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周慧玲老師培訓有感范文
周慧玲老師將家庭教育理念和自己身邊的親子教育實例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廣大教師產生強烈共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周慧玲老師培訓有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聽周慧玲老師培訓有感 篇1
今天有幸聆聽到了周慧玲老師的講座。周慧玲老師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年60事60人中感動中原人物之一,她也是一個把人生演繹的很美妙的杰出女性之一。從開場白里我敬重周老師的教子方法不管,即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辦;不慣,物質上不縱容,精神上不放任,對周老師的敬意油然而生。也很感謝教體局領導在這寒冷的冬天里給我們帶來的成長機會。
從此次培訓中我收獲了很多。
教師要具有開萬把鎖的能力。班級管理要想法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走進學生的內心,看一看孩子們的內心想法是什么,也就是需求是什。老師要面對不同的孩子,所以我們作為老師要有開萬把鎖的能力。
人要有精氣神。每一個人都有三命,性命,生命,使命。我們老師做的是教育工作,時代廣場進步,社會的發展最基本的是教育。教育工作者是教師,老師的國家情懷就是教師教育使命的擔當。很多人會有職業倦怠,倦怠其實是源于自己的不喜歡。不喜歡就容易帶來倦怠,一倦怠精氣神就不同。
俗話說,人有三寶,精氣神。沒有精氣神,人就不可能氣象萬千。
教師的職業幸福來源于悅己。只有悅納自己,人才能有自信,自尊。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自信、自尊,我們才能把我們的這種自信傳遞給我們的孩子。不管孩子好與壞,完美與否都要喜歡孩子,欣賞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悅納自己,才能悅納孩子們的不完美,才能把幸福與快樂擁抱在自己手中。
我們還要悅納學生。因為是學生成就了我們。俗話說,嚴師出高徒,高徒捧高。所以,我們要感激我們的學生,越玩劣的學生,越要感謝他,因為他使你長了本事。不要跟學生較勁,因為學生很無知,無知的人無謂,為了自己的情懷,為了學生,我們要對學生溫柔以待。我們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學生,我們要跟學生,跟家長統一戰線。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悅納學生。
我們還要悅納家長,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教師不能單打獨斗,我們要和家長統一戰線,和家長組成同盟軍。我要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家長,任何時候不要拿家長說事,我們要懂得尊重家長,不管他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多么糟糕,我們都要學會尊重他的家長,通過尊重家長,我們也可以收獲孩子對我們的尊重。
所以,在我今后的教學中,遇見學生對自己不尊重的時候,我首先要做的不是發脾氣,而要反思自己做的夠不夠好,到不到位。
聽周慧玲老師培訓有感 篇2
英林中心小學 王婉貞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習,而班主任的成長,更離不開學習。前幾天,我有幸參加“2014年晉江市中小學骨干班主任提高培訓”。在培訓期間,我認真聽取了五位專家關于班主任工作的講座。各位教育專家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應該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幾位專家的講座來自于他們平日工作的第一手材料,很有學習和借鑒意義。這次骨干班主任培訓對我來說,不僅是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蕩滌。它使我清醒地認識到,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應具備一定的素質和技巧。這次培訓使我從理論上感受到了在當今教育形勢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一、 周慧玲 老師——《家校合作與家教指導》
周慧玲 老師將家庭教育理念和自己身邊的親子教育實例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廣大教師產生強烈共鳴。她強調了教師應有“興小家,為大家”的觀念,在家庭教育上更要盡心盡力,“為國教子,為世育人”。并結合自己對“學生”的理解,談了自己的三點看法,即“要學會掌握生活的常識與生存的技能,要學會遵從生活的律則和規范,要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有尊嚴地屹立于天地之間”。
在學校教育方面,她認為: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教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
厭一位教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
二、 余國良 老師——《探索教育之根》
