加算式,是乘法和減法的我們叫它
生:乘減算式。
(教師板書課題:乘加 乘減)
師:還有什么發現?
生:它們都是先算乘法。
師:看看,是這樣嗎?也就是說,當算式里有乘法和(教師指著黑板上的算式),先算
生:加法或減法時,先算乘法。
(教師板書: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先算乘法。)
4、師:小明到超市購物作登山前的準備,看看他想買什么?
生:面包。
師:面包2元/個,小明要買3個面包,付了10元,應找回多少錢?誰會列算式?
生:10-23
(課件顯示小明的算法:10-23=24(元))
師:你認為對嗎?你想對小明說什么?
(學生在發言中明確,小明的運算順序不對,應先算乘法)
設計意圖:學生對計算順序合理性的理解是個難點,因此,設計時把難點分散開,讓學生逐漸體會。如學生列出算式后,教師引導學生看到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減法,從而引出課題:乘加乘減。但學生的注意方面不在運算順序上,因此設計小明購物的題目,學生在小明運算順序錯誤的過程中明確了乘加、乘減算式要先算乘法。
三、鞏固練習,登山奪旗
師:誰做對了這6道題,就能得到了小紅旗,開始做吧!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自己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設計意圖:類似小游戲的奪旗活動不但起到鞏固新知識的作用,還在課尾時期即學生較疲勞而又注意力較分散的時間段起到了一個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作用。
四、小結
師:你通過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生:我會算乘加、乘減這樣的題了。
生:我知道了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
生:
師:誰能告訴大家,上完這節課后,你有什么感受或者說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我很愉快,我覺得這節課很有意思。
生:我很高興,我又學到知識了。
生:
師:老師也有一些特別的感受,想不想聽聽?學習就像爬山一樣,有快樂,也有辛苦,可當你學到一定的水平,達到一個高度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會感到很幸福的!
設計意圖:通過小節可以起到對本課歸納整理的作用,通過對自己學習過程中心情的整理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品質。
【《乘加、乘減》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分數乘整數教學實錄08-15
二年級數學《乘加乘減》教學設計05-12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乘加乘減》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30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3-29
《小數乘小數》教學設計07-27
小數乘小數教學設計12-23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03-07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3-09
《小數乘小數》的教學設計04-28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