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1
本月初,長寧區愚園路上的GracinaLife時尚生活館悄悄變身法國健康管理服務體驗小屋。市民可通過小屋中來自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的醫療設備展示、疾病知識宣傳、液化空氣家庭健康管理全流程及家庭健康管理體驗服務等,了解離我們很近卻不被熟知的“慢阻肺”。
“作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的慢阻肺,在我國已有近1億患者,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8人中就有1人是慢阻肺患者,它已成為現階段最突出的公共衛生與醫療問題之一。”在全民健康慢病管理進博會論壇上,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病和傷害防治所所長施燕直言。面對這一民生新問題,政府部門、社會大眾、醫療機構與企業資本分別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記者了解到,憑借進博會在服務貿易領域的溢出效應,長寧區正著力推動慢病管理醫療服務體系落地社區的新試點。
長寧期望壽命全市最高
近十年來,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標保持國內領先,且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在長寧,這一數據更亮眼:以平均期望壽命為例,20xx年達85.49歲,高于全市的83.63歲。
長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趙文穗說:“長寧區逐年加大公共衛生經費投入,對全生命周期的居民提供14大類、50小類、144項的長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同時,慢病管理離不開市民自身的努力,在長寧區,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4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都配備健康自測小屋,目前自報高血壓患者中血壓控制率為48.3%,自報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控制率為51.0%,均高于本市平均水平。
“但我們的慢病管理仍處于初級階段。”趙文穗說,以慢阻肺為例,肺病篩查監測設備、居家吸氧設施的提供與方法宣教、相關商業保險經費的介入等,目前都還是空白,“能不能走出一條多方參與的合作新模式,值得期待。”
長寧區在華陽街道進行探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洪春榮說,結束“快閃”后的法國健康管理服務體驗小屋將長期落戶華陽,“對慢阻肺患者而言,氧氣至關重要。在家門口為居民設個小氧吧,介紹霧化治療、高壓氧相關知識,讓大家在體驗中感受慢阻肺患者對氧氣的需求,也讓患者在潛移默化中把疾病管好。”
鼓勵社會資本關注參與
不同于大多依靠服藥的慢病,隨著慢阻肺患者病程進展,氧療設備必不可少,居家與社區護理是大勢所趨。在本市剛走出第一步的慢阻肺慢病管理,國際上是否有可借鑒的經驗?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地區業務總裁克萊爾說,法國與中國情況類似,大醫院無法承載越來越龐大的慢病患者群體,慢病管理必須下沉社區,“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為患者提供日常保健與居家護理,盡量減少患者急性發作頻率,與設備一同帶給患者家庭的是操作方法培訓、家屬指導、病患教育等。當然,不是企業與患者一對一,醫療機構也承擔隨訪、轉診工作。據測算,政府部門支付給公司的費用遠小于為相關患者支出的醫療費,也減輕了醫療保險負擔。”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院長馬駿看來,慢病管理需長期而巨大的資源投入,必須鼓勵社會資本關注和參與。“作為綜合性醫療機構,也應發揮主動作用,通過醫院各科室對接社區全科醫生了解居民需求,尋找資本介入短、平、快、易操作的設備技術,盡早讓社區居民享受到家門口的優質服務。”
企業依托社區助力養老
長寧區衛健委黨工委書記池捷介紹,本次率先在華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試點的.慢阻肺管理項目,將引入多方資源,除了所在街道居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必要的基礎支持外,上海市胸科醫院、同仁醫院也將提供學科與診療支持,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將助推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的慢阻肺醫療服務系統正式落地。
上海市胸科醫院黨委書記鄭寧表示,醫院將發揮在慢阻肺診療領域的專科技術,“20xx年起,慢阻肺社區篩查項目已開展,期待通過在華陽社區的試點,為患者帶來早診早治的新成果。”他提出,之前資金大多依賴政府的財政支持與醫院課題申請,希望通過專業資本和服務團隊介入,讓社區篩查工作持久進行,共同發揮專業品牌優勢。
作為首次試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企業,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崢說,借勢第二屆進博會,新聯紡瞄準國外成熟醫療服務團隊,結合上海特色,并依托華陽街道這一精品社區載體,解鎖企業助力養老新模式。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2
今年以來,黃山市屯溪區衛健委積極打造智慧化社區衛生服務,通過提高健康信息化水平,實現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使群眾就醫體驗得到改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度提升。
“想對您做一個高血壓的回訪,您最近出現過頭暈心慌、手腳發麻等情況嗎?”市民許阿姨接到的電話,是來自陽湖鎮衛生院的“智醫助理”系統打來的',該系統不僅可以針對不同的疾病為醫生提供智能輔助建議,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批量外呼居民電話,實現慢病隨訪、滿意度調查、體檢通知等功能。截止目前,“智醫助理”提供輔助診斷103834人次,開展智能慢病隨訪14019人次,實施健康干預14019人次。
今年以來,屯溪區衛健委為進一步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一手抓基層醫療隊伍素質提升,一手抓“智慧醫療”項目硬件建設,目前,“智醫助理”系統已覆蓋全區5個鎮衛生院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26個村衛生室,并在陽湖鎮衛生院建設“智能預約+智檢道閘+智慧分診”三合一試點系統,投放了1個智慧健康小屋。
近日,在陽湖鎮衛生院的“智慧健康小屋”內,前來體驗的老人絡繹不絕,房間內配備了自助式體檢系統,包括超聲波身高體重儀、全自動電子血壓計、心電圖機等多臺智能設施,還專設一名醫生坐診,對居民的健康報告進行分析解讀。
