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蔬菜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蔬菜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蔬菜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本課延續第1課時內容,繼續關注蔬菜。在繪畫的基礎上,增加手工制作的內容。本課時將采用彩色卡紙、彩色皺紋紙、瓦楞紙、吹塑紙、蠟光紙、紙盒、黏土、布頭等多種材料,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肌理特征加以創作。可以用手工制作表現單獨的蔬菜,也可以表現蔬菜地的模型。手法上,可用撕、揉、剪、團、卷、折、捏、擰、粘貼、拼接等方法,讓創作從平面走向立體;也可用水粉或油畫棒繪畫添加,放飛兒童的思維,大膽創造、自由表現,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想象、創造與動腦、動手的能力。本課時中,將帶領學生走進與蔬菜有關的民間文化與現代藝術,在更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審美能力,感受文化的傳承。
學生情況:
“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此學段學生的美術學習,如未得到很好的引導,往往可能陷入瓶頸期。本課時的多樣材料手工制作,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形、色、肌理、空間在造型中的作用,有助于學生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幫助他們對美術活動產生持久的興趣,過程重于結果。
教學方式、手段:本課時以手工制作為主要活動。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本課遵循學生在“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規律與需求,采用的主要教學方式為觀察法、分析法、示范法、講演法、欣賞法。仍然以游戲的形式貫穿,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用合作探究或個體獨立制作等形式來進行學習。
教師準備:范作,皺紋紙、彩卡等各類紙張,彩筆、雙面膠等工具,。
學生準備:皺紋紙、彩卡等各類紙張,紙盒、剪刀、雙面膠等工具,水粉或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鞏固撕、揉、剪、團、卷、折、捏、擰、粘貼、拼接等手工制作方法,探索添加繪畫、挖、點、組合等多種方法,選用合適的材料進行蔬菜題材的手工創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游戲化的實踐操作,輕松探究材料與所要表現的蔬菜之間的聯系,恰當地選擇美術媒材進行美術創作,能表現出肌理與質感,表達出層次與前后位置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操作中體驗探究與創作的快樂,在合作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大量的圖片信息中的感知與賞析,讓學習超越書本的界限,主動參與到文化的傳承中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已有的技法,探究新的技法,合適選用材料表現蔬菜及菜地。
教學難點:運用材質本身特點及添加、挖、點等方法表達出蔬菜的肌理特征。
教學設計
一、游戲激趣——尋找蔬菜
1、今天我們帶著幫幼兒園蔬菜博物館制作蔬菜的任務繼續走進蔬菜的世界。先來欣賞一組圖片(展示),年輕藝術家桔多淇的“蔬菜博物館”系列作品《蒙娜麗莎》《土豆上的拿破侖》《韭菜梵高》,山東濰坊的蔬菜作品《龍》《中國館》。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你找到了什么蔬菜?(展示蔬菜實物圖)
3、你們桌上的哪樣材料的顏色和它很像?哪樣材料和它的皮膚肌理比較像?
設計意圖:繼續以游戲導入學習。選用耳目一新的現代蔬菜藝術作品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全新的視覺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觀察中發現作品中隱藏的蔬菜,感受藝術的神奇,并對比手中材料和教師提供的蔬菜圖片,尋找材質與肌理、色彩的共同點,為下一步的創作打下基礎。
二、探索之旅——學做蔬菜
藝術改變世界,藝術讓世界更美好。聰明的人們用蔬菜創作了這么令人驚嘆的作品,心靈手巧的你們,能不能用手中的各種材料來制作蔬菜?這可不太簡單哦,你們能否接受挑戰呢?
1、欣賞——啟迪思維:用各種材料制作蔬菜,這不是神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展示):
布做的白菜小子、胡蘿卜先生,毛線編織的草莓寶寶,橡皮泥捏的茄子姑娘……
卡紙青菜,彩紙、皺紋紙絲瓜,皺紋紙西紅柿,色紙胡蘿卜,黏土菜地、紙盒雜紙做的菜園……
2、討論——探索發現:這些給了你什么啟發?你想到了哪些材料?哪些方法?
