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隋唐文化》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要素組合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來達成目標。通過復習舊知識,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溫故而知新。通過展示圖片,以直觀的形式喚起學生的記憶。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前面的復習,跟學生一起找出學習同類知識的方法,為學生學會學習打下基礎。運用“敝帚自珍”的心理,讓學生自己設計表格,學生在設計時就分外用心,注意力也特別集中。采取做中學,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領悟顏真卿、柳公權、閻立本、吳道子藝術作品的特點。先解決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先擁有基本的歷史知識,形成一個基本的歷史框架,為下一步的拓展提升打下基礎。
探究一讓學生知道創新跟學習前人經驗的關系,明白藝德對藝術的重要性,理解“沒有藝德,就沒有藝術家的藝術生命”的道理。探究二旨在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進一步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輝煌的隋唐文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輝煌的隋唐文化歷史教案10-30
隋唐文化說課稿05-30
七年級歷史下冊《隋唐文化》教學反思07-02
《隋唐的文化藝術》說課稿06-22
隋唐文化說課稿3篇05-31
《胡同文化》教學反思06-23
《文化創新的途徑》的教學反思06-23
★《胡同文化》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