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摩中學物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
應工作室的要求,于4月12日-13日觀摩了本次教學大賽,13位青年教師展示了風格各異的課堂教學。有的選手極具觀賞性,特別是“道具”讓人眼花繚亂,課堂成了舞臺,令人贊嘆,有的少年老成,有板有眼,面面俱到。由于個人喜好,我更注重細節與創新。
我就《大氣壓強》這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內功修煉
對教材的熟悉,對課標的理解,能從簡單的物理現象揭示學生所不知的精彩,這是一個優秀物理教師必須具備的內功。《大氣壓強》是課標中的一個三級主題,要求“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單單從知識層面本節課要求難度不高,教材安排也是按照學生認知邏輯從“大氣壓的存在”到“大氣壓的測量”再到“大氣壓的應用”。我認為難度應該是“大氣壓的應用”。三位老師也許是比賽的原因,面面俱到,各種演示、各種探究,本人認為只需確定重難點,選擇突破口即可。實驗貴在精妙而不是多,一個經典的“覆杯實驗”即可貫穿全課,設疑、導入、展開、釋疑、延伸,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二、課程資源
本次大賽,教師應用資源相當豐富,可謂登峰造極,各種教具讓人眼花繚亂,令人欣喜,但還是存在一些瑕疵,不注重課堂生成的資源,例如“覆杯實驗”的失敗,教師并沒有好好利用,甚至沒能解釋清楚。
三、課堂管理
實驗貴在精妙而不是多,剛才已經提到這一點,學生桌面上有許多實驗器材,學生的專注力很容易被轉移,好多學生都自己在擺弄,這也是我們物理教師面對的一個問題,需要教師的課堂管理,同時還得靠學生的自制力。否則效果恰得其反,玩得轟轟烈烈,課后啥都不知道。
四、科學素養
我個人認為眼花繚亂繁多的實驗,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構建,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有限,例如“覆杯實驗”,學生會產生疑問“為什么?”,知道了大氣壓就會有疑問“特點?”,了解了特點就會想“多大?”,“怎么算?”,“不用水可以嗎?”,“既然大氣壓存在,為什么沒有感覺?”,“生活中應用大氣壓嗎?”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會發現學生的問題就是學生思維的構建過程,優秀的學生會將這些問題聯系成一部影片,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能是片段。如果我們人為過多地參與,會導致更多的片段出現。
【觀摩中學物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相關文章:
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07-03
月光啟蒙課堂教學觀摩07-03
《觀摩識字3》課堂教學實錄后的思考07-04
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07-02
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心得體會05-30
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心得范文:不同的語文味07-03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觀摩心得范文07-03
青年教師主題班會觀摩學習心得07-03
統編本教材課堂教學觀摩的心得體會07-10
小學青年教師大賽活動方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