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高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思考論文
摘要:討論《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基于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特點的認識,提出了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鐵路現代化建設事業任職能力的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自主學習;實踐教學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鐵道信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鐵道信號專業是從事以電子技術為主的各種鐵道信號專業設備的研發、設計、制造、施工、維護、使用的專業。近年來,隨著鐵路系統的大面積提速,新技術、新裝備大量投入使用,設備、技術更新換代周期大大縮短,再加上專業課教學固有的滯后性,學生畢業上崗之日就已顯現出知識陳舊,必須不斷學習新技術才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這一現狀給鐵路職業技術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適應這一要求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從畢業生反饋的信息中我們了解到:鐵道信號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與時俱進,隨時增加新裝備、新技術的內容。此外,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是畢業生適應新技術、新崗位,保持較長任職技術壽命的關鍵。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顯得格外重要。更能體現學校培養的鐵路運輸事業人才的質量。專業基礎課教學必須適應鐵路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服務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要求,改革勢在必行。
一、《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應用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學生是在高中知識和學完《電路基礎》課程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按照專業教學計劃的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模擬電子技術的系統學習并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無論是在知識結構上還是人的認識規律上跨度都是相當大的。學生普遍感覺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多、理論深、分析繁瑣、難懂、難記、難掌握。作為專業基礎課,其學習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效果。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必須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加以改革。
二、《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思路
1、《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是隨著模擬電子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內容沒有形成獨立體系,教學過程是結合具體鐵道信號設備中實際電路進行教學的;八十年代模擬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鐵路運輸生產現場電子設備急劇增加,《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內容隨著知識的積累逐年增多,教學課時達到二百學時左右,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也得到快速發展。九十年代以后,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單片機技術和嵌入技術的發展,鐵路運輸生產現場的設備向集成化、小型化方向發展。《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課時數、教學內容在壓縮,但是仍然沒有改變傳統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課程體系還是對各種電路分門別類、就事論事、面面俱到,勢必增加教學負擔。其實,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解決學生今后面臨的所有模擬電子技術問題,必須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提煉和加工,使之更具有電子技術的知識內涵和思想方法,更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從而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思維和操作訓練,授之以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去學習和處理專業課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各樣電子技術問題。結合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對《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從器件和電路兩個方面談談改革的思路。
首先,《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要學習基本電子器件,這部分內容要突出各種電子器件不同工作狀態的條件、特點、應用這條主線。
電子器件是有源、有極、非線性器件,使用中必須加偏置,不同的偏置,可以使器件工作于不同的工作狀態,不同的工作狀態具有不同的特性、應用于不同的電路。要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工作狀態的條件、特點和應用。基本電子器件的結構、原理有所了解,基本電子器件的特性、參數要講透并且深刻理解,這對于電路分析、選擇、使用器件以及不同型號器件的替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實際工作中分析和處理電子技術問題所必需的。
其次,在電路部分,要從電路的靜態和動態的角度學習電路的原理和電路的分析。
電路的靜態具有較強的共性,都是在電源作用下形成電路中各極、各支路電壓和電流的,不必區分電路的形式和功能,類似于《電路基礎》課程中的直流電流分析,從而,避免了不同電路分別進行靜態分析的重復,有利于學生遇到新的電路也能運用電路的靜態分析方法完成電路的靜態分析。
電路的動態分析要突出三種組態這條主線。
三種組態是基于對基本電子電路深入理解和高度概括的總結,有著深刻的內涵。用三種組態的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訓練,使學生在基本電路、簡單問題上深刻理解,進而可以在復雜電路中靈活運用,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避免每種電路對應一種分析方法的復雜局面,更能適應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當然,三種組態電路也有局限性,利用負反饋手段可以解決,負反饋可以作為一種邏輯概念加以理解,定性描述對電路性能的影響,并且可以利用估算法定量進行電路分析,無論是分立元件電路還是集成電路的分析都具有實用性。要使學生熟練掌握反饋組態、極性的判別方法。
2、實踐教學環節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這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素質。傳統的實驗課,基本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在實驗指導書的指導下被動的完成實驗指導書上規定的實驗內容、方法、步驟,得出結論。能力培養的效果不夠明顯。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要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突出電子技術的實用性。實驗室要對學生開放,像外語學習營造語言環境那樣,營造電子技術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進入實驗室參加各種課外、科技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
3、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電子技術的學習提供了方便條件,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對于電路分析結果利用仿真軟件Multisim或EWB進行仿真分析,更直觀、有效地演示,驗證分析結果。此外EDA技術的發展推廣也成為電子技術發展的熱點,學生學習掌握EDA技術是各類電專業學生就業的有利條件。這對于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打下了必要基礎。
總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學生職業技能不僅是專業課的任務,要從基礎課做起,貫徹整個教學過程。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改革也要與時俱進。
【對高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論文07-04
模擬雙語教學電子技術論文07-03
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探討論文07-04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研究論文07-04
關于高職院校電子技術實踐課程中的應用論文07-04
應用電子技術下高職教育銜接思考論文07-03
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7-03
高職院校電子技術論文07-03
高職教學改革電子技術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