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查方法主要以選擇題為主,知識儲備和答題技巧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小編收集了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歡迎閱讀。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1
一、基本題型
(一)識記型
例如:在近代中國社會的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C.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D.反動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二)理解型
1、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型
例如:時間都去哪了?我們通常感到時間不斷的流逝,和空間一樣,時間是不會流逝的。其實,不管人們有何感覺,意識的內容都是( )。
A.主觀意志的產物 B.客觀精神的產物
C.人腦機能決定的' D.客觀存在的反映
2、串聯知識點的理解型
例如:下列判斷中能體現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統一的是( )。
A.要命令自然就要服從自然 B.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3、比較知識點理解型
例如:下列用于公文“函”或“請示”的尾語,使用不當的是( )。
A.敬請函復 B.請予支持 C.謹致謝忱 D.酌情批辦
(三)運用型
1、材料類:社會現象、生活現象等
例如:2015年元旦祝詞中,習有這么一段話:“為了做好這些工作,我們各級干部也是蠻拼的。當然沒有人民的支持,我這些工作也是難以做好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結合材料回答10-11題
2、警句類:名人名言
例如: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說:“如果我們過于爽快的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于正確。”這句話告訴我們( )。
3、寓言故事類
例如: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農夫所犯的錯誤是( )。
二、解題步驟
(一)看題干
1、看范圍:
(1)內容范圍:如“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等
例如:“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人民對自己選舉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其依據( )。
(2)時間范圍:如“目前”、“歷史上”、“社會主義”等
例如:“目前”,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方針是( )。
(3)邏輯范圍:如因果關系、區別點、共同點等
例如:( )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
2、看關鍵詞:
(1)范圍關鍵題:如反映了什么哲學原理等
例如:針對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人口結構等方面的問題,我國考試逐步調整完善人口政策,以促進人口長期發展。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哲學依據是( )。
(2)詞性關鍵詞:如“根本”、“主要”、“重點”等等
例如:經濟學家所推崇的“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對較少,中等收入占絕大數的分配結構。我國正采取措施,實施“提低、擴中、調高、打非、保困”的方針,使收入分配朝著“橄欖型”方向發展,這主要是為了促進( )。
(二)看選項
1、辨別本身說法錯誤的選項,直接排除
2、找出本身說法正確,卻與題干無關的干擾選項,再次排除
3、選出正確選項
例如:俗話說:“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這句話的哲學寓意是( )
A.整體包含在部分之中
B.局部性質和意義的體現離不開整體
C.既要統觀全局,又要照顧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答案】B.解析:第一步直接排除A選項,因為A本身說法錯誤,應該是部分包含在整體之中。第二步排除兩個CD兩個本身說法正確而與題干無關的錯誤選項。第三步確定正確答案B項。因為此題主要局部離不開整體。
三、解題方法
(一)直選法
這種一般側重于記憶性的考題,考生可按照題干要求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準確把握直接選出正確答案
例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 )。
A.實踐性 B.科學性 C.階級性 D.革命性
【答案】A.解析:此題屬于記憶性考題,直接選A選項。
(二)排除法
1、排錯
(1)主次顛倒:將概念之間的主次顛倒,改變理論原理的性質
(2)以偏概全:將局部代替全部,將部分代替整體,以一種形式代替所有形式
2、排無:排除無中生有的無關選項
例如:網絡謠言容易造成人們的心里認知混亂,誤導價值倫理、價值觀念,甚至激化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一些地方發生的惡性群體的事件,正是由于有個別人故意起哄造謠,煽動了群眾過激情緒,進而導致矛盾升級,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觀點是( )。
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
B.社會心理可以左右社會發展方向
C.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影響社會發展
D.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答案】D解析:A選項顛倒主次,應該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C選項以偏概全,錯誤的意識也能反映社會存在;B選項屬于無關選項。題干中指的是網絡謠言給社會帶來的不好影響。所以正確答案是D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2
公共基礎知識主觀題答題技巧與方法
公共基礎科目會考察主觀題,主觀題所占分值較少,但是難度較大,也是考生們比較容易丟分的地方,因此考生們一定要仔細分析研究這些答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技巧運用在研究真題的過程中,真正做到熟練掌握,這些技巧是什么呢,專家為考生們揭開神秘面紗。
一、回答分析題的具體要求
