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課堂教學實錄范文
第一部分:導入蓄勢
師:同學們,你們思考過關于你們身份的問題嗎?你們的身份是——
生:學生——(羞澀的,不自信的)
師:學生!可大家想過沒有,你們不是一般的學生喲。去年啊,老師在一個省最著名的一所中學上課,他們的文科試驗班,就是專門沖刺北大清華的那兩個班自稱為“共和國支柱班”(生笑),那你們呢?你們可是北京一流的中學的文科實驗班,據說你們這個班大部分同學是肯定上北大清華的,那你們是啥班?
生:宇宙支柱班!(生笑)
生:共和國總理班!(生笑)
生:共和國主席班!(生笑)
師:別笑,同學們。我相信,未來的總理主席說不定就出在咱們這個班上呢。我敢肯定地說,你們會是未來社會的政治精英、經濟精英。今天,我們就以未來社會精英的身份來學習艾青的這首《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應該怎么學呢?我們應該從中讀出些啥呢?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書。請注意,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是1937年12月,這是一個什么背景?
【投影展示】
1937年12月
生:抗日戰爭時期。
師:對。記住這個背景。現在我們來先欣賞一個朗讀視頻,欣賞完后你來評評這個朗讀者的水平。
(師放完整的朗讀視頻)
師:好。你覺得朗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不錯,挺有感情。
生:朗讀者很有激情,還是很打動我的。
師:你用了一個詞語“還是”,我覺得有點兒勉強啊,為什么不是“非常打動我”呢?
生:我就是覺得這個朗誦還有點兒欠缺。朗讀者從始到終都在激情狀態,有點兒缺乏抑揚頓挫。
生:我也是這樣的感覺。朗誦者顯然自己很感動,他的感情一直在高潮,我覺得處理得還不是很完美。
師:老師很佩服你們,不僅提出了反面意見,而且用詞還很注意分寸。老師也有同感。我要給這個朗誦評分的話,我想可能給80分左右。為什么有了激情還會處理不好呢?因為這個朗讀者還沒有真正讀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也還沒有真正讀懂艾青。同學們,這首詩語言非常淺顯,小學生可以讀,初中生也可以讀,但是我們作為高二年級的文科重點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來讀這首詩,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讀出這首詩的精髓,能夠真正走進艾青的心靈深處。
請大家先快速瀏覽全詩,看看艾青在詩中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生答:農夫、小婦、母親、墾植者……)
師:再找找,詩人是用什么樣的人稱去稱呼這些人物的?
生:他們
生:你們
生:我,我們
生:你,你們
師:這就怪了。按一般道理,詩人的主體并沒有變,那人稱就應該是一致的。可是為什么在同一首詩中人稱卻在不斷地變化呢?這變化當中是不是就有詩人情感的奧妙呢?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從這些人稱代詞入手。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少年閏土》課堂教學實錄07-02
少年閏土課堂教學實錄08-01
《中國石拱橋》課堂教學實錄07-01
《少年閏土》公開課課堂教學實錄07-04
少年閏土教學實錄07-01
《少年閏土》的教學實錄06-28
《少年閏土》教學實錄精選06-28
課堂教學實錄07-01
課文《少年閏土》的教學實錄07-03
課堂實錄《少年閏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