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藝術活動《小精靈的魔法湯》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藝術活動《小精靈的魔法湯》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精靈的魔法湯》是一節音樂欣賞活動。樂曲選自《加速度圓舞曲》中的第一小圓舞曲,是典型的ABA三段體的曲式結構。A段的音樂不斷由弱變強,由慢到快,B段音樂格外輕松活潑,最后回到A段。整首樂曲歡快流暢,有很強的流動感,讓人情不自禁地想翩翩起舞。這種音樂力度、速度產生的變化能帶給孩子愉悅和激情,也能引發孩子情緒的自主表達。
本活動力圖借助圖像符號、肢體律動來幫助孩子對音樂有更直觀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將“小精靈制作魔法湯”為游戲情境貫穿始終,幫助孩子富有興趣地反復傾聽感受,富有創意地表達表現。
活動的過程我我采用了以下幾個步驟:一、欣賞音樂。二、引出樂譜。三、用動作感知樂曲的曲式風格。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多次欣賞音樂,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并能根據音樂的快慢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在開展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特別得開心,每個人注意力也都十分集中,尤其是讓他們變魔法湯的時候,他們因為自己變不出來而失望、好奇,于是就更加認真地學習,做好每一個動作,這種學習的主動性是出自孩子們內心的,絲毫不需要教師的強加,然后很巧妙地給孩子換了道具,最終孩子們就變出來了,一切都很自然,孩子就是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欣賞了這首音樂。
當然,活動過程中葉有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的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變魔法嗎?就有些提問的過多了,由于孩子們對此很有興趣,所以沒有及時的控制好,同樣的整個活動結束后也覺得有些矛盾,就是覺得音樂欣賞采用動作輔助的形式自然能更好被孩子所接受,但如果動作表演的成分重了,是否孩子的關注會從音樂向動作轉移。這中間的分寸拿捏就是比較需要鉆研的。
通過本教學,讓我對音樂欣賞活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音樂欣賞也并非不可攀登,有趣的欣賞形式才是活動的關鍵,給音樂再加點料,我想美味的音樂大餐一定會和吸引孩子的。
【大班藝術活動《小精靈的魔法湯》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藝術活動刷牙反思07-03
大班藝術《海底世界》的活動反思06-27
大班藝術活動教學方案07-03
大班《戲說臉譜》藝術活動反思范文10-19
《味道》大班藝術活動教學設計07-03
大班藝術活動《盤子藝術》04-08
小班藝術活動《合攏放開》教學反思07-04
運動雕塑大班藝術教學活動教案06-26
大班游戲活動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