余國良 老師作了題為《探索教育之根》的專題講座。 余 老師的講座沒有高深的理論,更沒有陌生的專業名詞,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話語和生動的“教育故事”。“秧苗好差都能長谷子;是牛都要教會它耕田;越難教的牛越有后勁;再銹的鎖都能打開”樸素的'語言闡釋著深刻的學生觀。“教育需要良好的情態和方法,順順性子、隨便說說、一起處處,能起到預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要把學生視為“戀人”,看似簡單的方法蘊涵著育人的大智慧。要時時做孩子們的
“打氣筒”,切不可常常拿孩子做“出氣筒”;教育一群“事多”的孩子,得相信“三分伺候七分等”的自然生長規律;做有“故事”的教育者,莫做養家糊口的教書匠。一句句蘊含哲理的語言,時時發人深省。
三、 鄭學志 老師——《班級自主管理實踐》
鄭 老師詼諧生動地講述了他幾十年來班級管理工作的先進經驗,全面而具體,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鄭 老師的報告內容都以各種案例來支撐,深入淺出,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班級管理一直是讓班主任們頭痛的問題,每天的工作繁多而瑣碎,搞得每天忙忙碌碌,但班級管理的效果還不一定好。 鄭 老師倡導的是一種積極教育。例如,當孩子犯錯、違紀、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怎么辦?不再是傳統的找原因、寫錯題本,而是積極地找方法、尋思路、換角度,讓學生感受到我能從這件事情中學到什么。
鄭 老師可以有效實施學生的自主管理,是有一定的心理學作為保障的。他讓每個學生在心里充滿自信,變得有責任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也許就是這樣一些他每天不斷灌輸給孩子們的話語。1.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構建良好人際關系的武器)2.“我今天真的很不錯!”(建立陽光心態的武器)3.我和他們不一樣!(防止墮落、守護心靈的武器)4.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能行!(鼓舞信心,激勵實踐)5.我很重要。(提升個人責任心)。這些話看似簡單,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這對孩子們的心理會產生如何深刻的影響。它會像雨后的藤蔓一樣不停地蔓延,像春雨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使他們做任何事情都那么自信!
四、 陳宇 老師所做的報告——《今天怎樣管理班級》
陳宇 老師通過分析班主任的思維,指出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的幾點:要科學合理地將工作進行分類、要深入到現象的背后找原因、要反思案例與總結方法、要善于開發整合資源、尊重教育規律和把我節奏、綜合運動逆向思考和大膽創新。最 后陳宇 老師通過呈現《手機》主題班會,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在面對陌生學生時來呈現一節班會公開課。
五、田冰冰老師——《輕輕松松當好班主任》
田冰冰 老師指出:新時代班主任既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還要關注教師自身的成長。只有實現了師生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面,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接著,她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升教師調試能力,強化教師用人意識,加強班主任創新意識,提升教師成果意識五方面具體闡述了如何輕輕松松當好班主任。 四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令人獲益一生;培訓的任務雖然艱巨,但深感不枉此行。五位專家幽默的言談中閃爍著智慧的光彩,精辟、獨到的見解令人折服,對班主任工作的鐘情和熱愛溢于言表。他們精彩的講座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愛是教育的源泉。 魯迅 先生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 丁有寬 先生說:“愛心是根。”是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教師的寬容不僅是一種教育方法,而且可以教育學生懂得怎樣做人。愛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愛能觸動師生之間的心靈。離開了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總之,這次班主任培訓讓我收獲很大,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不足,今后在工作中我要從小事做起,教育學生講究方法,用愛用心,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聽周慧玲老師培訓有感】相關文章:
慧凡骨干教師培訓心得06-09
聽于永正老師和賈志敏老師的培訓課堂有感11-10
聽"演講智慧"培訓有感01-20
聽王老師執教《天籟》有感10-10
聽楊老師的課有感(精選8篇)08-24
聽外國老師上STEM課程有感10-10
聽王財貴老師演講有感07-13
林志玲語錄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