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反思
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語文課程中也明確指出:學生能誦讀優秀詩文,并通過讀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還能背誦優秀詩篇。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著名的送別詩,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和發現,理解作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板書課題后,我先請學生認真觀察,你能從課題中能了解到什么呢?
“我知道安西是個地方。”
“我知道了作者要送別好朋友。”
“我知道作者的好朋友是元二。”
通過發現,大家輕松地理解題目的意思。“作者是怎么樣來送別自己的好朋友呢?相信大家通過讀詩就能明白”。教師恰當的過渡語把學生引到讀中。接下來就是自由讀古詩,讀時提醒學生注意詩中兩個多音字的讀音,等大家都能正確讀熟練,再讓學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從詩中來發現,并拿起鉛筆把發現批注出來。接到這個任務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能圈圈點點,寫出自己的發現。在學生發表自己的發現時,我把這些寫在板書上,通過交流自己的發現,詩中的地點(渭城)、人物(作者王維和好朋友元二)、時間(早上)以及當時的情景(小雨中青磚碧瓦的客棧和青翠的柳樹,作者與好朋友不停的飲酒)一一展現在眼前。學生對古詩的了解也在不斷加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講詩意也就水到渠成。在了解詩情詩意后,學生的朗讀也就更到位了。此時我的引導語也把學生的情感步步推進。
“王維與好朋友喝完酒后,牽著馬兒送了一程又一程,可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你能用自己的朗讀替詩人送一送好朋友嗎?”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王維與好朋友告別之后,沒想到竟成了永別,誰再能朗誦這首古詩,感受他們深厚的友情。”
此時作者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之舉把對朋友留戀、關切深厚之情盡展眼前。再配上《陽關三疊》悠揚委婉的樂曲,把情感渲染到了極點。整節課結束了,學生的情緒卻久久難以平靜,詩人與朋友那深刻的友誼深深地烙在心中。
這節課,學生們一直保持著學習的興趣,他們在讀中想,發現中悟,深刻地體會了詩文作品的內容,感受到了詩人依依惜別的情感。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教案07-02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優秀教學設計07-05
送元二使安西課后教學反思10-23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實錄07-01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05-06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06-11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精選11篇)03-09
《送元二使安西》改寫作文02-05
四年級《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05-18
四年級語文《送元二使安西》評課稿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