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玩出了名堂》的評課稿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個性閱讀的意義還在于: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傾聽不同的聲音,見識各種各樣的觀念。閱讀教學是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老師對課文的解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教師不厭其煩地分析的句子,學生可能“不屑一顧”,不以為然。尊重個性,那又如何照顧全體呢?該如何去把握?
而胡秀君老師在實際操作中這一點做得很好,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多種形式的朗讀,積極的討論,有效的評價,課文教學成功。通過課文的學習,孩子們懂得了在生活中去發現,在萬中去收獲。在理解課文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思想產生碰撞,自然的產生一些個人體驗。當然,學生的個性閱讀得出的結論有時難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夠完善的地方。對于體驗中的局限性,胡老師沒有輕易否定,而是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給予學生犯錯誤的權利,讓學生意識到“與其重復一句正確的話,還不如試著說一句錯誤的話”。
總之在這堂課,胡老師很好的處理了語文課堂教學中放開與收攏之間有的關聯。
【《玩出了名堂》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對《玩出了名堂》評課記錄07-02
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07-03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7-21
玩出來的名堂教學實錄07-01
《玩出了名堂》教學實錄07-04
《玩出了名堂》說課稿設計07-03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1-14
玩也能玩出名堂作文01-13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優秀05-25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優選]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