政治分析題在選材上大都以現實問題來立意,問題都是直接從試題的材料或情境中直接引出的,而試題的材料或情境,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當年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現實問題。因此,對考生的要求是在對題目設問進行理解的基礎上,對試題的.主題、情境、設問進行綜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試題對應的知識和原理出于何處,進而運用考生自己的邏輯分析能力,有條理地組織語言來回答這些問題。
總之,考生應具備的相關技能包括:①運用有關原理,解釋和論證某種觀點,辨明理論是非。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比較和分析有關社會現象或實際問題。③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或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背景,認識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二、回答分析題的具體步驟
①分析題難度是所有題型中難度最大的,而分析題中最難的是馬克思基本原理。考生平時在復習中,應該多研究和練習一下真題這部分內容,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回答分析題前,首先要看分析題材料后面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一般材料里往往隱含著很多對回答問題有用的信息,只不過比較零碎,需要考生去理解和分析,歸納和總結。
③作答前,最好先在草稿紙上列上盡可能多的`、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的關鍵詞,然后根據這些知識點的關鍵詞,結合題目中的材料在試卷上適當地引申發揮。在這里,專家特別要強調的是,考生在回答分析題時,切忌泛泛而談,盡量做到思路清晰、語言精練、邏輯性強。另外,請大家放心,在回答分析題的時候,可以盡情地羅列出和材料有關的原理來回答,多多益善,分析題是踩點給分,答錯不扣分。
如果考生實在不能準確地運用有關原理來回答,那就要圍繞材料的主題,靈活運用相近的原理和方法對問題加以分析論述。其實也就給廣大考生發揮想象能力拓展了空間,只要是觀點正確、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合乎邏輯的,閱卷人都會酌情給分。
④回答分析題時,務必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比如分析題中有兩個問題,你在答題時就要標上(1)、(2)等符號分別回答每個問題,以此類推。在回答每個問題的時候,千萬記住要分段、分點寫,一般標上“第一、第二、第三……”或“①、②、③……”等“分類性”詞語或符號。
⑤答題時,一定要注意字跡工整,卷面清晰,切勿隨意涂改。如果要涂改只須把自己認為寫錯的劃一兩下就可以了。另外答題的字數要適當多一些,盡量把字寫得稍大一些,爭取把卷面寫滿。
⑥最后特別提醒考生的是,回答每個分析題時,一定要在答題卡指定區域答題,弄錯位置后就追悔莫及了,很多考生都會犯這個錯誤。所以廣大考生們要特別重視這些細節問題,因為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3
①破題要準——找源頭!如:當事人向B法院起訴,法院應如何處理?(源頭:找準管轄法院+法院處理結果)
②答題要全——適當引申,求全,不要漏!當事人的管轄權異議是否成立?(結論:成立/不成立+處理:移送管轄/駁回+救濟:不服上訴)
③結論寫哪?確定,寫前面;不確定,寫后面。(分情況用:如果……那么……)
④如何結合案情?括號替換法【主推,快速便捷】/結合論述法。如:本案為合同糾紛,適用特殊地域管轄,由被告住所地(重慶市渝北區)或合同履行地(接受貨幣一方:成都市金牛區)法院管轄。
⑤法條怎么引用?需翻法條(證據類的.),答案寫規則,最后寫法條號;不翻法條能答對的,剩余時間找+補。
⑥舉證責任、挑錯題:不確定,寫全。
案例分析題很重要,尤其是在主觀題中,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吝嗇我們的做題時間,雖然說客觀題已經做了大量的練習題,但是不同的階段我們的做題方式、做題的策略是不一樣的,一定要靈活運用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4
Ⅰ意義類題型
高考政治“意義”類試題,典型設問有“有何經濟政治意義”“對經濟發展、政治進步有什么影響”,這是每年高考文綜卷必考的題型。根據設問的角度來劃分,一般是具體的設問,即分為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經濟、政治意義。
經濟意義方面答題思路:
一定要遵循從小到大的原則,進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對號入座,否則便會缺漏要點。
從個體的角度組織要點:這里的個體特指勞動者、經營者、消費者、企業等。答案的關鍵詞有:增加就業、增加人民收入、豐富人民生活、提高經濟效益。
從集體的角度組織要點:這里的集體特指企業、產業、農村、城鎮等。答案的'關鍵詞有:加快企業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繁榮農村經濟。
從國家的角度組織要點:這里的國家特指整個社會、國家。答案的關鍵詞有:宏觀調控、資源的優化配置、擴大內需、增加外匯儲備、增加經濟國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科學發展觀。
政治意義方面的答題思路:
政治方面的規律不如經濟方面的明顯,我們要記住一些關鍵詞:保障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國家性質和職能、“-”重要思想的體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建設等。在作答時要抓住主體,對號入座。政治常識中常見的主體有中國共產黨、公民、國家機構、民主黨派等。
用哲學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義:
答這類題,一定要認真審題,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從三個角度去思考:第一,從唯物論角度看,有沒有做到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并且與自然社會保持和諧發展;第二,從辯證法角度去認識,能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推進事件向好的方面發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積極意義和應當吸取的反面教訓(兩點論),第三,再從認識論的角度去說明,事件的推進其實踐意義和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積極意義.當然,還可以從價值觀去回答,點出他的價值觀方面的重大意義。總之,要突出其方法論意義。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5
Ⅱ認識類題型
題型特點:
認識類題型是指題目提供材料,要求考生就背景材料中的現象、事件或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認識的試題。題目的設問一般是以“如何看待”“如何評價”等詞語出現。但有時這類試題在設問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題時仍然是表明自己對材料的看法、認識、態度。
