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論文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對課文的教學,陶冶學生的品德、情操,調節(jié)與挖掘學生的潛能,達到提高素質、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社會需求的目的。教師應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教育他們養(yǎng)成助人為樂、勤奮好學的良好品質,使他們平時和睦相處,為以后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打下基礎。
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不能指望工匠性的勞動能夠奏效,不能只對語文作靜態(tài)的形式分析,不能只看到簡單的語言符號,而應充分發(fā)揮語文課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教育作用。由文質兼美的范文組成的職高語文教科書飽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人文內容——社會生活和人生哲理,歷史的畫卷和個人心靈歷程,多方面表現(xiàn)的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辨之美、語言之美。這一切能在思想上給人以啟迪,在感情上給人以熏陶,在審美上給人以愉悅,能夠豐富人的知識、擴展人的眼界、撥動人的心弦。因此語文課給予學生精神世界的營養(yǎng)是十分豐富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
為了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我作了以下嘗試:
一、欣賞文學精品,讓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根據(jù)文學作品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理想,在教學方法上就不宜多用分析法,而宜多用欣賞法。
欣賞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誦讀、體味和感受文學作品,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欣賞教學法,既可以使學生富于感情,激發(fā)學生引起共鳴,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又可以培養(yǎng)審美觀念,有利于增進對美丑善惡、優(yōu)劣高下的鑒別能力。
語文課好比是戲劇的腳本,學生可通過閱讀、背誦,進入角色,走進課文作者的感情世界,從而走向課文作者;通過體驗、寫作,進入現(xiàn)實生活中的角色,進行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從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和文化素質。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厚的人文魅力,語文教學的人文化是義不容辭的,它可以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與情感世界。教學詩歌,是“對人類靈魂與命運的一種探討或者詮釋”;教學散文,是對語言所浸潤的情感的體悟。學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暢談,獲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發(fā)和對生命的感悟。人文熏陶傳遞出的“相看兩不厭”的效應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是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魅力。
1、保證有效的閱讀時間。
為打破教材局限,我盡量保證一個月有兩節(jié)閱讀課,要求學生到圖書室去多看一些文學精品,擴大自己的閱讀量。在面向就業(yè)的前提下,知識面對于學生來說總是首要的。而我們的學生在校有各科課堂作業(yè),在家有各科回家作業(yè),沒有空余時間;并且學生畢竟自控能力差,他們怎么可能自覺去課外閱讀!這就需要我們語文老師擠出些時間給孩子們。一些機械的抄寫、背誦作業(yè)少一點,即便所謂的一些活題,也無非是根據(jù)要求寫句子、改病句等!細想: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難道不是在復習詞語,接受新詞、好詞、佳句的過程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也能看到正確的陳述句、反問句、轉述句、雙重否定句嗎?況且閱讀與做其他事情一樣,都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閱讀不應是“深挖洞”,更應是“廣積糧”,閱讀量不夠,感性認識不足,哪來的理性的飛躍?閱讀本質不是技能訓練,而是通過在大量的以了解內容或獲取信息為中心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點燃學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創(chuàng)造,照亮學生的心靈,釋放生命的力量”。因此,在校期間我們語文老師應提供時間給學生看書,有了看書的氛圍,每個學生都積極投入,一雙雙眼睛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2、創(chuàng)設欣賞文學作品的適當情境。
真正的學習應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氛圍。
這種輕松氛圍的創(chuàng)造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即引入制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使得教學內容的仿真情況在課堂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現(xiàn),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 文學作品是生活情境的反映,欣賞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情境來感受作品中反映出的情境。為達到這一目的,可結合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淺顯易懂的詩歌和散文,可采用朗讀法和記誦法,使學生在熟讀課文的過程中欣賞作品中反映出的意境美、語言美乃至技巧美等;對較含蓄難懂的詩歌和散文,教師可引導學生共同理解詩意和文意,共同體味詩歌和散文的含蓄美、藝術美。像我在講《琵琶行》第一段時,先讓學生誦讀,接著自己范讀和適當點撥:“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和感受一下,作者在這一段描繪出了一幅怎樣的景物圖?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感情?——你們看,茫茫江頭,秋夜送客,楓葉飄零,荻花蕭瑟,寒江浸月,客船待發(fā),這是一幅怎樣的圖景?你們能用文中三個字概括出這景物的特點和給我們的感受嗎?”同學們自然會隨著我有聲有色的引導欣賞到一幅蕭瑟的秋景圖,也會抓得很準,立刻回答:“秋瑟瑟!倍鴮Υ≌f和戲劇,除了生動地陳述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和作者的生活經歷之外,可以組織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進行相應的分角色朗讀或登臺表演,這樣就能使學生直接參與其中,在欣賞的同時再創(chuàng)造,既欣賞到作品原有的內容,又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這樣學生便會在一種歡樂愉快中欣賞到文學作品的魅力,也是寓教于樂的一種體現(xiàn)。
3、誦讀古典詩歌。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是一個聞名遐邇的禮儀之邦,應該說這和古代語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國最正統(tǒng)的文學是詩,中國古典詩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這些古典詩歌中,有的蘊涵著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興旺發(fā)達的重要精神支柱——愛國主義精神,有的描寫祖國大好河山,在他們的字里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熱愛偉大祖國的熱情。通過古詩文教學,能使學生對祖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學成就加深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勵他們?yōu)檎衽d中華而勤奮學習。
4、課堂3分鐘小演講
作為一名中職生不僅需要知識面廣,面對就業(yè)的他們還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我在語文課上很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上課,我都會在正式上課前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朗誦自己喜愛的詩歌、散文以及其他文學作品,只要他們能邁出第一步,那就算是很大的進步。在課堂上,我也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及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討論,久而久之,學生們膽子變大了,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興趣也濃厚了,這也給他們以后就業(yè)帶來了很大的自信。
學生在藝術享受的心醉神迷中,靈魂不斷得到了凈化,感悟力、理解力、鑒賞力等種種掌握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次第走上了一個又一個新臺階,素質教育的目標也就功到自然成地逐步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育人本位也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二、中職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
“21世紀迫切需要的語文智能是敏捷思維、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入耳成文、出口成章、下筆千言、倚事可待,因而快思、快讀、快聽、快寫訓練便成了現(xiàn)代化語文素質教育的嶄新課題(河南師大曾祥芹《人類言語運動的五種速度》)!边@是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對人的素質要求,職高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著力于這五項技能的訓練。
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外,還應對學生的普通話加以訓練。能否說好普通話關系到學生畢業(yè)后的前途,所以學生們學得也很起勁。但是普通話訓練是難點。隨著南來北往的經濟貿易交流和全民素質的提高,很多用人單位尤其是金融業(yè)、服務業(yè)都要求員工使用普通話接待顧客,因此職高生過好普通話定級關,語文教師責無旁貸。我也會在早讀時親自督導學生普通話的練習,糾正他們的發(fā)音,指導他們把握正確的語速,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練好普通話是學生就業(yè)的必備素質,每一個財經專業(yè)的學生都不能例外。面向金融業(yè)的他們,更應該練好自己的基本功。
總之,中職語文素質教育就是要堅定一個信念,“培養(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
【淺議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設計中的繪畫基礎教學的淺議藝術論文06-22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藝術論文06-23
淺議中國水墨動畫的意境美藝術論文06-22
傳統(tǒng)民居的藝術魅力教學06-28
淺議技工學校技能化的語文教學設計論文06-25
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技巧藝術探討07-03
解讀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魅力語文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