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泥娃娃的評課稿
有幸聆聽了林老師的一節美術課《泥娃娃》,非常有意思。
本課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藝術的表現手段——夸張,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和創造力,并嘗試表現。林老師的課堂風趣幽默,基本功過硬,各種能信手拈來,給學生極大的感官體驗的同時,對老師的專業水平又有很強的認同感。 林老師教學邏輯清晰明了。先從介紹大阿福的歷史入手,讓介紹大阿福的形象特征,制作泥娃娃的名人——泥人張,以及他的傳人,他們制作泥娃娃的特點。他們制作的的大阿福的形象和我們正常人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般都比較夸張,比如頭小,腳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教師的示范過程非常清楚,容易學生模仿。 林老師依次介紹如何做頭,包括眼睛、眼臉、嘴巴、鼻子、牙齒、耳朵、頭發,還有如何做軀干,如何將頭和軀干接牢,再如何做手和腳。每一步操作都自己親自示范,非常清楚,學生一看就能明白。 注重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老師示范后,讓學生拿陶泥或橡皮泥,來制作泥娃娃。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每個學生都做的不亦樂乎。
另外 本課教學中林老師運用了自評、他評、小組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和策略,“你喜歡哪一張同學的作品?為什么?”讓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 總之,這是一節非常有趣的美術課,是一節讓數學老師聽了以后很想上美術的一節課,不管是聽介紹,還是看示范制作,還是學生親自動手制作,都非常有意思,值得點贊。
【泥娃娃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比”的評課稿09-28
評鋼琴展示課優秀評課稿07-01
課賽評課稿06-28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課賽評課稿03-08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復習課評課稿04-08
心理課評課稿01-18
籃球課評課稿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