經濟常識的這類題目,在答題時,我們一般將其分為發現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解決問題(怎么做)。
發現問題(是什么):要注意從現象到本質的提示,從內容、內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分析問題(為什么),包括原因、意義兩個部分。解決問題(怎么做),包括對策、措施、方法、建議。
特別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認識類的.問題都要回答以上的三個問題,而應根據具體題目來確定究竟要回答以上的三個問題中的哪幾個,但必須要按以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
哲學常識的這類題目,在答題時應該用矛盾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觀點,既要一分為二,又要分清主次方面。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6
Ⅲ圖表式論述題題型特點:
圖表式論述題一般由“表題、圖表、注釋”三部分組成。設問通常是由2-3個小問組成。常見的設問方式有:(1)表一、表二(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2)表一、表二有何內在聯系?(3)請你談談對表格所反映現象的認識。或根據材料設定其它問題。
命題的特點:
(1)材料是當年國內經濟熱點和經濟常識重點知識的結合。因此我們要熟悉當年的經濟熱點,把它們和經濟常識的基本原理聯系起來。(2)它一般是通過圖表內容的比較來說明一些經濟道理。通過比較來反映事物的變化發展,也反映差距。
解題技巧:
要帶著問題讀材料的思路進行,審題要先審設問,后審材料,這樣可以增強讀材料的目的性。
審設問:
宏觀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一種是并列關系,各小題圍繞中心相對獨立;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基本順序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宏觀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可以避免答案借位。
微觀具體分析設問要求,對每一問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圍、程度、本質、根據設問組織答案。
第一問一般問的是圖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這時要特別注意看清題目問的是“分別反映了”還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答案不僅要寫出圖表反映的表面現象還要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深層次信息的深藏的信息及本質問題。第二問一般是問兩個圖表之間有何內在聯系。一般來說有以下四種情況:原因和結果的關系、一分為二的關系、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前后相繼的關系,以前兩者常見。第三問一般結合材料談認識。根據題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網。此外答題時要注意將材料和課本原理結合起來,避免材料和原理兩張皮。
審圖表:
標題:(表格名稱)圖表的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把握住圖表的標題,聯系圖表內容就不會犯方向性錯誤。同時圖表的標題又對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這是答案的主要來源,對表格內容一定要進行橫比(說明兩者的差距)和縱比(說明變化:增長或者減少)。當然并非所有的圖表題都存在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但所有的圖表題都有對比,都是想通過對比來說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觀點。
圖表題的有些年份有特殊意義,要準確理解。它對于圖表的中心觀點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讀表注(備注)表注使圖表的含義得到全面的表達,往往對答題有較大的影響。解釋性的備注是對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的依據,補充性的備注則是組織答案的來源之一。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7
充分認知高中地理主觀題
高中地理主觀題常見問題
1) 題目問題看不懂
2) 看懂了卻不會答,答非所問
3) 語句不夠簡潔,啰里啰嗦,而且說不到點上(表達能力不夠好,還得多練吶)
主觀題具體分類
主觀題一般分成9類:
意義類:一般意義類題目會這樣提問:“說明在方面的意義”“運用知識(原理),分析對的意義”等。
評價類:設問中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關鍵詞。
判斷類:判斷……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類型等。
描述類: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特點”,“描述……狀況”,“簡述……特征”,“從……等方面歸納……主要特征”等。
過程類:設問形式一般有“描述……的過程”,“描述……的變化過程”,“簡述……的成因”等。
分析類:設問形式有“試分析地理現象的(自然或社會)原因”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措施類:設問中常見設問詞有“措施”“ 治理方法”“ 建議”“發展方向”等。
比較類:比較圖中……和……的差異(不同或異同),分析……和……的共同特點(問題),說明圖示的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等。
區位類:設問形式一般有 “分析……的條件”“分析甲、乙兩地區……區位優勢的共同點”“比較……的區位條件”“評價……的區位條件”等。
解答地理主觀題注意事項
在解答主觀題時,要先看問題,帶著問題讀材料,這樣不僅能很好的從材料中獲取信息,也能節省考試時間。具體方法--審題要慢,入題準確,理清思路,構建答案,看分值答題,做題要快,要點化,序號化和段落化,注意書寫。
1、審題(時間可稍長)回答論述題,關鍵在于審題。
審清材料和題目的設問,就跟語文的作文審題一樣,必須吃透題意,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題目的設問,弄清題目要求回答的中心問題究竟是什么(題目究竟考察課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以免走題,造成答非所問的失誤。
審題時可以首先把該背景材料以及設問的問題分成若干個層次或幾個小問題分別來進行思考。
首先,判斷題型(7種)1.“體現型”2.“反映型” 3.“為什么型”4.“怎么辦型”5.“意義型”6.“認識型”7.“啟示型”(遇見沒見過的題型要轉化為熟悉的題型)其次,理清答題思路,即如何表達。
2、切入點。
主體,客體,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單個原理還是多個原理)進行表達。
