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悟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的LOGO語言教學論文
LOGO語言是一種計算機高級語言,是一種專為孩子們和電腦初學者設計的編程語言,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智力開發(fā)環(huán)境。作為小學階段的入門語言,學好LOGO語言,可以讓學生更廣泛地接觸計算機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以后學習其他高級語言奠定一定的基礎。那么如何才能教好LOGO語言呢?經過這兩年的課堂教學,憑借著課堂上時常發(fā)生的一些教學問題,經過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和上網查找資料,我找到了一些答案。下面就說說我的幾點做法,希望對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融入雙語教學,高效記憶LOGO命令
LOGO語言是一種與自然語言非常接近的編程語言,它的命令大部分都是英文單詞的縮寫,在小學信息技術選修教材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命令共有18條。經過兩年的LOGO教學,大部分同學普遍都存在這些現象:記憶命令比較難,而且每周只有一節(jié)課的上課時間,遺忘快。針對這些低效率的課堂教學現象,我實踐了以下做法:
我校是一所以“外語特色教育”為主的學校,在校學生都有著扎實的英語基礎。這兩年我校正開設雙語教學研究的課題,借著這個時機,在學生學習LOGO語言時,當他們遇到學習一些枯燥乏味的命令時,我就引入與這些命令相對應的英文詞,請同學們在理解這些英文詞的基礎上再去熟記這些命令。例如學習《畫樓梯》這一課,要求同學們學習FD(前進)命令、BK(后退)命令、RT(右轉)命令、LT(左傳)命令時,我先在PPT中出示了FORWARD、BACK、RIGHT、LEFT這些單詞,請同學們說說這些單詞的意思并齊讀這些單詞,并用這些單詞說一些簡單的句子。然后在PPT中單擊出現這些單詞的縮寫即需要掌握的命令,最后講解這些命令的使用格式,再配上相應的畫圖練習。經過幾堂課的教學實踐,同學們在下一堂課回憶這些命令時,90%以上的同學都能說出這些命令,并且能夠很好地運用到畫圖形中去。這些教學上的實踐收獲,讓我不斷地堅信,用雙語教學可以讓同學們高效地記憶和掌握這些LOGO命令。
二、結合數學知識,找規(guī)律,“小海龜”巧畫圖形
LOGO語言的編程大多以一些幾何圖形或幾何圖形的組合為結果,編寫程序的過程中小學生需要對結果圖形的各種性質、圖形各部分(如線段、角度)的關系熟練掌握,還要學會找出這些圖形的規(guī)律性。因此,小學生在編寫這些程序之前,首先需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
例如:LOGO語言中有畫正多邊形的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三角形、四邊形比較熟悉,但對于邊數更多的圖形他們就不是很熟悉了。我在講解等邊三角形的畫法的時候,告訴他們小海龜轉動的角度是用360÷3=120,正方形是用360÷4=90,接下來學生就很容易知道五邊形是用360÷5=72,說明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fā)現規(guī)律進而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材里一直都有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在這里數學與Logo語言的學習就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三、運用美術內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LOGO語言具有繪圖、字表、會話功能和過程調用等功能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學習的是Logo語言的繪圖功能,因此,必然與美術學科的結合尤為緊密。
色彩是美術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LOGO語言提供了畫出彩色圖形的方法。例如在教材第七課《彩色世界》中,同學們學習使用“SETPC”、“SETBG”、“FILL”命令,畫出了五星紅旗和紅太陽等圖形,運用美學為LOGO語言增添了勃勃生機。同時由于第八課《組合圖形》也要講究色彩的搭配,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素養(yǎng)。于是在圖形的組合教學中,講授了基本的操作方法之后,我給了學生幾種基本圖形,要求他們自己組合圖形,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能拼出最美、最巧妙的圖形來,再把圖形在計算機上畫出來。俗話說,手是大腦的入口,讓學生經常在計算機上進行畫、拼、編、圖案著色等手腦并用的活動,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性和體驗性,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四、規(guī)范教學LOGO語言中的專業(yè)術語,加強學生的語言思維訓練
在開學一個多月的LOGO語言教學中,在課堂上屢次發(fā)生這樣的現象,同學們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比如老師問“小海龜畫完圖形應該回到什么地方”,學生總是回答“回到原點”或者“回到起點”,大部分同學都不能正確回答出是“回到母位”或者“回到小海龜的家”。這些現象讓我忍俊不禁,同時也讓我有些疑惑: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需要強調這些LOGO語言的專業(yè)術語嗎?
我利用業(yè)余時間查閱了大量教學參考資料,其中大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彼脑挶砻,學生這些現象與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用語的不規(guī)范是不無關系的,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重操作輕講解、重結果輕過程的認識不無關系,學生們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下才漸漸形成了這樣的表達習慣、表達方式。
針對課堂上出現的這種現象,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從每一節(jié)課開始,重視專業(yè)術語教學,重視課堂教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讓學生在每一堂課的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加強語言思維訓練。例如在課堂上敘述概念或講述操作方法時,一定要認真推敲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否則會使學生產生疑問或誤解,甚至會犯下科學性錯誤。
在這兩年的LOGO語言教學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與實踐,我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任重而道遠,要搞好LOGO語言教學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感悟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的LOGO語言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新教材中的思維觀點的教學論文07-03
教材使用信息技術論文07-03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的選擇的論文07-02
新編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的設計理念論文06-25
新教材教學中如何抓好基礎論文06-22
新教材在體育教學中的探討論文07-03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論文06-24
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結合論文07-02
挖掘信息技術教學如何補充教材論文07-04
科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