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教師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1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里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游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胡子全都燒焦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后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后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后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后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最后,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2、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后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3、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么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4、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5、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答案:
1、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2、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后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后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3、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4、略
5、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后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2
鄉村教師
岳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里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游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講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胡子全都燒焦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后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后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后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后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后,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里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舍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2.①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插敘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
4.一是為小學教師舍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5.聯想到汶川大地震中許許多多感人淚下英雄壯舉……感悟到了“天地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生命的堅強、感悟到了什么叫無私無畏、什么叫舍身忘死;感悟到了什么叫血濃于水、什么叫情情無價;感悟到了什么叫人道主義精神、什么叫國際主義精神……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3
這幾年,拄著雙拐的鄉村教師劉希章感覺日子越來越好了;他的學生覺得,劉老師上課時嗓門越來越大了。
劉希章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宣和鎮丹陽小學的代課教師。1962年出生,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然而,無情的現實并沒有嚇倒這個農民的兒子,劉希章對知識的追求絲毫沒有因為身體的缺憾而退卻。
和正常人一樣,劉希章7歲就進學校讀書。剛開始時,劉希章爬著去上學;稍大一點,家里人做了一副拐杖,他就拄著雙拐去學校。憑著堅強的毅力,這個站不起來的山里娃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初中。當時,村里能讀完初中的同齡人寥寥無幾。
1980年,位于劉希章所在村子的丹陽小學,唯一的老師離開了學校,孩子們面臨失學。劉希章自告奮勇,當起這所村小的老師。從此,他走上了32年的鄉村教師之路。
剛來到丹陽小學時,學校就幾間破校舍,一到雨天,常常是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劉希章帶領全校學生自己動手,用一周時間將校舍翻新、加固,學生們終于可以在干凈、明亮的教室里上課。
農村學校的條件很艱苦,上課并沒有教輔材料。為了上好課,劉希章反復熟悉課程內容,上課前,他閉著眼睛就能回憶起上課內容。劉希章知道,上課時與孩子們互動氣氛會更好,為克服自己行動不便,他常常訓練自己的手勢和面部表情,盡可能向學生傳遞更多信息。
有付出就有回報。在多年教學中,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也深深地感動著劉希章。他還清楚地記得,一個下大雪的清晨,在去學校的路上,他依稀看到,幾個學生正排著隊,從學校的方向向他走來,他看不出學生們是在干什么,走近才知道,學生是在用雙腳為他踏出一條路來。
這就是做一名老師最大的幸福吧!說起這些,這個50歲的男人眼里浸滿了淚水。
32年來,劉希章培養了一批批學生,他們現在大多已成才,遍布各行各業。他們都沒有忘記劉老師當年特殊的愛,逢年過節,總會有學生來到劉希章的家里,握著他的手,聊起過往的回憶。
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一樣操心著,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愛護著,在村子里,村民這樣評價劉希章。從教32年來,劉希章被評為優秀班主任、模范教師、先進工作者,還多次受到自治區、市、縣,鄉(鎮)黨委、政府的表彰獎勵。其中,最讓劉希章高興的事,就是他成為了一名國家正式教師。20xx年8月,了解到劉希章的實際情況后,當地政府破例把劉希章轉為國家正式教師。
多年的夢想實現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任代課教師20多年來,劉希章一直夢想著能轉正,成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如今,劉希章的夢想成真了,工資也增加了,再也不用為一家4口人的生計發愁了。
我的生活好了,我們的學校、學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聊起這些年來丹陽小學的變化,劉希章顯得更有精神。幾年間,丹陽小學從原來的3個年級增加到現在6個年級,老師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氛圍也更加濃厚,教學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雙鬢白發日漸增多,教過的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但劉希章的人生信念始終沒變。他說:
教育是我衷愛的事業,也是我唯一能夠回報社會的平臺,只要學校還需要我,我將把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農村教育事業。
(原載《中國青年報》20xx年10月15日)
19.劉希章的幸福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20.結合本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如何表現劉希章人生信念始終不變的?(5分)
21.劉希章在他的人生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結合文本,聯系實際,說說他的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6分)
參考答案
