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草莓教學設計 推薦度:
- 分草莓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分草莓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草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草莓教學設計1
學習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材第8頁至第9頁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過表內乘法,在此課前面學習了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知道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學習利用乘法口訣試商,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教材分析:
前面三課時,學生認識了有余數除法及豎式。學生會根據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的活動試商。這節課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乘法口訣試商,要求熟練的應用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
教學目標:
結合分草莓的情境,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進一步鞏固除法豎式的書寫形式與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難點:
1. 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
2. 經歷有余數除法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的利用乘法口訣試商。當余數比除數大,說明商上小了;當除數與商的乘積大于被除數,說明商上大了。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彩筆,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智慧老人送給它一樣禮物,我們一起來猜一猜:
紅果子,麻點子,咬一口,甜絲絲(猜一種水果)
2.小猴邀請了一些朋友為它慶祝生日,但是它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謎語引入,交流自己的猜想,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
圖示分草莓情境,搜集數學信息,提出除法問題。
列出算式,初次試商。
猜一猜,每盤最多放幾個草莓?說一說,你猜想的理由。
用豎式計算,根據前面的'猜想理由引出乘法口訣試商。
在圖上圈一圈,驗證計算是否正確。
解決問題2,再次試商。
學生獨立解決,再集體分享計算過程。
說一說,試商的時候用到哪句乘法口訣?
用畫圖的方法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究,感受有余數的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讓學生反復體驗,利用乘法口訣求商,“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又要比被除數小”的試商方法。
應用新知,判斷對錯。
設計意圖:針對性的辨證練習,更正錯誤。當余數比除數大,說明商上小了,把商調大;當除數與商的乘積大于被除數,說明商上大了,把商調小。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訂正錯誤,通過分析錯因,不斷調整商的大小。進一步強化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要領。1.商與除數乘積最接近被除數,并且比被除數小;2余數比除數小。在判斷對錯,更正錯題的活動中形成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積累試商的經驗。
反饋練習,鞏固新知。
第一題先算一算,再圈一圈。
第二題讓學生開火車,說明用哪句乘法口訣。
第三與第四題讓學生上臺板演,作為現場檢測題。
數學閱讀,情感教育。
設計意圖:第五題的拓展內容,是潛江小數人解讀教材,修訂教材的成果。向學生介紹除法豎式的由來,建立身為潛江人的自豪與自信。
五.課堂回顧,反思提升。
1.用乘法口訣試商,用畫圖檢驗計算是否正確。
2.思考我們的學習方式,由動手操作到畫圖,最后用乘法口訣求商,體驗數學的簡潔美,把復雜的事情做簡單。
分草莓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5—6頁“分草莓”及“試一試”、“算一算”、·練一練”練習題.
教材分析:
本節課通過平均分數目較大的物體,引導學生經歷的試商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
學情分析:
學習本節之前,學生已具備了下面的認知基礎,能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求商,,對被除數數目較小的余數的除法,能較快的求出結果,并學會了豎式計算。這節課的重點是:當被除數稍大一些時,如火熱借助懲罰口訣進行試商,這個問題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在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探索中發現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
重、難點與關鍵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在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索發現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在有余數除法里,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指名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憶:余數要比除數小。
2、10÷5 16÷5 18÷5 20÷5 22÷5 25÷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學生練習完畢,引導學生對以上小題進行分類,并請學
說一說是按什么標準來分的.引導學生按余數的情況分成兩類。
有余數的算式:( ) 沒有余數的算式( )
二、探索新知
1、探索試商方法
課件出示課本第5頁“分草莓”引導學生理解圖意。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提問:要解決“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2)指名回答,板書: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指名口答。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6)啟發學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通過集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2、再次組織小組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集體交流時引導學生認識: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又要比被除數小。
3、引導學生歸納計算有余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4、應用試商的方法填空:課本第5頁“試一試”。
(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6頁“練一練”的第1 ~ 5題。
學生先獨立練習后進行集體訂正。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說說你認為在試商時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
1.( )里屜大能填幾9
( )X 5<44 8x( )<57 ( )X 6<41
9X( )<53 ( )x 4<31 60>( )x 7
2、用豎式計算。
20÷6 33÷5 63÷8 41÷7
75÷9 52÷7 38÷4 67÷9
3、解決問題。
43個排球,每7個裝一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板書設計:
分草莓
把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還剩幾個?
