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微笑教學設計(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笑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會認字,掌握會寫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中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會用“小心翼翼、驚奇”造句。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句子中重點詞語的作用。
2、引導學生體會空姐最真誠的歉意,教育學生學會理解,學會寬容。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破題,板書課題:19、微笑
2、全班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二、自學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
提示注意“旅”的右邊部分,和“氏”區別。
2、指名讀生字,注意生字的發音問題。
3、全班齊讀生字。
4、形近字組詞。
項()功()糟()遭()蔬()疏()諒()涼()
償()嘗()委()萎()旅()族()趟()淌()
5、出示文中的詞語,指定小組讀詞語。
6、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各個小組在小組內先相互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代表準備發言。
第一段:(1—4)由于空姐的一時疏忽,造成了乘客的不滿。
第二段:(5—7)臨到目的地,乘客還是不肯原諒那位空姐,空姐依然微笑著將留言本交給了那位乘客。
第三段:(8)由于空姐的微笑,讓乘客最終決定將投訴信改寫成表揚信。
四、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1、思考:課文寫另外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
2、你讀了這篇課文,知道文中故事的大概內容,你想到了什么?
五、小結
這位空姐以她高質量的服務,以的微笑化解了乘客的不滿,同時也彌補了自己的疏忽,她為我們全體同學做出了榜樣。
六、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第一~三段;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全班齊讀第一段。
2、你讀懂了什么?(小組內先互相交流,互相糾正)
3、什么是“疏忽”?(一時間忘記了,沒有注意)
5、空姐的一時疏忽造成了什么后果,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找出具體的語句來說明。
6、過渡:空姐一時的大意,延誤了乘客的吃藥時間,給旅客帶來了不便,因此乘客不肯原諒那位空姐。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5—7)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請你們找出旅行期間空姐是怎樣對待乘客的句子。
3、全班一起朗讀,并體會感情。(抓住“特意”“微笑”“委屈”“禮貌”“真誠”等詞語進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當乘客要寫投訴信的時候,空姐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乘客聽完有什么反應呢?為什么?他的臉色有什么變化?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其余同學思考:乘客寫了些什么呢?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2、教師出示信的內容,全班一起朗讀。
你知道乘客改變態度的原因是什么嗎?(因為乘客在空姐的微笑中,感受到了空姐那真誠的歉意,這微笑深深地打動了乘客,這種高質量的服務讓那位乘客很滿意)
五、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今后如果你一時疏忽做錯了事情,你該怎么辦?
六、作業:
1、用“小心翼翼、驚奇”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寫一寫,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微笑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或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知道“鋼琴之王”的幾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3、能夠抓住最打動自己的地方寫出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懂得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應當給予誠摯的幫助,會幫困境中的人擺脫困境。
教學重點:
知道“鋼琴之王”的幾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學難點:
能抓住最打動自己的地方寫出感受。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切入,抓住重點。
1、齊讀課題,“鋼琴之王”指的是誰?(李斯特)
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哪些四字詞語可以說明李斯特被稱為“鋼琴之王”?
(極其嫻熟、爐火純青、如詩如畫、如癡如醉)
2、課文幾次描寫了“鋼琴之王”的微笑?(3次)
快速找到這三次微笑,并讀一讀。
第一次微笑
“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著說,“聽說我的一位學生住在這兒,明天就要舉辦鋼琴演奏會,我想這人肯定就是您了。”
第二次微笑
“你也會彈得同樣好。”李斯特微笑著說。“你瞧,我剛給你上了一節練習課,現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說你是李斯特的學生了。”
第三次微笑
他微笑著說:“祝賀你演出成功。姑娘,你是我所有的學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沒有通知老師一聲,就加入了我的學生的行列。”
二、深入閱讀,理解“微笑”。
(一)體會第一次微笑(出示第四自然段)
“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著說,“聽說我的一位學生住在這兒,明天就要舉辦鋼琴演奏會,我想這人肯定就是您了。”
默讀課文2——5自然段,想想第一次李斯特是在什么情況下微笑的?他為什么微笑?
1、引導:李斯特是在什么情況下微笑的?
