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分析記錄
記錄指把所見所聞通過一定的手段保留下來,并作為信息傳遞開去。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幼兒觀察分析記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現
觀察記錄
我班學生史晶早晨便來到教室很興奮地拿出一本《藍精靈》從第一頁開始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了六頁后,她開始皺眉頭,然后拿著書去找周琦說:“周琦能給我講一講嗎?我看了幾頁后面看不懂了。” 周琦把自己的玩具收了,來給史晶一頁頁的講起來,兩個人邊講邊交談:整個活動時間她倆一直都在看這本書。不時有幼兒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翻看這本圖書。
分析
我班根據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進行了“家中閱讀合作行動”。
在家里幼兒能更加熟悉故事內容,爸爸媽媽已經給他們講了很多遍,來到幼兒園,幼兒自己就成為了伙伴們的小老師,為大家講述,幫助大家閱讀,這對于幼兒及全體幼兒都會有很大收益。在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熟悉的故事情節仍然是他們主動閱讀的前提與契機。
措施
1.教師還應有重點的選擇圖書為幼兒講述使幼兒了解圖書內容。
2.鼓勵幼兒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兒講述。
3.與家長溝通配合將這種好的方法堅持下來。
反思
筆者認為,當今社會,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基本途徑,閱讀能力已經成為21世紀成功者、領導者的核心能力。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對于年幼的幼兒來說,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只要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算是閱讀。凡幼兒親身體驗的內容,都可以轉化成閱讀材料,可以在各領域活動中豐富、延伸幼兒的語言、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閱讀能力和多元智能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筆者認為, 閱讀能夠很好的加速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閱讀學習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是緊密相連的。凡是幼兒視野所及的內容、親身體驗的內容,都可以轉化成閱讀材料,可以在各領域活動中豐富、延伸幼兒的語言、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在幼兒園開展閱讀的拓展活動,旨在增進刺激性的生活體驗,通過其豐富性的拓展活動為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和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
我期望通過幼兒生活中開展閱讀活動,將閱讀能力的培養和其他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幫助幼兒打通經驗通道,激發閱讀興趣,使幼兒由個體閱讀經驗建構到社會經驗共建,產生經驗連接點,使幼兒會遷移、運用閱讀經驗。能夠在拓展活動中大膽表現,促使多元智能的提高。
閱讀活動的思考和體會
1.閱讀無處不在,促進了整體發展。將“閱讀”融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之中。閱讀活動和其他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有的作為導入閱讀,有的作為結束交流分享,有的作為活動中間提示回答,也有的在活動前后呼應,給幼兒很多遐想的空間。閱讀活動不僅包括正規的學習活動,也包括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的非正規的學習活動,可以說閱讀無處不在,滲透在一日活動之中,也滲透在每個人的心中,閱讀已經變成每個人自覺的行為習慣。
2.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因為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而從小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培養,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為以后的正式閱讀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將閱讀拓展作為幼兒園的特色課程,和基礎課程相結合,在基礎課程的基礎上構建主題式的拓展系列,注重幼兒的主動表現。這種主題式的拓展活動能讓教師們積累綜合、整體思考幼兒教育的經驗,促進了課程園本化的發展。
進一步的思考: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也有幼兒之間的能力差異。怎樣讓幼兒們在活動中更加的主動,讓每一個幼兒都自信“我真棒!”?怎樣讓生生互動、讓幼兒在自己的優勢才能上發揮教師般的作用?怎樣減少或彌補幼兒間的差距?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思索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相信在幼兒生活中開展閱讀拓展活動是能夠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的。當今社會“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大教育觀告訴我們,幼兒的發展需要多方努力,共同作力于幼兒教育,會事半功倍。至今為止的閱讀,家庭方面仍屬于應用型閱讀活動,怎樣挖掘家庭的資源、發揮家長潛力,促使家庭也向拓展型閱讀發展,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幼兒觀察分析記錄】相關文章:
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06-08
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11-01
中班觀察記錄幼兒個案記錄與分析03-27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與分析03-22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分析06-23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10-12
幼兒插嘴情況觀察記錄與分析03-17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與分析篇03-31
全體幼兒觀察記錄與反思分析06-24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