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法散論散文
一
在平面空間中創造出立體的形式。
首先是,筆畫,要在提按頓挫中顯現出健康的立體樣式。橫、豎、點、撇、捺、折等基本筆畫要務必使筆走中線,利用回鋒,行筆,使轉,收筆或出鋒而意回,使平面的線條顯現出立體感。
間架是筆畫的空間排布,布局是部首的相互搭配。和在一起叫結字。字節的好不好,妙不妙,就要講究欹側,而而追求平整。這種平正,不是絕對的平正,而是出奇制勝,動態平正。
一個字的穩定,在于筆畫搭配的形狀,是人字架,還是八字架,還是倒人字,還是倒八字,還是渾圓,還是方正,要看字體而定;但要盡力克服正方,正圓,如果這個樣,字則不穩定了。
筆畫的立體是結字的立體的基礎。勻稱的布局又是結字的又一個基礎。還有一個基礎,就是筆畫的相互搭配,如“口”字,用楷書,到底是左上留不留空,下邊兩豎如何就應,那一橫如可添加,都要考慮。筆畫的粗細,點畫折的形狀,等等,都要考慮,意在筆先,才能下筆,寫出來的字才有立體感。
更要考慮筆畫的情韻,這是書法的更高境界。所謂平常人所說的“精神”,“有力”,“瀟灑”,就是毛筆書法的基本元素——字的情韻。但這沒有包含完。仿佛人的情感,喜怒哀樂懼,七情六欲都能通過抽象的線條表達出來。
但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字寫的有力,寫的瀟灑,花哨,很容易,但能根據情境的變化,表現出一定的情感卻有難度。
但蘭亭序,祭侄文稿,等等優秀的書作,都能表現出了應有的情感。
二
章法,仿佛文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無論是條幅,橫幅,中堂,冊頁,手卷,扇面,斗方,鏡心,等等,都要把該寫的內容寫完,字體選擇,字符大小,并使行距,間距搭配協調,題款署名,蓋寫印章,整齊劃一,而又不千篇一律。
章法既指橫向的,也只縱向的。不光是黑色的面積,而且指留白,更抽象的是貫氣,使一幅作品氣韻生動,就要貫通行氣。
當然,調侃地講,書法的動態布局與章法,就仿佛電腦游戲中的“連連看”,水果動物人物器物應有盡有,而且,每連一次相同,就會出現許多不同;每連一次相同,就會出現相應的八方四面的運動;仿佛行軍布陣,一卒未動,而暗藏玄機;若動一子,三十六計,不知是哪一震來哪一計。
將計就計,隨物賦形,流墨成彩,這就是書者的智慧。
這種智慧不是小聰明,包含著深奧的哲思,與人生體驗。
是有像的,卻又是無形的。
一些接受西方美學思想的人,不同意中國哲學的形象思維,而側重于從形式上探究中國書法,分分割割,將書法學習逼近機械模仿的死胡同;或者宣揚行為意識,把漢字的基本結構打散,弄成純線條或者純畫圖的形式,讓人無法捉摸。
“龍臥天門,虎臥鳳闕”,“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遒媚”,……這樣的欣賞方式,他們是難以接受。于是,便得出了,“中國自古無美學的結論”。
豈不知,中國古代的美學,特別是書法美學,遠比西方的美學靈動的多。
三
書法臨習,仿佛鍛造鋼鐵。不是一下子就有了鋼鐵,千鑿萬擊,才能有鋼礦石,千錘百煉,才會出現一塊好鋼。中間的心血付出,自不用說。
多數人是從山溝到山峰,從山峰到山溝——這樣翻越的。而有的人,極少數吧,是從山峰到山峰的。甚至會根據抉擇,而任由到達。這就是一種境界上的不同,一種意識上的差異。
你創造力是如何被激發的,這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你沒能被激發,只有像我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在黑暗中潛行,潛行……
我們不能再潛行了,您說呢?
【書法散論散文】相關文章:
風行于耳畔自然散韻散文06-28
論時尚散文06-28
自然韻散進素人心散文06-28
黃庭堅論書法原文、翻譯06-06
父親的書法優美散文06-29
舞蹈論散文隨筆07-04
書法鈐印的個性價值散文06-30
書法的具象想象散文06-30
論書法研究的學術思維與方法的內容07-03
論自然美散文隨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