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說課稿范文
本節課是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第三章內容總體講述的是綠色植物與水循環的關系:先是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接著是水分進入植物體的途徑,最后是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水循環。
本節課的重點是: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本節課的難點是:葉片表面的氣孔結構
說課內容
首先讓學生欣賞三副圖片——綠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圖,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綠色植物的分布是不同的,學生通過對前兩節課的學習可以很輕松回答出:水是影響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接著問:“那么水是如何進入植物體內的?”先讓學生復述再通過課件演示,直觀感受到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最后提問:“植物吸收的水分是否都被儲存在了體內?”通過這個環節,不僅對前兩節課進行了系統的復習,也可以以水為線索引出本節課,把本章的三節內容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縱觀全章,更深刻認識到綠色植物對水循環的促進作用。
通過植物吸收水量的數據讓學生感受到植物一天要吸收大量的水,再通過討論法和實物列舉法(發蔫的青菜和套有塑料袋的花卉)來說明植物體內的水分是可以散失的,并加以介紹這一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接著再通過一個問題:“水分是如何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呢?”引出下一個環節——葉片的結構。
講解葉片結構時,我先通過講述法介紹葉片結構,再通過實驗法讓學生觀察葉片橫切面結構和葉片下表皮結構。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更清晰、直觀的看到這一微觀世界,我又通過多媒體將這一結構進行展示,這樣不僅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也很好的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接下來通過講解氣孔時再簡單介紹一下蒸騰作用的規律,讓學生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如何讓瓶插的鮮花保鮮時間更久一些?仙人掌類植物的葉片為什么變成了刺狀結構?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還可以建立生物要適應環境的觀點。
通過一組植物每天蒸騰量數據的展示,讓學生思考:這是不是一種對水的浪費?如果不是浪費那蒸騰作用對生物體及生物圈有什么作用和意義。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這一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體現了一定的合作精神。最后讓學生欣賞一段自然界中水循環的動畫,這段動畫把水循環的過程及植物在其中的作用巧妙生動的展示出來,再讓學生發揮想像談一下如果地球上沒有了綠色植物將會怎樣,借此問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綠色植物的重要性。從而樹立保護植被的意識。
為了及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課堂最后我讓學生暢通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植被保護森林,并讓學生設計一則保護植被珍惜水資源的公益廣告。讓學生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同時,也為社會做一點小小的貢獻:呼吁全社會都來保護植被、節約用水。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說課稿】相關文章: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說課稿05-30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03-10
綠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環07-04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07-03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07-03
生物圈說課稿06-01
生物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知識點07-15
了解生物圈的說課稿07-02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學案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