19.①在下雪的時候,學生們主動排隊為他開路;②逢年過節,總會有學生來他家里看望他;③政府把劉希章轉為國家正式教師,劉希章實現了夢想,生活也越來越好。
【評分說明:一點2分,-點3分,三點4分。細則:補充①9段培養學生成才;②10段受到獎勵,受到村民好評;③11段工資增加,生活越來越好;④12段,我們的學校學生發生了好的.變化。】
20.為了表現劉希章人生信念始終不變,作者采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1分)一方面通過對劉希章的正面描寫,突出劉希章32年來為學生、為學校的無私付出,如帶領學生翻新校舍,為了上好課,不僅反復熟悉課程內容,還常常訓練自己的手勢和面部表情等;(2分)另一方面,作者還通過村民對劉希章的評價,以及多年來各級政府授予她的各種獎勵,從側面表現劉希章以校為家,關愛學生,突出其對農村教育事業的奉獻和付出。
【評分說明:手法1分,分析每個方面各2分。如果學生回答運用了人物的動作、語言(細節)描寫,并且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分析,也可給2分】
【補充細則】只要后面分析好,正面分析恰當3分,另一點分析恰當即得滿分;只答一點最多3分。若答引用,對別人傳主的分析恰當也可得滿分,只寫一方面3分;列數字、細節描寫3分)
21.①劉希章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但他憑借著堅強的毅力成功讀完了初中,這啟發我們:人生的道路充滿艱辛,但只要不畏懼退縮,意志堅定,就能夠克服困難,實現目標,在學習生活上,當我們面對困難時,也要擁有劉希章這樣的堅定意志,才能取得戰功;②劉希章為了上好課,反復熟悉課程內容,訓練自己的教態手勢。這啟發我們:要在學業或書業上取得成功,就需要我們反復揣摩,不斷鉆研專業知識;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不應只滿足于對知識點只學一遍,對練習只練一遍,而是要反復揣摩,直到真正弄通弄懂;③劉希章32年如一日,把自己奉獻在農村教育事業上,成功地獲得了各種各樣的回報。這告訴我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只要我們愛崗樂業,樂于為自己的事業奉獻一生,必能獲得人們的肯定,實現人生的成功。當我們面對擇業后,應該懂得職業的神圣性,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不能在擇業上眼高手低,挑三揀四。
【評分說明:每點3分,其中結合文本分析1分,啟示1分,聯系實際1分.答對任意兩點即可給滿分,如學生有答案以外的啟發,只要符合文本內容的,也可酌情給分。】
【補充細則】④老師的堅持執著;⑤人要有信念、夢想。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4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8分)
鄉村教師
岳勇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里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
“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游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二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叫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胡子全都燒焦了。但他并沒有放棄。
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的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后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后又急急地沖進了平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后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后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最后,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在這兒使用是否恰當?請筒析。(3分)
(2)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后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0字。(4分)
(3)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么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4分)
(4)文中畫線句子寫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后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系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象,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4分)
(5)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1)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是“說。
(2)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后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后決定回鄉村做教師。
(3)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可以)(4)略。
(5)示例: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后的家鄉作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的人立了一面鏡子。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5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里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游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講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胡子全都燒焦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后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后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后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后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后,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分)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3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這是為什么?( 4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分)
參考答案:
22.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里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舍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3.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24.插敘。(1 分)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25.一是為小學教師舍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26.聯想到汶川大地震中許許多多感人淚下英雄壯舉
感悟到了天地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生命的堅強、感悟到了什么叫無私無畏、什么叫舍身忘死;感悟到了什么叫血濃于水、什么叫情情無價;感悟到了什么叫人道主義精神、什么叫國際主義精神
【鄉村教師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人類的老師》閱讀答案06-14
《老師的腰圍》閱讀答案06-20
《讀書》閱讀答案12-08
《我的老師 冰心》閱讀答案06-20
太陽的話閱讀答案04-18
幸福的籃子閱讀答案03-22
善良的種子閱讀答案07-18
忽略閱讀短文及答案04-20
豐碑閱讀題及答案06-01
中國的筷子閱讀答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