3、作答。
作答時要注意把它們分成幾個自然段,以要點化的方式,正確運用學科語言(學科術語),認真工整地書寫(要書寫清楚),將答案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作答(答題)要求:
①要有針對性,即答題思路要正確,要針對題目的設問作答,不要答非所問。
②全面化,答題要點要全面,不要遺漏。
③要有邏輯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說哪句話,后說哪句話。
④要點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數字清楚地標明答題要點,使你的答案一目了然。
⑤要有層次性,要層層分析,大的層次包含哪些小的層次。⑥規范化,包括書寫規范和語言表達規范。書寫規范主要是指書寫認真工整,清楚明白;用語規范是指要正確運用學科語言、學科術語來答題。我們要準確使用書本語言,學科語言(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答題,一般不要使用自己創造的或社會上的語言;語言要簡潔明了準確。
高中地理主觀題20個答題技巧
高中地理主觀題考查形式多樣,考查的知識點也很多,下面為大家整理出高中地理主觀題20個答題技巧,意在幫助大家總結歸納高中地理主觀題的答題規律,幫助大家提升解決高中地理主觀題的能力。
1、某兩地氣候特點比較
(1)氣溫(最低月氣溫,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
(2)降水(降水量總量大小,季節分配情況及雨季長短)
2、某地地形分布特點
描述哪個方位是以什么地形為主即可。
3、判斷地形地勢的依據
(1)等高線的分布
(2)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狀(向心狀即盆地,中間低、四周高,放射狀即山地,中間高、四周低)
4、描述某地的地形特點
(1)以什么地形為主(五大地形)
(2)地勢起伏(相對高度,大、小)
(3)地勢特征(東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5、我國一些地形區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2)云貴高原:崎嶇不平,地無三里平
(3)內蒙古高原:地面坦蕩
(4)黃土高原:支離破碎、千溝萬壑。
(5)橫斷山區:山高谷深,山河相間
6、降水多少的影響因素分析
(1)大氣環流因素——決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風控制區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區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氣、熱帶沙漠氣候區、地中海氣候的夏干;赤道低壓帶控制區降水豐沛;西風帶降水多,信風帶降水少。(要注意風的來向:迎岸風往往多雨;離岸風則少雨)
(2)天氣系統因素——低壓中心和低壓槽部位降水多,高壓中心和高壓脊部位降水少;鋒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貴陽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氣旋過境降水多,如西歐冬季、東北和江南春季;反氣旋過境降水少,如伏旱;臺風過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經區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經區降水少。
(4)海陸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5)地形地勢:暖濕氣流在山脈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焚風效應)。
7、分析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云)。
(3)流水的沖積(堆積或沉積)作用:平原、沖積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島(沖積島)
(4)風力的侵蝕作用:風蝕蘑菇、風蝕洼地、風蝕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風力的沉積作用:沙丘(沙漠)、黃土高原。
(6)冰川的`侵蝕作用:挪威的峽灣(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歐洲的許多湖泊(千湖之國芬蘭的湖泊)。歐洲的地形
(7)地殼斷裂下陷,形成地塹: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陽湖、貝加爾湖、坦葛尼喀湖、死海、臺灣海峽等。
(8)巖層斷裂上升(塊狀山):泰山、廬山、華山等。
(8)板塊相撞:高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等)和高大年輕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溝、地震、太平洋中的島弧。
(10)板塊張裂,地殼下陷:東非大裂谷、紅海、死海、約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遺體堆積而成(珊瑚島):馬爾代夫、南海諸島、太平洋諸多島嶼、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噴發物堆積而成(火山島):夏威夷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層易被侵蝕。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巖層受擠壓,堅實不易被侵蝕。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殼斷裂下陷,流水的沉積作用。
8、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節變化、有無斷流(取決于降水特征、雨水補給、河流面積大小);
(2)含沙量:取決于流域的植被狀況;
(3)結冰期:有無及其長短;
(4)水位:高低、變化特征(取決于河流補給類型、水利工程、湖泊調蓄作用);
(5)汛期(凌汛)
(6)水能資源:與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氣候(降水量的多少,徑流量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有關;
(7)航運價值
9、地理位置分析
絕對位置+相對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洲交界或國界位置
(3)經緯度位置高低中緯熱帶、溫帶、寒帶
(4)海陸位置
(5)相對位置:相鄰地區(國家、經濟發達區);交通位置(重要海峽、鐵路樞紐、港口)
10、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高低(決定因素)。具體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
(2)地形地勢。陰坡、陽坡,海拔高度
(3)海陸位置:距海遠近,大陸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大氣環流和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11、氣溫日較差與年較差規律