(知道有人冒充自己的學生,并且找到了這個冒牌的學生。)
2、當李斯特知道這個姑娘冒充自己的學生在這里舉辦鋼琴演奏會時,為什么沒有發脾氣,反而微笑?
(先了解情況再下結論,做事講究有理有據,不因自己是名人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大發雷霆。這是一個和藹可親、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3、姑娘當時的表現和感受又是怎樣的?
出示第五自然段。
聽完李斯特的話,姑娘的臉刷地一下紅了,羞愧的淚水奪眶而出。
A、抓住“臉刷地一下紅”“羞愧的淚水”談體會。
B、姑娘為什么臉紅、流淚,她可能在想什么?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去想姑娘的身世,處境,面對李斯特找上門的那種矛盾復雜的心情,以及李斯特和藹可親對他的感染。
4、面對李斯特那和藹可親的微笑,姑娘想了很多,內心也很復雜,請讀讀3——5段,用我們的朗讀來表現她此時的心情吧!
填空:在調查誰冒充自己的學生的情況下,李斯特寬容的微笑,使我們認識到他是一個善良大度的人。
過渡:李斯特寬容的微笑,讓這個姑娘向他說出了自己的難處,講明了冒充的原因。這時的李斯特依然是微笑著面對這位小姑娘。(出示第十二自然段)
(二)體會第二次微笑
“你也會彈得同樣好。”李斯特微笑著說,“你瞧,我剛給你上了一節練習課,現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說你是李斯特的學生了。”
1、回憶:第一次微笑我們是怎么學習的?
(李斯特是在什么情況下微笑的?他為什么微笑?姑娘當時的表現和感受又是怎樣的?)
2、默讀課文7-16自然段,想想李斯特這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微笑的?他為什么微笑?姑娘當時的表現和感受又是怎樣的?(自學畫批)
(1)引導:李斯特是在什么情況下微笑的?
學生讀第七自然段,根據小姑娘的身世談自己的體會。
(2)他為什么微笑?
(很同情她,想給她鼓勵、幫助她。)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片刻,說:“來吧,姑娘,把剛才彈的那支曲子繼續彈下去,讓我聽一下。”
1、沉吟什么意思?(遇到復雜或疑難的事)遲疑不決,低聲自語。
2、李斯特沉吟了片刻,他可能在想些什么?試著填一填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了片刻,心想……,于是說:“來吧,姑娘,把剛才彈得那支曲子繼續彈下去,讓我聽一下。”
(3)李斯特到底是怎樣幫助小姑娘的呢?再讀這部分,按照順序說一說。
出示第10自然段
“還不錯,但是要注意控制節奏,再有就是手指的力度要盡可能地均勻一些。”說著,李斯特坐到了鋼琴前邊,以極其嫻熟的手法把姑娘剛才彈奏的曲子又重新彈奏了一遍。
過渡:他還怎樣幫助了小姑娘呢?
出示第12自然段
“你也會彈得同樣好。”李斯特微笑著說,“你瞧,我剛給你上了一節練習課,現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說你是李斯特的學生了。”
(不但親自示范指導,還要收她為徒。)
過渡:李斯特不但對小姑娘加以指點,充分鼓勵,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驚喜等著小姑娘,那是什么?
出示14自然段
“怎么?不想要我這個老師嗎?”李斯特打趣地說,“明天,我準備和你一起登臺演出,來個師生同臺獻藝,怎么樣?”
(不但收她為徒,還要和她同臺演出。)
(出示李斯特對小姑娘的三次幫助的語句)讀一讀,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李斯特從聽小姑娘彈琴,到收她為徒,最后還要和她同臺演出,看出李斯特真心幫助小姑娘。
用“不但……而且……甚至……”說出李斯特對小姑娘幫助的過程。
3、姑娘當時的表現和感受又是怎樣的?(結合上下文體會)
姑娘激動地握著李斯特的'手,眼淚又流了下來。所不同的是,這次流的是感動的淚水。
(1)小姑娘又一次落淚了,這次落淚和前面的那次落淚有什么不同?
