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閱讀方法上,以抓要點精讀為重點;內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寫作學習上,以人物外貌描寫訓練為主
教學設想
抓住課文中的兩大要點加以深挖,突出重點,旁及其余:一是體會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由《格列佛游記》中“特意讓目盲者為畫家調色”導入。此事頗不可思議,而貝多芬正是這樣一位失聰的作曲家,其中艱難不言而喻
二、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一:體會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學生:默讀全文,篩出生字。
小組討論:梳理文章主要內容,并以女傭的口吻概括那天發生的事
教師: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選幾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同學生一起完成板書
2、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來。
小組討論:①互相幫助,理解句子含義
(此時屏幕顯示相關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義。如:貝多芬名曲創作時間與雙耳失聰時間;其侄兒情況;其演奏會盛況等。)
②各組之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作答
教師:適時點撥疑義,并加以提煉補充
小結:研討學習的經驗:應聯系背景理解文句含義
3、小結要點一
要求學生:欣賞貝多芬名曲《命運交響曲》,談從音樂中聽出了什么。
教師小結: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羅曼·羅蘭)
師生共同為本文重擬標題,以此將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煉,并將板書補充完整
三、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二: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1、導入:我們已深入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卻仍與他“對面不相識”,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畫?(出示貝多芬畫像)
2、要求學生:跳讀全文,勾畫關于貝多芬的外貌描寫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外表的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心世界
教師:概括描寫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傳神,忌點點俱到,忌“臉譜化”
3、實踐:三分鐘人物速寫(選取同班同學,描寫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讀大家一起猜,同時教師點撥寫法得失。)?
四、歸結全文
1、小組討論: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此次訪問的收獲。選派代表概括小組學習成果
2、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深切感悟
五、拓展
1、聽貝多芬名曲,提高藝術素養
2、讀《約翰·克里斯朵夫》(教師精選篇章)。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5-13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6-21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7-14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7-13
【熱門】《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6-24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熱門】06-24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薦】06-24
【薦】《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6-24
【推薦】《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06-23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精】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