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三章單元知識點總結:電磁感應現象
電磁感應現象不僅揭示了電與磁之間的內在聯系,而且為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轉化奠定了實驗基礎,為人類獲取巨大而廉價的電能開辟了道路,在實用上有重大意義。小編準備了高二物理選修1第三章單元知識點總結,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電磁感應
1.電磁感應現象
只要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回路中就有電流產生,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
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回路中磁通量發生變化
3. 磁通量變化的常見情況 (改變的方式):
①線圈所圍面積發生變化,閉合電路中的部分導線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致其實質也是B不變而S增大或減小
②線圈在磁場中轉動導致變化。線圈面積與磁感應強度二者之間夾角發生變化。如勻強磁場中轉動的矩形線圈就是典型。
③磁感應強度隨時間(或位置)變化,磁感應強度是時間的函數;或閉合回路變化導致變化
(改變的結果):磁通量改變的最直接的結果是產生感應電動勢,若線圈或線框是閉合的.則在線圈或線框中產生感應電流,因此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就是: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
4.產生感應電動勢的條件:
無論回路是否閉合,只要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發生變化,線圈中就有感應電動勢產生,產生感應電動勢的那部分導體相當于電源.
電磁感應現象的實質是產生感應電動勢,如果回路閉合,則有感應電流,如果回路不閉合,則只能出現感應電動勢,
而不會形成持續的電流.我們看變化是看回路中的磁通量變化,而不是看回路外面的磁通量變化
二、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
1.右手定則:伸開右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與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內,讓磁感線垂直穿過手心,手掌所在平面跟磁感線和導線所在平面垂直,大拇指指向導線運動的方向, 四指所指的方向即為感應電流方向(電源).
用右手定則時應注意:
①主要用于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生的感應電動勢與感應電流的方向判定,
②右手定則僅在導體切割磁感線時使用,應用時要注意磁場方向、運動方向、感應電流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③當導體的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不垂直時,拇指應指向切割磁感線的分速度方向.
④若形成閉合回路,四指指向感應電流方向;若未形成閉合回路,四指指向高電勢.
⑤因電而動用左手定則.因動而電用右手定則.
⑥應用時要特別注意:四指指向是電源內部電流的方向(負正).因而也是電勢升高的方向;即:四指指向正極。
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是磁通量發生變化引起感應電流的特例,所以判定電流方向的右手定則也是楞次定律的一個特例.用右手定則能判定的,一定也能用楞次定律判定,只是對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而產生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用右手定則更為簡便.
2.楞次定律
(1)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感應電流的) 磁場 (總是) 阻礙 (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 變化 原因產生結果;結果阻礙原因。
(定語) 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賓語
(2)對阻礙的理解 注意阻礙不是阻止,這里是阻而未止。阻礙磁通量變化指:
磁通量增加時,阻礙增加(感應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方向相反,起抵消作用);
磁通量減少時,阻礙減少(感應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方向一致,起補償作用),簡稱增反減同.
(3)楞次定律另一種表達: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要阻礙(或反抗)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 (F安方向就起到阻礙的效果作用)
即由電磁感應現象而引起的一些受力、相對運動、磁場變化等都有阻礙原磁通量變化的趨勢。
①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或原磁場的變化;
②阻礙相對運動,可理解為來拒去留
③使線圈面積有擴大或縮小的趨勢; 有時應用這些推論解題 比用楞次定律本身更方便
④阻礙原電流的變化.
楞次定律 磁通量的變化表述: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能量守恒表述: I感的磁場效果總要反抗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
①從磁通量變化的角度: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②從導體和磁場的相對運動: 導體和磁體發生相對運動時,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相對運動。
③從感應電流的磁場和原磁場: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原磁場的變化。(增反、減同)
④楞次定律的特例──右手定則
楞次定律的多種表述、應用中常見的兩種情況:一磁場不變,導體回路相對磁場運動;二導體回路不動,磁場發生變化。
磁通量的變化與相對運動具有等效性:相當于導體回路與磁場接近,相當于導體回路與磁場遠離。
(4)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方向的一般步驟 基本思路可歸結為:一原、二感、三電流,
①明確閉合回路中引起感應電流的原磁場方向如何;
②確定原磁場穿過閉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如何變化(是增還是減)
③根據楞次定律確定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
④再利用安培定則,根據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
判斷閉合電路(或電路中可動部分導體)相對運動類問題的分析策略
在電磁感應問題中,有一類綜合性較強的分析判斷類問題,主要講的是磁場中的閉合電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感應電流,而此電流又處于磁場中,受到安培力作用,從而使閉合電路或電路中可動部分的導體發生了運動.
對其運動趨勢的分析判斷可有兩種思路方法:
①常規法:據原磁場(B原方向及情況)確定感應磁場(B感方向)判斷感應電流(I感方向)
導體受力及運動趨勢.
②效果法:由楞次定律可知,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深刻理解阻礙的含義.
據阻礙原則,可直接對運動趨勢作出判斷,更簡捷、迅速. (如F安方向阻礙相對運動或阻礙相對運動的趨勢)
B感和I感的方向判定:楞次定律(右手) 深刻理解阻礙兩字的含義(I感的B是阻礙產生I感的原因)
B原方向?;B原?變化(原方向是增還是減);I感方向?才能阻礙變化;再由I感方向確定B感方向。
楞次定律的理解與應用 理解楞次定律要注意四個層次:
①誰阻礙誰?是感應電流的磁通量阻礙原磁通量;
②阻礙什么?阻礙的是磁通量的變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
③如何阻礙?當磁通量增加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方向相反,當磁通量減小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方向相同,即增反減同
④結果如何?阻礙不是阻止,只是延緩了磁通量變化的快慢,結果是增加的還是增加,減少的還是減少.
另外 ①阻礙表示了能量的轉化關系,正因為存在阻礙作用,才能將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②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相對運動.
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動態分析:就是分析導體的受力和運動情況之間的動態關系。
一般可歸納為:導體組成的閉合電路中磁通量發生變化導體中產生感應電流導體受安培力作用
導體所受合力隨之變化導體的加速度變化其速度隨之變化感應電流也隨之變化
周而復始地循環,最后加速度小致零(速度將達到最大)導體將以此最大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阻礙和變化的含義 原因產生結果;結果阻礙原因。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而不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場。
因此,不能認為感應電流的磁場的方向和引起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相反。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選修1第三章單元知識點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第三章單元知識點總結:電磁感應現象】相關文章:
《電磁感應》知識點總結06-27
初中聲現象知識點總結07-02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識點06-22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必考知識點05-02
七年級第三章生物知識點總結07-02
初三英語第五單元知識點總結12-22
第六單元《荷花淀》知識點總結06-27
高二政治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06-28
數學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角的種類06-28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識點總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