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建筑設計發展的研究
摘 要: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綠色建筑越來越受到重視,綠色建筑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標,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充分體現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報之間的平衡。本文簡要論述了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僅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節約資源;設計理念;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的關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建筑使用能源所產生的CO2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來源。因此,節能建筑成為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建筑也應運而生。《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中指出,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1. 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節約能源
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凋的使用。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
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1.2 回歸自然
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起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作用。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綠色建筑的建造特點包括:對建筑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綠色建筑應盡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樹皮、竹材、石塊、石灰、油漆等,要經過檢驗處理,確保其對人體無害。綠色建筑還要根據地理條件,設置太陽能采暖、熱水、發電及風力發電裝置,以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2.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策略
2.1自然采光設計
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照明用電,還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環境,還可以起到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目的。建筑的自然采光就是將日光引入建筑內部,通過設計手段精確地控制并且將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質量更好的照明。
2.2自然通風設計
自然通風是一項改善人與環境的重要技術手段。在我國許多傳統建筑中都有體現,如傳統民居中的穿堂風等處理手法。通過合理的建筑設計,自然通風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情況下降低室內溫度、帶走潮濕的氣體、排除室內污濁的空氣,使人體感到舒適,并提供新鮮、清潔的自然空氣,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里健康,減少人們對空調系統的依賴,從而節約能源、降低污染、預防疾病。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就必須考慮建筑朝向、間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選擇。另外,一般高層建筑對其自身的室內自然通風有利。而不同高度的房屋組合時,高低建筑錯列布置有利于低層建筑的通風,處于高層建筑風景區內的低矮建筑受到高層背風區回旋渦流的作用,室內通風良好。自然通風和采光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通過保證房間內及中庭頂部一定的開窗面積,既達到了自然采光的目的,又可依靠室內外的風壓及熱壓差,形成有組織的自然通風,在室外氣候適宜時通過自然通風達到調節室內熱環境的目的。
2.3隔熱保溫設計
2.3.1墻體節能設計
建筑物圍護結構應有較好的保溫隔熱功能,一般通過建筑外墻的耗能約占建筑物全部耗能的40%,因此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對改善室內熱環境及建筑節能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氣候條件對建筑外圍護結構的傳熱性能要求不同,一般氣候越嚴寒,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要求越小,需要用導熱系數小的高效隔熱材料附著在墻體結構來改善整個墻體的熱工性能。根據復合材料與主體結構相對位置不同,分為外保溫技術、內保溫技術及夾心保溫技術,其中外墻外保溫是目前大力推廣的一種建筑保溫節能技術。外保溫與內保溫相比,技術合理,由其明顯的優越性,使用同樣規格、同樣尺寸和性能的保溫材料,外保溫比內保溫的效果好。外保溫技術不僅適用于新建的結構工程,也適用于舊樓改造。
2.3.2屋面節能設計
屋面是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應當重視其保溫隔熱效果。主要措施為:
①采用坡屋頂;
②加強屋面保溫措施;
③根據需要,設置保溫隔熱屋面(架空隔熱屋面、蓄水屋面、種植屋面等) 。一般而言,屋面的傳熱系數要優于外墻的傳熱系數,并且可依屋面的形式選用不同的保溫材料。現在高效保溫材料已經開始應用于屋面。
2.4遮陽設計
外遮陽是最有效的遮陽設施,它直接將80%的太陽輻射熱量遮擋于室外,有效地降低了空調負荷,節約了能量。在窗戶合適部位加設遮陽擋板,可以巧妙地遮蔽夏季入射角度很大的強烈陽光,而在冬季,由于太陽入射角度的降低,陽光又可以入射到室內,從而吸收熱量,降低室內的熱負荷。
2.5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實現能源多元化,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和生物能。
2.6建筑綠化
綠色植物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希望與自然界接觸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同時植物還可以起到遮擋太陽直射光,降低環境溫度,減少空調的消耗,從而達到環保的作用。
2.7其他
合理的空間設計是在充分滿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豎向分隔) ,以改善室內保溫、通風、采光等微氣候條件,達到節能目的。合理選用建筑節能材料也是建筑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健康、高效、經濟、節能的原則。
3. 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
3.1 “綠色建筑設計”深入人心
建筑行業會將“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設計以及施工的全部過程, 建筑中的每一個環節將圍繞“綠色建筑”的理念進行研究、實踐。
3. 2 發展新型“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是指建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降低能源和物質的投入以及廢物、污染物的排放,在制造的過程中,回收副產物,重新利用,降低環境的污染。這將加快我國“綠色建材”的發展及推廣速度,也將有利于綠色建筑的大力發展。
3. 3 綠色建筑的節能
在綠色建筑的體系中有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法則和適宜性技術等多種構成的元素相互的作用、相互的影響、相互的制約而形成了綜合的體系。綠色建筑群體和傳統的建筑群體本質上的區別是:綠色建筑不再局限于建造業以前時空的限制了,獨立的考慮自身的發展。二十建立在發展和環境相互的協調和配合的基礎上的,以生態系統俗稱的就是大自然和人類本身的一個良性的循環為基本的原則,建立一個讓大自然環境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綠色建筑主要是考慮了決策的方面、設計的思路、施工的要求、人們的使用情況、自身的嚴格管理一個系列的全過程,在一定的區域范圍之內呢結合自然地環境,當地的自然資源,發展經濟的情況和社會發展的現狀建立起來的。為什么說綠色建筑是一個發展的必然趨勢呢,主要是在資源上邊,資源主要分成幾中類型,一種是不可耗盡的資源,由于地球生物圈的系統封閉的特點,這種資源的總量并不會減少,但是如果受到一些有害影響的情況,則可能就出現不適合生物生存的現象了。還有是可替代和可維持的資源,它主要是水資源和動植物,還有就是不替代的資源,包括礦物、土壤、土地和自然景觀。不可替代的顧名思義就是沒有了就不可能在出現了,所以為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所以必須要節省能源。綠色建筑主要是一種新的生態意識,即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有發展經濟。這種概念讓人們又看到自己是自然生物圈中的一個部分了。
3.4 實施行業的“綠色過程”
即強調“綠色施工”,實施“綠色竣工驗收”,制定“綠色技術標準”、“綠色實施細則”等,每一個環節都要環保、節能。才能充分盡到節能節地、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歷史責任,不斷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綠色建筑”。綠色建筑不僅為我們提供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活動的空間,同時也實現高效率地能源利用、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它是實現“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諧統一的重要途徑,也是當今世界建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共識和方向。
4. 結束語
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可歸納為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與自然環境親和,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推廣綠色建筑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探討了綠色建筑的設計。
【綠色建筑設計發展的研究】相關文章:
綠色物流管理的發展對策研究論文07-04
傳統文化符號建筑設計研究論文07-04
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的發展研究論文07-04
新型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預算研究06-18
節能降碳綠色發展活總結范文(精選29篇)12-01
關于發展綠色食品情況的調查報告03-17
電子技術發展及應用研究論文07-03
內訓很好的研究課題 職業發展規劃07-10
華為重慶研究所發展怎么樣?07-11
企業政工工作與企業管理發展研究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