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習作課《考試》教學實錄介紹
(于老師笑容可掬地走上講臺)
師:同學們,我姓什么?叫什么?
生(全體):姓于,叫永正。
師:(板書:于永正)這是我的名字。我來自江蘇徐州,是一位小學教師。怎么稱呼我啊?
生(全體):于老師。
師:稱我于老師是表示對我的尊重。還可以怎么稱呼我?
生1:還可以叫您于爺爺。
師:握握手。叫我于爺爺,說明他把我當作他的親人。還可以怎么稱呼我?
生2:于伯伯。
師:于伯伯,我一下子年輕了,降一輩,由爺爺變成伯伯了。(笑聲)
生3: 那我就再叫親切一點——永正叔。(生笑)
師:握握手!啊喲,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沒有敢叫我于永正的?
(幾秒鐘后)生4:于永正好!
師:我是說誰敢叫我于永正。
生5:于永正!
師:到!在下便是于永正!(笑聲)同學們,他叫我于永正,說明他把我當作他的朋友。名字就是由人來叫的,是個符號。叫我于老師是表示對我的尊重,叫我于爺爺、于伯伯,是把我當作他的親人。我們可以上課了嗎?
生(齊聲):可以!
師:據我所知溫嶺太平小學特別強調讀書, 同學們讀了大量的課外書,背了好多古詩。最近呀,我搞了一張試卷,據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專家出的,而且是專門給六年級的小學生出的。專家說,這張卷子可以測試你們的知識掌握得怎么樣。如果你做得很好,就說明你的知識很淵博。(板書:知識淵博)我認真地把這張卷子看了一下,發現這張卷子并不難,特別是對你們太平小學的六年級同學來說,那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看在座的都可以做出來,都可以證明自己是知識淵博型的小學生,不知道同學們對考試有什么看法?你們愿不愿意測試?
生:愿意。
師:有不愿意的嗎?
生1:老師,我不想考試,考試太多了不好的!
師:嗯!她討厭考試她帶來很大的負擔。(問另的學生)你呢?
生2:說實話,每個學生都不是心甘情愿參加考試的。可是仔細想想,考試好像對我們也有益,所以我有點愿意,有點不愿意。
師:握握手,說了真話。她對考試作了認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就猜想你們當中肯定有又想考試,又不想考試的。你呢?
生3:其實我們都不愿意考試,是尊敬您,為了給您面子,所以我們才說愿意考試。(生笑)
師:是為了給我面子才說愿意考試。真好!有時候,是要給別人面子的。有愿意考試的嗎?
生4:我愿意考試,因為我覺得平時自己在班級里是讀書比較多的,我想測試一下自己的知識是否淵博。
師:噢!她想證明一下自己,很自信。你呢?
生5:我是愿意考試的,雖然說我是打燈籠上茅房——找死,(生笑)但我家是開書店的,我閱讀的也比較多。人們常說,重要的不在于成績,而在于參與,所以我愿意!
師:握握手!雖然你引用的這個歇后語不好聽,但是這個歇后語能說明問題,有意思!而且,我贊同你說的觀點,過程比結論更重要。你呢?
生6:我也是比較愿意考試的,雖然我的知識不是特別淵博,但是我覺得考試也可以測試一下自己。如果現在知識已經比較淵博,也要繼續學習;如果不淵博,今后就要更加努力學習。
師:這種態度好。聽見沒有?證明一下,如果真的知識淵博,那對自己是一個鼓勵,增強自信心。你呢?
生7:我既喜歡考試,也不喜歡考試,喜歡的是那種另類的考試。
師:另類的?什么意思?
生7:比如說考的是課外知識而不是課內知識。因為課內知識要死記硬背,比如默寫什么的,而課外知識只要你掌握了就好了,所以我不喜歡考課內的。
師:這位同學的話對我很有啟發,作為老師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見。但是課內的知識該記的還是要記。知識的獲取,特別是學語文,更重要的是讀課外書。這一點我很贊同。好的,最后一個。
生8:我愿意考試,因為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種說法:“考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我們可以在考試中得到一些啟發,從中知道哪些知識我們已經掌握了,哪些還沒有掌握。
師:多會分析問題,頭腦多冷靜!我聽了你們的發言,覺得你們都很好。你們對考試的看法,對考試的分析,對于老師都有很大的啟發。我可以斷定,你們會考好,你們的知識都是淵博的。咱們下面考一考好不好?即使不愿意考的,不妨試一試,行嗎?
生(全體):行。
師:我有兩個要求,第一,要細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書:細心要求)記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細心到什么程度?把每個字都要看清,時間5分鐘。
(發試卷,生趕做)
師:好,時間到。(收試卷)成績馬上就可以公布了。(師邊翻著試卷,邊自言自語:怎么回事?壞了!真壞了!糟糕,糟糕!發現一個,終于發現一個!)咱們班誰姓趙?叫趙一帆,請站起來。
師:趙一帆,請把卷子讀一讀。(投影儀投出試卷內容)
生:(讀)知識淵博型小學生測試題。要求:先填寫自己所在的學校、班級、姓名,再讀讀每道題,讀后再做。一、寫出你最喜歡的兩首古詩的題目和作者。二、默寫一首詩,不寫題目和作者。(三至九題略——編者)十、讀完以上各題,只做一、二兩題。
(全場哄堂大笑)
師:白紙黑字,印得清清楚楚。趙一帆你請坐。全班只有趙一帆按要求做了。老師不是說了,第一要細心,把每個字都要看清楚;第二,要按要求做。要求多明確啊!要求是先讀每一道題然后再做。看到你們此時此刻的表情,我想你們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誰想說?
生1:我覺得出試卷的教授簡直神了!他想到我們心里去了。一般我們拿到試卷就寫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開始就讓我們讀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沒按要求做,其他題目有誘惑人的感覺。
師:誘惑?你被誘惑了?是嗎?你呢?
生2:我感覺好像被人當猴子“耍”了一樣,(生笑)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為最后一題沒看清楚。我真不明白,那個教授為什么后面還要寫,多浪費字啊!前面兩題寫出來不就行了嗎?多簡單,一下子就寫完了!偏偏讓我們看清楚全文。我以為下面還有,已經翻過去看了,可是最后一題沒仔細看就開始寫了,害得我白寫了很多字。
師:那你現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話來概括自己的心情?
生2:我好像被人給耍了。
師:哈哈!被人給“耍”了!用北京話說就是被人給涮了!這話很深刻呀!如果這個“耍”加上引號的話,
【習作課《考試》教學實錄介紹】相關文章:
《外貌描寫》習作課的教學實錄07-02
《外貌描寫》習作課教學實錄07-01
一堂臨時習作教學課實錄與反思07-03
《身邊的小能人》習作教學實錄07-01
寫字課教學實錄07-01
導讀課教學實錄07-01
作文課的教學實錄07-02
作文課教學實錄07-02
指導課教學實錄作文07-02
寫字指導課教學實錄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