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車行山里教師手記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車行山里教師手記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于新奇和好玩,我買了一輛折疊式自行車,這次帶著它到了山里。
它小巧,輪子只有我兒子的童車那么大,不過,車身比它要長,而且車的車把和車身中間都可以折疊,將各部分的高度放下之后,折起來只有一把小椅子般大。我輕松地就將它拿上了客車,一直帶到這里。
我喜歡它,是因為它不僅便于攜帶,更可以代步和鍛煉。因為呆在這里沒有什么運動,我就覺得憋得慌,騎上它,我就可以到較遠的地方去見識一下了。而且我知道騎車必然很累,我就可以讓自己舒展舒展筋骨了,雖然可能在別人眼里缺乏現代感,但我自己喜歡、樂此不疲也就可以了,什么時候不想要了還可以帶上車拿回去。
放學后,我很得意地將它展開,搭上栓,扳上扣,拉起桿,將車座和扶把抬得很高,這樣騎起來就沒有矮下去的感覺了,至少我自己會感到跟騎大的自行車沒什么區別。不過,說實在的,我看過別人騎,那些大人騎這車特別扭,感覺搖搖欲墜似的,唯恐這兩個小輪子受不了這么大人的重量,單就拔起的車把和車座就讓人感到似乎中間架空了。現在,柯橋騎這車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它輕便、健身,又防盜(住在高層的可以拿上去),很受歡迎,即使比普通自行車貴上一兩倍也不在乎了。但在這里,我這車可是獨一無二的。
我的計劃是去駱村我同校的在那兒支教的老師那邊,他是教美術的,施華鋒,還有一個柯橋雙梅分校來支教的,周建華。但我估計這樣去也夠嗆,聽說有二十多里山路。別人認為不太可能的,說太累了。我呢,倒想讓自己累一次。
出發了。從越峰分校開始的路很好走,因為是下坡路,車子只踏兩次就一直向下趟,輕松的很,根本不太用騎,斜坡的動力足以讓我一路順風。路上的人不多,只有青山溪水作伴,還騎過一溜一溜的民居。但凡有人看到我騎的車,都止不住回頭或駐足來看,或有話說的表示驚訝,或無話說的,張著好奇的眼睛。“喲,這么小的車子!”“這么滑稽的!”“咦?那人騎的是什么?”“哇,怎么有這樣的自行車的?”“媽媽你看,那是什么車子?”人們議論的大凡如此。
我在下坡時風馳電掣一般,雖然稍捏著剎把,還是可以感覺風在耳邊呼呼作響,輪子飛速旋轉產生“唰唰”的聲音。只二十分鐘時間我就到了山下的竹田頭,對這里的人來說,竹田頭就是鎮上了,是熱鬧所在地。我徑自來到了菜市場,因為聽說駱村那邊交通不便,買菜自然更不便,我就帶一些上去吧。
于是,我把車往旁邊一停,就聽到不少的議論:“怎么這人騎這么小的車子?看上去這么別扭!”“看樣子是小孩騎的車。”有人問我這車是給誰騎的,我答老少咸宜,而且專為大人設計,他們笑了。
買了菜,我就又在眾人矚目的目光中向駱村完小的方向騎去了。那兒我只在送我們來支教的時候到過,具體的路已不記得,只知道方向。一路是柏油馬路,很干凈,也很新,沒有什么高低坎坷。但行到半路,發覺前面的路好陡,有45度的樣子,坡很長,向上是一條嶺,自行車根本騎不上去,于是我只好推行。我在擔心前面會有多少這樣的坡。
讓我高興的是前面全是下坡,再不用費勁地騎了。但更讓我擔心的是那里好多的急轉彎和陡坡,車子不得不捏緊了剎車向下滑,還得留神轉彎,因為旁邊是溪谷。還算順利的是從竹田頭到駱村完小也就二十多分鐘的樣子就到了。因為我下午有兩節空課,我請了假出來的,所以到那里的時候還只有兩點多,他們還在上最后一節課。
在這里見面,而且是同校或同片的教師,我們自然很是親熱高興,到三點五分放學,他們將學生送出六里山路去回來后,我們就一起聊,一起準備起了晚餐。至于期間我們快樂的晚餐自是恨不得時間停止,本來陰晦的天也開出了下午的太陽,山里頓時明朗,感覺不出時間的流逝了。晚餐豐富得很,我們也快樂得很,吃得聊得都很好。
不知不覺中已近傍晚6時,雖然太陽還有余光,但我擔心那路并不好走,而且山里的夜也會來得很快,讓人防不勝防。
我不得不向他們作別,約好下次再敘。因為這里沒有汽車(有的話,我可以將我的車折好拎上去),我又想看看回去要多少時間,我也就踏了起來。這回與剛才相反,來時的下坡全成了上坡,來時的上坡全成了下坡,但到竹田頭時所用的時間跟來時差不多,不過,我也感覺有點累,特別是上坡時只能推著走。
但從竹田頭到越峰分校卻要經過全部的上坡了(誰叫我下來時那么得意呢?),雖然坡沒有駱村的陡,但它長,全是這樣的上坡,我蹬得出了不少汗,脫了兩件衣服,汗還是粘住了背,腿也酸,膝蓋特別累。加上與天公搶時間,我覺得跟以前在師范里跑長跑時那份累似的。
在天黑之前,我回到了宿舍,感到特別爽,腿是累點,但心情很舒坦,人很精神。至于今天的腿發酸,那也是正常現象,我覺得我需要鍛煉。
【車行山里教師手記作文】相關文章:
教師手記作文05-05
山里的孩子作文04-03
教師手記記敘文03-28
幼兒園教師成長手記07-02
歌曲又見山里紅簡譜07-08
家教手記之自我介紹07-11
《采訪周博士手記》教材解讀07-02
家訪手記心得體會11-17
山里的孩子心愛山評課稿06-03
去山里玩的朋友圈文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