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電影發展策略探究
1引言
如今,從北京電影學院至全國各地開設影視類專業的高校中,有關電影產業、新技術的研究己經成為顯學而備受關注。而我們的電影表演教學,卻始終埋頭于教育教學過程本身,而忽視了電影表演教育作為整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價值和責任;忽視了電影表演教學在面向社會人才需求方面而應有的適時變革。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此,筆者提出大表演教育觀的概念。大表演教育觀,并非有意夸大和美化電影表演教育的作用,而是認為,表演教學應該從傳統的課堂走出去,迎接市場和新技術的挑戰。
2中國電影發展策略.
不同院校、不同層次的辦學機構,更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將辦學理念和課程設置方式的思路打開,將畢業生的就業定位多元化,以適應當今社會十分激烈的就業形式和當今電影業瞬息萬變的產業環境。電影表演教育,不應僅著眼于傳統意義上表演技藝方面的訓練,而應以電影、戲劇表演教育為核心,輻射開展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專業教育。一方面,就適應電影制作規律本身而言,大電影表演教育是指電影表演教育教學應不只停留在現有的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而著眼于更寬泛的電影教育本體,來重新理解和認識和電影表演教育,并對學生進行職業化的訓練。
如試鏡的技巧、如何向導演和劇組推銷自己,如何試鏡,如何適應攝制組生活,如何與不同的制作部門百奸如合作,尤其是在與不同導演的合作中,如何合理并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優勢。另一方面,電影表演訓練也應緊隨電影科技的發展開展相應的技能訓練,適應數字技術和高科技影片的攝制要求。再者,由于表演教育教學較強的專業性,使其與產業、與先進的數字電影技術等諸多問題在跨學科的研究方面嚴重不足。因而,加強跨學科研究,關注電影表演的評論和批評,促進表演教育理論的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
縱觀世界電影發展史,每一次電影技術的革新,都會對電影表演的藝術創作產生根本性的重大影響。電影誕生之初,沒有任何經驗的電影人從傳統的民族藝術形式中汲取和借鑒表演規律,并在電影發展最初的幾十年里,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總結,逐漸形成了極為精湛的默片電影表演方式,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然而默片表演藝術家們所總結和探索的表演藝術規律,卻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而功虧一等。
3結語
聲畫結合的表演藝術更加接近生活的本真,無聲片中略顯夸張的形體動作,無聲電影演員可能并不動聽的聲音,過多的語言對白,都使得最初的有聲電影表演糟糕而混亂,成為當時很多評論家眼中的表演藝術的一次根本性的倒退。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的、生活化的電影表演風格逐漸形成,并最終走向多元。而之后彩色影片的誕生、立體聲、同期錄音、服裝、化妝與道具技術的同步提高、寬銀幕放映系統,發展至今天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3D電影、巨幕電影,甚至全感官的4D電影每一次電影技術的躍進都對當事時電影表演提出了更高、更嚴峻的要求。人類近百年的科技發展,是呈加速度前進的。表現在電影技術手段的升級同樣是日新月異。對于表演創作而言,新技術的發展,無疑使大銀幕上的特寫鏡頭越來越細膩乃至纖毫畢現。演員的表情務必精準,容不得半絲游移,形體動作的表演招式更加多樣,快節奏影片拍攝,舞蹈化、武術化的形體表演風格出現在大制作影片中己成常態。
【中國電影發展策略探究】相關文章:
對我國快遞行業發展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07-01
職業發展的策略07-04
職業發展的推銷策略07-04
電影隱性廣告的雙贏策略探究的論文07-02
小學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與探究12-13
探究舞蹈教學實效性提升的策略06-26
探究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與改進策略07-03
關于活動與探究課的教學案例與策略07-03
幼兒園數學教學策略探究07-03
探析港口物流發展策略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