(前:羞愧的淚水,現:感動的淚水)
(2)小姑娘為什么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3)這時的李斯特除了善良大度,你還感受到他什么?(熱情助人)
(4)朗讀課文10-16自然段,感受李斯特微笑的魅力。
填空:在了解到姑娘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要多掙些錢才冒充自己的學生的情況下,李斯特鼓勵的微笑,使我們認識到他是一個熱情助人的人。
過渡:一次偶然的相遇,成就了一場成功的演出,演出成功后李斯特的微笑又代表著什么呢?
(三)體會第三次微笑(出示第二十一自然段)
他微笑著說:“祝賀你演出成功。姑娘,你是我所有的學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沒有通知老師一聲,就加入了我的學生的行列。”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他微笑為的是什么?(為小姑娘成功舉辦演奏會而高興)
(2)再讀一讀這句話,從他的微笑中你還體會到什么?
可以抓“居然”這個詞來說。(也有善意的批評)
(四)感悟真諦。
是啊,在李斯特“微笑”的鼓勵下,這位姑娘的演出最終獲得了成功。這位姑娘也說出了一段發自他內心的耐人尋味的話語
出示: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點滴的幫助,對身處困境的人來說也如黃金般珍貴。這種幫助,足以使人銘記終身。
1、輕聲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2、“黃金般珍貴”指的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討論。
結合課文或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3、你怎樣理解點滴的幫助?與“黃金般珍貴”對比著說一說。
4、李斯特對小姑娘的幫助僅僅是點滴的幫助嗎?
5、所以用了“如果……即使……也”兩個關聯詞,這兩個關聯詞是什么關系的?(假設)。
6、為什么用兩個假設關聯詞?
(想要強調即使只有點滴的幫助,對身處困境的人來說也如黃金般珍貴。何況是李斯特如此真誠的幫助呢,對姑娘來說就更為珍貴和重要了。)
7、此時此刻,你認為李斯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結合課文對李斯特全新的認知。
8、朗讀這句話。
三、回歸整體,強化主題。
1、課文學到這,我們齊讀課題,說說課文為什么以《“鋼琴之王”的微笑》為題,除了開始說的技藝高超,還有別的意思嗎?
(品德高尚)
板書:德藝雙馨
總結全文:李斯特的微笑感染了我們大家,她對小姑娘那如黃金般珍貴的幫助,也足以讓我們銘記終生。
2、拓展閱讀。
出示拓展閱讀資料,自己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微笑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簡潔自然純樸真實的語言,字里行間,意蘊幽長。通過生活中最簡單的一個表情微笑,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整個社會大家庭更加和諧。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人性的呼喚。
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了解生字,正確讀逝、隆、頓、轉瞬即逝、善良淳厚這幾個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3、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錄音帶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微笑
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
時間很短,留下美好回憶
無論窮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請別人用微笑表示寬厚
發出倡議永遠微笑吧
教學活動設計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錄音帶《歌聲與微笑》。
2、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教師播放錄音,提要求:
(1)本文為什么以《微笑》為主題?
(2)課文中幾次提到微笑?
2、檢查課后生字、詞語
特別提示形近字:逝與浙隆與窿頓與噸
(二)再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詩人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你是怎樣理解?
2、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談自己的看法。
3、教師指導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相似的關鍵語句,啟發學生聯系實際談對文中詩人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的理解?
4、文章前五個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美好與幸福,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時一個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筆鋒一轉,提示我們我忘記對你微笑,你能否給我一個微笑?這應該是本文中的經典,告誡我們彼此之間要相互理解,和諧相處。
三、拓展延伸,暢所欲言
1、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曾感激的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
2、學生聯系實際談經歷。
3、學生把談到的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寫下來。
作業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感受微笑的重要意義,并隨時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微笑
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
時間很短,留下美好回憶
無論窮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請別人用微笑表示寬厚
發出倡議永遠微笑吧
【微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微笑的教程設計06-22
微笑著承受一切語文教學設計07-04
微笑設計師作文1000字07-03
《微笑》課文教學總結06-29
我的教學故事:含淚的微笑10-21
我的教學故事:含淚的微笑08-05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教學設計09-05
an教學設計06-13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