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職業技術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方法論文
摘 要:美育又被稱為審美教育,它是運用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來培養人們正確的審美觀點,使受教育者達到具有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基本任務是教育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逐步培養審美情趣,發展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備正確的審美能力呢?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二、培養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三、體會感悟自然界中的美。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 審美教育 鄉土美術
職業技術教育是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目的的教育。美育又被稱為審美教育,它是運用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來培養人們正確的審美觀點,使受教育者達到具有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基本任務是教育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逐步培養審美情趣,發展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美育也是一種情感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它始終是以美的事物激發人的情感的,即以藝術美的移情傳達為目的,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美的教育時,體驗來自藝術作品的那種注入了藝術家真實情感的美的意味,從而導入純潔、高尚、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借以陶冶性情、明辨美丑,自覺地抵御卑劣風氣的侵蝕,獲得情感上的升華。因此,中職美術教育應側重于審美教育,即以美術欣賞為主要的教育手段。
然而,審美教育作為一種長期的不間斷的情感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情育,它不可能在短期內見到效果,卻是促成完整人格的重要基因,比之于社會同步的思想教育更具有相對穩定的社會效益。
一、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由于長期以來美術教學一直停留在以傳播一些基本技能為唯一目的的現狀上,做為美術教師也不太清楚美術大綱上的精神要求,對教材片面理解,遇到欣賞課時就一跳而過,很少與學生一起欣賞討論一些中外美術名作,或者只是繁瑣地羅列一大堆畫家和作品來平淡地介紹,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去分析評論的很少,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大膽評論對象的能力。整節欣賞課由老師當主角,學生當聽眾,講得平淡乏味,學生聽了反應淡漠,一堂課下來,學生根本沒有一點切身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更談不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了。長此以往,教師的思想里就日漸喪失了對學生審美觀點的樹立、審美情趣的培養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離了美術素質教育的宗旨。
如何讓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呢?審美觀點是人們在審美活動中所持的態度和看法。學生在審美社會活動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堅持某種審美觀點,他們的觀點是否正確、用什么尺度來衡量,這就是審美教育的關鍵所在。
例如,在欣賞古羅馬時期愛與美之神《維納斯》雕像,或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時,多數人深感她們具備寧靜、柔和、健康的女性的形體美;有的人則認為那是傷風敗俗、有傷風化。
這就要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畫、故事、音樂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處于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還應當教育學生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衡量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庸俗的,使其能夠對現實生活和藝術作品做出正確的審美判斷。
二、培養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專業技術、技能教育中,實際制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培養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點之后,應當同時培養學生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書本的封頁設計、文具盒上的圖案設計、書桌椅子的造型設計、家庭的物品陳列、百貨商場的貨品擺放等,這些平時不被注意的東西,只要你用心發現,就會得到不小的收獲。 在教學中,適當讓學生動手制作一些小手工、小制作如剪紙、賀卡、立體造型等,以開動腦筋,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亦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領悟到美的真諦。
還可以在實際教學中補充鄉土美術內容,滲透思想教育。鄉土美術內容主要是針對本地方的特殊性進行的一種課堂美術教學,是一種展示能力素質型的教學。在鄉土課中,可指導學生用各種材料進行粘貼、拼貼、小雕刻、插接、編織、拼擺、鑲嵌、扎捆等,使學生了解和認識家鄉的這些別具一格的有特點的物產資源,并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其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由于這些特有的物產取之方便,又容易被學生接受,有著很強的親切感,所以,對開發、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審美情趣有著其他東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體會感悟自然界中的美
另外也可讓學生走出教室,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憑著感官直覺,看天空中的彩云,聽山間小鳥的啼鳴以及潺潺的流水聲,就會心曠神怡;欣賞浩淼的湖水、蜿蜒的小路、起伏的山巒以及點綴其間的亭、塔、水榭,可以更好地把握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中美的形象和象征意義。學生欣賞自然美對于鑒賞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當我們在欣賞山水畫時不容易理解作者運用的筆墨、表現的情意、刻畫的境界。倘若用心飽覽了名山勝景,就會領悟到境界因地形成,山巒起伏移步換景,青山疊翠千奇萬狀,從而真正理解到畫面上明暗分明的霞映飛泉、點綴勝景的橫橋野渡、柳覆長堤的奧秘。在游覽中,還可以讓學生隨時寫生,親自用手中的畫筆,把這些所看到的、認為是美的景物畫下來,適當地加上自己的一些正確的看法、思想,使其成為一幅既有意境又有思想的好畫。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手、眼、腦并用的能力,又增強了審美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審美已經日益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民族素質提高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美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善于在社會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
總之,職業技術教育中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意義重大,對職業學校學生的人生影響深遠,作為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發揮美術教育的審美功能,加強自身修養,努力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淺析職業技術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美育教育論文07-03
淺析書法課美育功效的表現論文07-03
淺析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教育學論文06-25
淺析幼兒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論文06-25
淺析民俗元素在電影中的作用的論文07-05
淺析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觀測的論文07-03
淺析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的論文07-02
高職藝術教育中的雕塑教學方法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