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保險的“五先五后”原則
怎樣買保險才能夠讓自己不至于以后懊悔萬分呢?如何選擇保險才能夠把該防范的風險都防范了呢?下面的五個原則能夠給消費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原則。
1
先滿足保障需求,后考慮投資需求
人身保險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抵御人生三大風險:意外、疾病和養老。因此最本源的險種基本可以概括為:人壽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重大疾病險)以及養老險。之后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分紅險、投連險、萬能險這一類投資型險種紛紛出現,極大豐富了保險市場,使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眾多消費者選擇險種的過程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往往對投資型險種情有獨鐘,常常選擇的是“高收益,高回報”的險種,而忽視保險最原始的保障功能。意外險和健康險等最具有保障意義的險種,由于是消費性險種,保費一去不復返,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于是,不少消費者花了錢投保返還型或者投資型險種,但當風險來臨時,卻發現保險“不管用”。一味追求保險的投資收益,猶如空中樓閣。這也是一些投保人遭遇風險時才發現保險不“保險”的根源。
意外、疾病是人生中最難預知和管控的風險,保險的保障意義很大程度就體現在這兩類保險上。所以投保人在經濟狀況一般的情況下,應先滿足意外、疾病類保障需求。倘若經濟實力允許,也可一并考慮其他險種。
2
先保家長,后保小孩
很多人想到買保險,往往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孩子是家庭中的最大希望,他們身上寄托著父母無限的愛與責任。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利用保險手段給孩子制定一個周全的保障、教育、儲蓄計劃。可能一些家長最關心哪類保險最適合,什么年齡階段選什么保險之類的問題,而忽略了一條必要的條件:給孩子交保費的自己。
“重孩子輕大人”是很多家庭買保險的誤區。家長為孩子投保的最終目的是增加孩子的保障。而對孩子來說,最大的保障來自于父母,即便沒有保險,出現了問題還有家長來想辦法解決。但是如果是孩子所依賴的父母出了意外,沒有任何經濟能力的孩子才是真的失去最基礎的保障。可見,家長發生意外對家庭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是嚴重的。
3
先滿足保額需求,后考慮保費支出
如果你在投保時,保險代理人告訴你:買保險要關心保額,不要關心保費。投保人聽說“買保險不要關心保費?”有點聽不懂。
其實很簡單,保額比保費更重要。保額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和需求分析可以得出,作為必要的保障額度,購買的太少顯得保額不夠、購買的太多影響你的財務結構。
而保費則可以根據投保人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不同的人身階段、不同的財務狀況、不同的職業類別,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方式來安排你的保費支出。比如消費型產品(保費低)與返還型產品(保費高)的選擇、保費繳納期限長(年度繳費低)短(年度繳費高)的選擇,通過合理組合均可以達到你所需的保額。所以在購買保險之前,總是先確定保額,再安排保費。
4
先滿足保險規劃,后考慮保險產品
保險代理人銷售的步驟應該是:
望聞問切信息收集。了解客戶的年齡、職業、贍養人口、收入與負債、未來財務需求、資產分配、目前已有的保障等信息。
把脈診斷風險評估。應根據客戶的資料,分析客戶需求,包括保險產品的需求、未來財務安排的需求、家庭計劃的安排等,這樣才能精確地找到其風險所在。
開具處方提供解決方案。根據客戶的財務需求以及潛在需求,使用保險產品組合方案,來實現客戶的理財目標,需要告知客戶:為什么要有這樣的方案,為什么適合這樣的方案,其注意事項又在哪里,年度檢視和調整方案的必要性以及方案執行前后的禁忌事項等。
回過頭來,消費者在考慮保險規劃時,不要僅僅停留在比較保險產品上,而是要考量保險規劃的整體性、前瞻性。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上述步驟,來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5
先滿足人身保險,后考慮財產保險
現實生活中,有車族100%的會為自己的愛車投保車險,卻忽略為自身投保人身保險;也有很多企業主會為企業投保財產保險,而不為自己投保人身保險。這實際上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問題。
人是創造財富者,沒有人的保全,也就沒有財富的積累。消費者在考慮買保險時,一定要分清主次,人的保障比財富的保障始終更重要,處理好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的關系,則滿盤皆贏;否則,全盤皆輸。
【保險的“五先五后”原則】相關文章:
先抑后揚的作文02-18
先抑后揚的作文范文03-22
企業營銷策劃的五個原則04-29
「職場法則」“先少后多”的吃飯秘訣07-11
先學后教的心得體會11-11
先學后教心得體會11-09
先抑后揚寫人的初中作文03-22
先抑后揚的寫人作文范文03-22
我的老師先抑后揚作文03-22
保險的實習報告五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