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去二三里》評課稿
最近,一直忙于優質課評比,而姍姍來遲。此時,有著和胡老師一樣的心境,上一節課真難。上一節課,首先最重要的是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學情的分析,確定教學目標,進行課時的安排。胡老師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從拼音復習到讀準字詞→流利讀古詩→指導看圖說話→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指導背誦→復習鞏固生字→指導書寫,條理清晰。往往老師的設想是美好的,但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一開始學生在還沒有讀準生字詞時,老師就讓他理解“煙村”、“亭臺”等詞,就會對學生理解背誦課文帶來一定的障礙,感覺有些本末倒置了。也許是這么一個小小細節的變化,學生的反應也許會有很大的變化。對于讀的指導,胡老師也很有意識地讓學生知道句中的停頓,用“/”劃一劃,其實也在教學生學會朗讀的技巧。
這節課中,老師的范讀好幾次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說明老師的讀得精彩很吸引學生,同時也說明學生聽得很認真。學生特別對出色、新奇的事物很感興趣。胡老師也采用了課件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也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聽得也得認真。老師要善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學得有事可做,整節課都被你吸引著,這樣也有注意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一去二三里》評課稿】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學實錄07-01
一去二三里的課后反思07-03
《一去二三里》古詩賞析04-28
《一去二三里》課后反思07-18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07-12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02-06
《一去二三里》課后反思范文07-02
大班古詩教案:《一去二三里》07-02
《一去二三里》教學案例07-03
一去二三里的教案設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