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次特殊的實驗》的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 自主識字,并能正確書寫,聯系上下文理解“白發蒼蒼”、“燥熱”等詞語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科學家對科學事業無比熱愛的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寫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學生:搜集其他科學家的故事。
教材建議
一位白發蒼蒼的科學家,一次以生命為代價的特殊實驗,一份鮮血染紅的實驗報告,一種對科學事業崇高的愛,無不深深地打動我們的心。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故事:第1段概括敘述這次特殊的實驗,第2~4段具體描寫科學家被毒蛇咬傷后忍著劇痛做科學記錄的經過。作者用細致入微的刻畫、生動感人的描寫,將我們領進實驗室,目睹科學家卡爾·施密特長達五個小時與劇痛較量,為科學事業留下珍貴資料的過程。讀著課文的一字一句,我們的心被緊緊地揪著,情被時時牽動,無限的敬意在心中涌動。
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好教材。教學時應突出“以讀為本”的教學觀,引導學生置身于文章之中,用心去讀書。通過勾畫、朗讀、想象、用心體會,感受科學家頑強的毅力和崇高的精神,感悟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中體會卡爾·施密特對科學事業的崇高的愛和高度的責任感。
建議本課教學用1~2課時。
【《一次特殊的實驗》的教材分析】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材的實驗歸納分析07-03
《一次特殊的實驗》教學實錄06-26
《一次特殊的實驗》的教學實錄06-26
gkh教材分析07-05
《園地》的教材分析07-03
小學教材分析06-28
陽光教材分析06-22
秋天教材分析06-22
《絕招》教材分析06-22
《翠鳥》教材分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