55÷8=6(個)......7(個)
答:每個盤子放6個,還剩7個。
分草莓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有余數除法》學生對于除法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有余數除法,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數除法,建立余數,有余數除法的概念,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究除數與余數的關系,并知道有余數的除法各部分名稱,并且體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教學目標:
1、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關鍵: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具準備:課件、掛圖等。
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想象豐富,求知欲旺盛;學習責任感不斷增強,但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他們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積極心態,是他們通過思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也是教師需努力和強化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2、練一練:16÷8 18÷8 21÷8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師:上節課我們解決了分橘子的`問題,學習了用豎式計算除法,
2、如果把板演的數21換成55,你會做嗎?(出示分草莓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還剩幾個?
3、探究試商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提問:要解決“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2)指名回答,板書:55÷8師過渡語:面對要分的數目比較大,當我們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繼續利用學
具來分是比較麻煩和困難的,那怎么辦呢?
(3)先引導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8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55,又比55小。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以商6。
列式55÷8=6(個)……7個。
(6)啟發學生思考:
1、如果商是5可以嗎?
通過集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2、再次組織小組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集體交流,達成共識: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又要比被除數小。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有余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除數與幾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商就是幾。二乘,商和除數相乘。三減,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四比余數比除數小。
4、應用試商的方法填空:P5“試一試”。
( )×8<44 7×( )<54
9×( )<62 ( )×6<40
( )×4<30 5×( )<48
(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三、鞏固練習:
1、P6“練一練”的第1 ~ 5題。
學生在獨立練習后進行集體訂正。繼續培養學生試商,以及正確的豎式書寫方法,繼續理解余數的意義。
梳理:一個數與除數相乘,結果最接近被除數,而且比被除數小,那么這個數就是要確定的下來的商。
驗證的方法:余數比除數小。
2、反饋矯正,形成經驗。
正確評價學生把握的知識,指出學生在練習中的錯誤,從而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說說你認為在試商時要注意什么?下課后與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獲。
師小結:
1、試商要有目的。
2、余數要比除數小。
3、單位書寫、正確解答。
板書: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還剩幾個?
列式55÷8=6(個)……7個。
答:每個盤子放3個,還剩7個。
分草莓教學設計4
一、情景設計
1、口訣接龍的游戲導入新課,任意指名學生對口訣。
2、( )里最大能填幾?
3×( )<19 6× ( )<38( )×8<55 練習口訣
思考并填空,說出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游戲中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為試商打下基礎。
二、探究新知
1、教師提問:上節課我們解決了分橘子的問題,學習了用豎式計算除法,請你完成這道題21÷8,也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全班匯報交流。
2、如果把21換成55,你會做嗎?(出示分草莓情景圖)在小組內說說你的想法。
(1)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每個盤子大約放幾個草莓?先估計一下。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如何檢驗?完成豎式。
(3)為什么商是6而不是5或7?如何答?
3、你能小結一下在“分草莓”這道題中,我們是怎么試商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實際情況做小結。
4、完成“試一試”:( )里最大能填幾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指名一人在黑板上做出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中1至5題。
第1題:創設摘蘋果的情景,每組選出一名代表,任意選擇一個蘋果,在小組內交流試商的方法,全班匯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要求正確書寫豎式。
第3題:創設錯誤門診的情景,讓學生獨立改錯。
第4、5題,要求學生說出題意,獨立列式,并清楚回答問題。
2、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完成練習。采取多種形式的練習,有助于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試商的方法。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那些收獲?
【分草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草莓教學設計05-03
分草莓教學設計4篇06-28
《分蘋果》教學設計04-05
分香蕉教學設計01-16
分橘子教學設計01-30
《分蘋果》教學設計05-12
狐貍分奶酪教學設計04-27
分香蕉教學設計6篇01-16
分橘子教學設計7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