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教學活動中的師幼對話有意義的幼兒園教師教育反思
“樹真好”是大班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中的一個活動,目標是“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樹的認識,感受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第一環節,請幼兒說說身邊的樹,回顧自己在哪里見過樹,說說自己認識的樹的名稱等;第二環節,請幼兒理解圖中的內容,并欣賞散文前四段;第三環節,請幼兒根據圖中的內容學習有關“樹真好”的話。接著,我開展了分組教學,期盼精心設計的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活動開始了。我拿出一個“樹”字,問幼兒:“這是什么字?”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樹。”我接著問:“你們在哪里見過樹?”天天說:“我家門前有一棵樹,我很喜歡。”我忙問:“你為什么喜歡?”“因為可以長種子。”我說:“今天,老師請你們看一看這些樹是不是你們喜歡的樹,認不認識它們,好不好?”孩子們齊聲說好。接著,我逐一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認識橘樹、桃樹、鐵樹、柳樹、楓樹等,并趁機引導幼兒把正確的樹名組織到相關的句子里去,以豐富幼兒的語言。如,“桃樹上開滿了鮮花”“鐵樹有著長長的、硬硬的葉子”“秋天到了,楓樹的葉子變紅了”,等等。接下來出現的椰子樹圖片讓幼兒猶豫了許久,他們說“有點像鐵樹”“有點像羽毛”。我提示道:“它長得像鐵樹。看,樹上有什么?”宋宋受到了啟發:“是海灘樹吧?”我告訴幼兒:“它長在海灘邊,叫椰子樹。”看完六幅圖片后,我換了個話題:“我們看到了這么多漂亮的樹,真好!為什么叔叔阿姨要種這么多樹,而且要到處種樹?”云云說:“因為他們喜歡。”宋宋說:“因為可以把太陽擋住,為我們遮陰。”……
以上是活動第一環節的一段實錄,我主要圍繞幼兒身邊的樹展開,從“你在哪里見過樹”“是否認識屏幕上的樹”“為什么種樹”等幾個問題入手,與幼兒展開對話。在同伴的互助反思中,我感覺到盡管活動開展得還算順利,但問題也很明顯。比如,導入部分在繞圈子。我在引導幼兒認識樹的名稱上花了很多時間,內容與“樹真好”的主題有些偏離,并未緊緊圍繞樹的好處展開。認識到這一問題后,我馬上進行了調整。在另一組分組教學活動中進行了嘗試。
活動開始了。我拿出一個“樹”字,問幼兒:“這是什么字?”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樹。”我好奇地問:“為什么要種這么多樹,而且要到處種樹?”鑫鑫充滿感情地說:“為了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所以要種樹。”我點頭:“你覺得大樹能讓環境變得更美,是嗎?偉偉,你覺得呢?”偉偉說:“可以擋住沙塵暴。”我笑著說:“是的,樹能擋沙塵暴,上次我們做過調查。”耘耘說:“樹可以幫助我們遮太陽。”我用手遮著頭頂說:“可以給我們帶來陰涼,防止太陽把我們曬傷。”天天輕聲道:“樹可以擋住龍卷風。”我接著問:“是啊,樹的本領真大。它還有什么本領呀?”耘耘補充道:“樹能給我們提供果子。蘋果樹能長蘋果。”我給予了肯定:“我們周圍有許多果樹,每天能給我們提供水果,讓我們吃了身體健康。你們知道樹還有什么本領嗎?”怡怡說:“樹還可以做些東西,比如做成小魚貼在墻上。”我回應道:“把樹切成一片片薄薄的,做成工藝品,然后用來裝飾,對嗎?”“樹可以制造氧氣。”“樹能做船。”……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說著樹的作用,他們的已有經驗被激發了。
從以上師幼對話的情況來看,幼兒不僅樂說,而且有話可說,雖然談論的范圍縮小了,但討論的方向更明確了,更有意義了,對下面活動環節的開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與目標“攜手共進”,使活動重點更加突出,從而推動了目標的達成。
【讓教學活動中的師幼對話有意義的幼兒園教師教育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活動教育教學反思06-27
閱讀教學中的多重對話07-02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04-02
教師要多對話意識地理教學反思07-03
幼兒園教學中的反思改進06-24
對話交流教學案例反思07-03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02-10
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定位教學反思07-03
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小故事06-28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