(1)氣溫日較差,是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其大小與緯度、季節、天氣情況及地表性質等有關。
①氣溫日較差與緯度的關系:緯度越高,日較差越小。
原因:緯度越高,太陽高度的日變化越小。
②氣溫日較差與天氣的關系:陰天比晴天日較差小。
③氣溫日較差與海陸的關系:沿海比內陸日較差小。
④氣溫日較差與海拔的關系:山頂的氣溫日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區,則海拔越高,日較差越大。
(2)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稱為氣溫年較差,或稱氣溫年振幅。其大小與緯度、海陸分布等因素有關。
①氣溫年較差與緯度的關系:緯度越高,年較差越大。
原因: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越大,晝夜長短的年變化越大,因而氣溫的年較差越大;低緯相反。
②氣溫年較差與海陸的關系:離海越遠,年較差越大。
原因:陸地比海洋的熱容量小,夏季升溫快,溫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溫快,溫度比海洋低,因而氣溫年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響較大,比內陸年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氣溫年較差與我國同緯度平原、盆地比較,氣溫年較差小。這是因為:青藏高原屬于中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氣溫不太高;冬季因緯度低,地勢高,寒冷的冬季風影響弱,氣溫不太低。
④天氣:晴天多的地區氣溫年較差大于陰雨天多的地區,如新疆比同緯度的沿海地區的年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的年較差比裸地的年較差小。
12、風力的影響因素
(1)氣壓梯度力大小
(2)距高壓中心遠近
(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開闊、海面上)
(4)植被多少
(5)地形(山谷口的狹管效應、高原上)
13、河流的水系特征
(1)發源地、長度、入海口;
(2)流向;
(3)流域面積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況;
(6)支流和支流形狀;
(7)有無湖泊溝通
14、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晝長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東非高原等)
(3)天氣狀況(晴天多,太陽輻射豐富)(我國西北地區、中亞、西亞、北非、美國西部內陸、澳大利亞中西部等)
(4)大氣清潔度:城市和鄉村
15、西風帶的風力夏季弱冬季強
因為冬季高低緯度間的溫差大,氣壓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夏季反之。(可用于解釋我國冬季風比夏季風強的原因之一)
16、大陸性氣候的特征
(1)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
(2)降水少,時間分配不均勻;
(3)冬季寒冷,夏季炎熱
17、海洋性氣候特征
(1)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小,冬暖夏涼;
(2)降水豐富且季節分配均勻,年際變化小
18、干濕度影響因素
降水量和蒸發量共同決定
19、霧、霜的影響因素
(1)濕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庫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塵埃(道路邊、市區內、建筑工地、礦區)
20、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1)降水(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反之則雪線高)
舉例:喜瑪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線低;天山北坡雪線低;阿爾卑斯山北坡雪線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線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東坡雪線低等
(2)氣溫(陽坡雪線高、陰坡雪線低;中低緯度雪線高、高緯度雪線低)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8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所有的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四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松神經的好辦法,那么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后全身放松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經驗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
那么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
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里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松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
上課期間還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松一下。
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并不等于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于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后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并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二、學會用心。要自信。選“好題”,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分門別類。
【公共基礎知識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答題技巧11-10
考試答題技巧12-28
病句答題技巧08-29
答題技巧與事項07-15
中考歷史簡答題答題技巧12-10
高考數學答題技巧05-25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02-20
中考語文答題技巧02-29
高考數學答題技巧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