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福建泉州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福建泉州中元節的習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福建泉州中元節的習俗
在閩南一帶,中元節被稱為鬼節,農歷七月初一鬼門關要“開門”,七月三十要“關門”,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農歷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在泉州有句俗語是“七月半祭祖”,這其實是人們對逝去先輩們的一種祭奠和表達哀思。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歷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
宋代以來,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間,普渡祭祀儀式有所變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設瞧,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
至新中國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區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們把七月的普渡稱正普,從七月初一起,各鋪境鄉村輪流普渡,在晉江,“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內有38個鋪,因此各鋪輪流舉行普渡的時間只好有所伸延,自農歷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適逢閏月,又得復始重普。泉州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后安和侖后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動,都有地方官員出面主持,他們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時祭”無主鬼“和城惶神,讓合境無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為祟作亂人間,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懲惡,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視為封建迷信陋俗,這與普渡信俗在傳承的過程中,出現奢侈攀比和結怨械斗等弊端有關,超出了民間信仰的范疇。像石獅“龜湖大普”之日,家家戶戶大操大辦,均以客多為榮以客少為恥,以故陌生人也被強拉入席助聲勢,如此鋪張浪費致使許多村民傾家蕩產。泉州地方封建勢力抬頭控制了祀神鬼的活動,往往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爭端。有的好事者為向仇家示惡,于普渡日抬出鋪主公和境主公巡境游行,常常因巡境越界而導致流血械斗。清代泉州出名的“東西佛”械斗延續300多年,為禍之烈歷史未有。
新中國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為收斂,但80年代以來,民間又在鬼月私下拜敬無祀鬼魂。現在每年普渡月,政府會勸導民眾不作普渡,反對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辦,禁止喝酒鬧事和酒后駕車。
拓展:各省元節習俗
河北省:薦新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并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面人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廣西省:多殺鴨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河南省:掛紙旗於門口
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制小船
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后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陜西省:燒紙祭麻姑“掛鋤”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幡”。
江蘇省:錫箔折錠
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四川省: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扎“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施食
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臺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福建泉州中元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中元節的習俗08-19
中元節的習俗11-08
中元節的習俗04-26
中元節各地的習俗08-23
中元節節日習俗08-12
家鄉的中元節習俗08-09
中元節習俗大全12-11
廣西中元節的習俗12-13
臺灣中元節的習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