3、小結——示范總結:可用彩色卡紙、彩色皺紋紙、瓦楞紙、吹塑紙、蠟光紙、紙盒、黏土、布頭等多種材料,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和肌理特征加以創作。手法上,可用撕、揉、剪、團、卷、折、捏、擰、粘貼、拼接等方法,也可用泥皮和泥條卷卷、貼貼,再用工具刻刻、畫畫,做出蔬菜造型,讓創作從平面走向立體(展示)。
學生第一次練習,表現單個蔬菜的形狀和色彩。小組成員獨立嘗試,相互觀摩,介紹好的方法。
設計意圖:采用大量的作品欣賞,給學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刺激,再通過針對性地設問引發討論,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小結中回憶已有的美術造型技能,通過展示主要技法,并現場示范演示,探究新的材料與技法。
4、互動——交流展示:黏土和紙張,做得出蔬菜的形狀,又怎能表現出荷葉的質感?細心些、再細心些去體會吧,表現出光滑和粗糙、堅硬和柔軟。怎樣表現肌理和質感?各組分別認領任務:黃瓜、土豆、茄子白菜的莖和葉。
小組成員探究后交流展示:首先結合材料本身的色彩、肌理、質感,如紫色蠟光紙與紫色茄子的質感是不是很像?再者,可把綠色彩紙揉皺,再添加小點,表現黃瓜,用黃色皺紋紙表現黃瓜的花;再比如,用黏土揉一個土豆,用筆尖戳些點點……
設計意圖:
這是解決本課難點的核心環節,引導學生比較材料和蔬菜的質感與肌理,有一定的難度,對學生有挑戰性,又充滿了探究的快樂。
三、創作天地——我們的蔬菜王國
1、好,有材料有方法,小小藝術家們,可以動手啦,來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蔬菜王國吧。可以表現單獨的蔬菜,也可以小組合作表現蔬菜地的模型,注意層次關系、前后位置關系哦。
2、陳列作品,讓我們將這些飽含了大家奇思妙想的美麗作品送給博物館吧。
3、評價小結。這節課你快樂嗎?你和同伴合作愉快嗎?你進步了嗎?你學到了什么?你最喜歡的作品是哪一個(組)?你想對自己說什么?把這些記下來,放在自己的成長檔案袋里吧。
四、拓展欣賞——走進民間文化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民間藝術蘊藏著無數瑰寶。蔬菜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題材。
賞析:
1、清代的象牙雕刻白菜(展示)
“白菜”諧音“百財”,寓意多多發財。此雕色如白玉,筋脈隱顯,菜葉翻卷層疊,自然之致。其上爬綴秋蟲螳螂,雕刻足須俱全,細入毫芒,染色各隨其類,變化微妙,細致如真,頗讓人疑有蟲鳴之聲傳出。如此雕工精湛,造型準確,堪稱形、色、神三者兼備,雅意十足,非凡夫俗匠可做,是清代晚期牙雕藝術中的精品,代表了當時民間象牙雕制工藝小景的極高水平。
賞析:
2、南瓜紫砂壺(展示)
此壺以藤代柄,以葉作壺嘴,柄作壺蓋,莖須纏繞,葉片浮現,加上色澤極似,的確惟妙惟肖。南瓜是很好養活的農作物,在國外有豐收的意思。美國感恩節的南瓜餅、復活節的南瓜燈等都有此意。又因為造型簡單、容易加工,所以美國農場主經常在豐收的時候把南瓜加工成各種造型。在中國,南瓜寓意壽比南山、多子多孫、福運綿長、榮華富貴。
當然,蔬菜本身也讓人充滿了想象。一直以來,人們都會對它們進行很多想象創造。宴會上,你見過嗎?(展示)除此,還有很多有趣的創造。(展示)
藝術從古到今,都在不斷創造,不斷創新。不論是藝術家的創作,還是民間藝人的作品,都為人們的生活、藝術的繁榮、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大貢獻。比如本課開始我們欣賞的年輕藝術家桔多淇的“蔬菜博物館”系列作品、山東濰坊的蔬菜作品,包括今天你們精心創作的蔬菜王國,都給大家帶來了美的享受,美的愉悅。
作業要求
1、可以表現單獨的蔬菜,也可以小組合作表現蔬菜地的模型,注意層次關系、前后位置關系。
2、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制作的難度,選擇繪畫添加,讓作品更豐富。
教與學的評價
本課時活動以操作為主。活動中,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發現個體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以積極的評價激勵學生創造美、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以豐富的文化情境感染學生,以大量的優秀作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習中應關注學生的合作,注重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式學習。
反思和總結
美術課中,手工活動是學生很感興趣卻又不太容易組織的。這種課上,往往是枯燥的示范、講解居多,趣味性不夠;學生的模仿居多,探究性活動較少。本課的設計中,注重提供大量信息刺激學生的思維,注重教學環節的趣味性與連貫性,層層遞進,逐步解決教學重、難點。值得思考的是,在小組合作中,如何更好地關注能力較弱的學生?怎樣讓學生更好地表現肌理?
