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然界的水復習》課后反思
2006年海南省初中化學教學研討會在我校隆重舉行。本人也心情激動,能為省內同行獻上一節研討課,深感榮幸。由于準備倉促,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也懇請各位同行、專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課堂教學問題。在此,我就談談對上完這節課后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在我的整體設計中,以通電分解水的微觀過程為載體,滲透各個知識點: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分子、原子的相關知識,物質的簡單分類。其中,水的組成、水資源狀況內容較少也較簡單,可交由學生獨立完成復習工作。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加強學生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并能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學生對“純凈物與單質”和“混合物與化合物”這兩對概念容易混淆,也希望能通過這節課,使學生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讓學生總結歸納本單元的知識脈絡,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
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碰到很多困難。由于是復習課,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認識,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成為實施課堂教學所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以一道段考題引入后,引起學生共鳴。實施教學活動中,可以在復習完物質分類后再將此題提出,讓學生解決問題。達到畫龍點睛、首尾呼應的效果,加強課堂的完整性。
設置的習題應有一定的坡度,有個遞進的緩沖,在處理習題時,對于學生普遍掌握的內容可以帶過,而學生的共同問題應該深入剖析。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補缺。
在課堂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值得深思的。我以提問和課前學生的知識歸納為主要形式讓學生來回顧知識,稍顯單調。復習課應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總結、歸納、對比,使學生在知識系統得到梳理的同時,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在復習內容的選擇上,我選擇的是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我曾設想把本單元的分子、原子與第四單元的原子結構、離子等知識點整合上一堂復習課。為了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在以后的復習中可以打破單元間的界線,把各單元相關知識點整合后進行復習,這樣更有針對性,急學生之所急,使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課堂上,也要適時地關注學生、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方面做得不夠,語言應更加具有人情味和鼓勵性質,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注。
在最后的環節,學生展示自己歸納的知識脈絡。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的發言,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并讓學生談談這個單元學生自己的感受,還有那些疑問,有什么收獲……。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不斷的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在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獲的同時,自己也不斷成長、提高。通過這次的課堂教學活動,我也有不少的體會和認識。在此,僅簡單談談我的想法。我還有很多的疑惑,希望各位同行、專家不吝賜教!
【《自然界的水復習》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聽課反思 《快樂復習》課后反思06-23
油和水的課后反思07-01
酸堿鹽復習課后反思06-22
生物復習課后的教學反思07-03
關于《生病的水娃娃》課后反思06-22
數學口訣復習教案及課后反思06-22
中班科學《有趣的水》課后反思07-03
初三數學復習課課后反思06-22
中班科學《有趣的水》課后反思【熱】07-04
《小數加減法復習》課后教學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