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幸福感的提升》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職業幸福感的提升》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近期,我讀完《職業幸福感的提升》這本書頗感良多,在大部分人看來,財務人員是受人羨慕的工作,穩定并且永遠不會失業,獲得這份職業應該非常幸福吧!那我們真的幸福嗎?
“職業幸福感”是當下一個比較流行的詞語,成為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追求,也成為許多主管部門的人性化亮點。從事財務工作多年,我其實也不止一次問過自己是否擁有職業幸福感。遺憾的是,至今為止我都無法作出回答。在我們眼中,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應該是十分幸福的,但被央視記者追問:“你幸福嗎?”,這位作家卻說:“我不知道,我從來不考慮這個問題。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嗎?”
換個角度思考:幸福感,是什么?這個問題我難以用語言表達,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有人覺得有100元就很幸福,有人有100萬還覺得一無所有;不過有一點我敢確定的是,職業幸福感肯定不是每個職工都能夠獲得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一個關于“走路”的故事:甲優哉游哉,毫無方向,剛開始倒是感覺新鮮,但時間長了,不僅一無所獲,而且感覺乏味、無趣;乙走了若干天之后,越走越慢,越走越不想走,因為他發現自己似乎方向錯了;丙在出發前確認了自己的方向,但是走了好長時間,離終點仍是遙不可及,沮喪至極;丁每到一個路口總會徘徊半天,何去何從相當糾結,結果浪費了很多時間;戊的方向沒有錯,也到達了終點,但是發現自己所得到的并非自己一開始所追求的,也是倍感失望。
五個“路人”的遭遇其實也正是員工缺乏職業感的五種情形:得過且過型,沒有追求,沒有奮斗,很難不勞而獲;升山采珠型,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只能勞而無獲;不切實際型,躊躇滿志,定位過高,終究進退兩難;三心二意型,猶豫不決,顧忌太多,最終事倍功半;得非所愿型,造化弄人,事與愿違,人算不如天算。讀后感·人生沒有完美的職業規劃,“路人”的遭遇其實我們均有可能走過或還在“走路”過程中,有些人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獨有的幸福感,但有些人還在十字路口迷茫著。
缺失職業幸福的因素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每個人的外部因素(如人際關系、家庭關系、社會環境等)均不相同,要想脫離現狀,那就改變能改變的,直面不能改變的。外因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我們要通過“修煉內功(品質、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打造自己的職業幸福感。有時想想,還是佩服那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人,能夠及早地離開,說不定會收獲另一種人生。不過,這對更多的人來說卻并不現實,畢竟,職業可能是最初的夢想,可能是生存的飯碗,可能是發展的平臺,盡管艱難,仍須堅持。因此,在堅持中,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具有主人翁精神,勤于思、敏于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以此為導向,做最好的自己,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盡量做好,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努力做好,更重要的,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并把職業幸福正能量傳遞出去。
【《職業幸福感的提升》讀后感】相關文章:
提升職業幸福感的建議06-28
怎樣用職業規劃提升員工幸福感07-12
職業生涯規劃如何提升員工幸福感06-30
職業的幸福感06-28
如何提升職場幸福感07-02
提升職場幸福感的方法07-01
談談職業幸福感隨筆06-21
如何獲得職業幸福感06-23
夫妻間提升幸福感受辦法12-14
職業能力如何提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