不同教學策略設計
本課時的內容,還可以用故事情節貫穿,如森林里召開動物大會,森林之王想要招待出席會議的動物們,大家趕快想辦法幫助它。在這樣的情節里,穿插手工技法的學習,作業的制作,以森林之王的驗收來促進師評、自評、他評。以到森林之王的博物館里參觀,引出蔬菜的不同寓意,感受文化傳承。
蔬菜的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第一課的學習為本節課作了鋪墊。本課是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在自己身邊發現美、表現美。青菜、蘿卜、南瓜……各種蔬菜都可以入畫。菜地里帶露珠的蔬菜,菜場上鮮亮的蔬菜,母親菜籃里的蔬菜……都可以在我們的畫筆下,顯現出一幅絢爛的畫卷。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了,我應讓學生通過藝術創作與日常生活相聯系,來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真實而獨特的感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有關蔬菜的知識,熟悉常見蔬菜的形態、顏色與質感。
2、學習應用喜歡的繪畫方法表現蔬菜,掌握蔬菜的表現方法。
3、通過造型表現,發現蔬菜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才能,讓學生知道要珍愛蔬菜,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不同的蔬菜形狀、顏色、質感,學習用線條、顏色描寫蔬菜。
教學難點:精確表現出不同蔬菜的形狀、顏色和質感。
教學過程
1、觀看與演示
通過課件欣賞蔬菜的'精巧攝影作品。
(1)畫中有哪些蔬菜是你平時最愛吃的?
(2)在我們家鄉還能吃到哪些蔬菜?
(3)誰能說說吃蔬菜的益處?
2、指引探究
(1)學生取出課前預備各種蔬菜,觀看外形特點。
(2)老師指引學生分類溝通。
(3)觀看蔬菜,把它們按顏色分類: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白的?還有些什么顏色?
(4)體驗各種蔬菜的質感。
3、欣賞作品
(1)組織學生欣賞大師作品、學生作品。
(2)指引學生溝通繪畫作品中蔬菜的形狀、顏色、質感,大師和小畫家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學生自主探討。
4、示范講授
老師示范,描寫蔬菜,指引學生觀看,總結作畫步驟。
5、自主創作
(1)可以直接描寫不同蔬菜。
(2)可以激勵學生自由選擇表現對象,如在自己腦海留下深入印象的蔬菜。菜地里帶露珠的蔬菜,菜場上鮮亮的蔬菜,母親菜籃里的蔬菜……
(3)自由選擇繪畫表現形式:如線描、水彩、油畫棒等。
(4)學生自主練習,老師巡回輔導。
6、展示評價
展示學生繪畫作品,相互觀摩,進行評價。
7、小節拓展
激勵學生應用多種工具材料表現蔬菜,在生活中多觀看,發現美,創造美。
【蔬菜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蔬菜配送中心設計方案范文(精選10篇)12-23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an教學設計06-13
《我設計的服裝》教學設計06-15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
西餐蔬菜的做法07-10
蔬菜生產方案05-01
蔬菜黃瓜作文04-11
西餐蔬菜的做法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