市民李明祥說:“感覺相當滿意,醫務人員帶領我通過各項指標的檢查,檢查完之后馬上就拿到體檢報告,方便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智慧化社區衛生服務的打造,不僅讓居民日常體檢變得快捷便民,也讓醫護人員的健康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精準高效,實現群眾“小病不出社區”的美好愿望。
屯溪區衛健委規財股股長程翔說:“下一步,我們還將優化群眾的就醫診療環境,減少居民的等待時間,幫助居民快捷有序的進行診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活動,提高服務效率。”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3
賽諾菲6月15日攜手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和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等多家機構,啟動具有戰略意義的“健康社區項目”,通過打造立體式的綜合能力提升項目,探索與實踐有效的社區慢性病管理,盡可能地滿足社區衛生服務及疾病管理方面的迫切需求。
“健康社區項目的啟動,是賽諾菲進一步響應中國政府‘強基層’醫療衛生目標的戰略舉措,”賽諾菲中國制藥運營總經理彭振科強調,“作為賽諾菲中國最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之一,健康社區項目集合了我們最優秀、最專業的團隊力量與資源,致力于為社區醫護工作者提供最全面的整合解決方案與知識共享。”
中國是慢性病大國,擁有糖尿病患者1.14億,心血管病患者2.9億,且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隨著慢性病患者數量的增多,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慢性病防治方面迫切需要做到“重心下沉、關口前移”。
而在整個疾病防治體系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20xx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其內涵可概括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16個字。
事實上,隨著國家重視和投入,中國社區醫療市場正在不斷發展。近年來,社區醫院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的就診量也在不斷攀升,增幅遠超大醫院。然而,與龐大的慢性病患者人群相比,社區衛生服務系統在醫院管理、醫務人員診療水平和患者疾病管理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凸顯。唯有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整體提高,慢性病管理才能真正實現“首診在社區,大病在醫院,康復在社區”的醫療模式。
健康社區項目恰好呼應了國家“強基層”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該項目的執行過程中,賽諾菲將把其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慢性病領域長期沉淀的知識與經驗帶到社區,與合作單位和廣大醫護工作者共同努力,提升社區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臨床實踐技能,強化醫院管理者的醫院管理水平,改善廣大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使更多的中國患者能受益于優質的社區的衛生服務。
健康社區項目計劃至20xx年覆蓋中國42個城市的850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服務站,預計將惠及約3萬名社區醫生及2.3萬名患者。目前,一期工程已針對中國患者數量最龐大的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正式鋪開,覆蓋醫院管理者、社區醫護人員、患者等多個群體。
彭振科先生還強調,賽諾菲對中國社區衛生服務領域的投入,也進一步詮釋賽諾菲“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的承諾,彰顯了賽諾菲深耕中國的信心。“作為中國慢性病領域的領先企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幫助中國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的與政府、協會、醫護人員進行緊密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優勢和資源,構建服務中國社區衛生領域最具有活力的生態系統,最終造福廣大患者。”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4
嘉興市南湖區實施慢性病精細化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發現率分別達到11.5%和3.0%,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83.9%和86.4%。
一是延伸服務內涵。南湖區以績效考核和公共衛生經費為政策導向,引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向公共衛生傾斜。慢性病管理職責從防保醫生擴展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有職工;慢性病管理內容從疾病管理深入到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考核從粗放型提升到區、鎮(街道)兩個層級。
二是實施網格化管理。全區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社區或村為單位,建立《網格化服務與管理對象一覽表》,全區共劃分責任網格4354個,組建專業指導團隊13個、基本團隊103個,并實行網格化服務月報表制度。推行網絡信息化和精確評估健康效果,所有高血壓、糖尿病登記患者基本信息和隨訪信息均開展了信息化管理并實現了管理效果的自動評估。建設全科醫生工作室,全區建立了35個以責任醫生姓名命名的全科醫生工作室,開展健康講堂,并帶領社區衛生服務團隊開展慢性病高危人群、患者隨訪管理等工作,為居民構建一個10分鐘的衛生服務圈。實施慢性病自我管理,對其中的`成員進行細分、組隊,開展自我管理。
三是嚴格績效考核。“鎮域檢查”,由鎮(街道)衛生院“防保科”每月一次依照劃定的人口區域,督查責任醫師訪問和干預落實情況;“村落協查”,由村干部擔任的村慢病管理聯絡員定期與慢病患者及家屬核對協查干預情況;“專家復查”,由市、區專家定期復查干預效果;“區域稽查”,由區計衛局稽查組以抽查方式實行全區稽查。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范文(通用5篇)5
近日,20xx年上海市“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五輪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社區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授牌儀式在閔行區舉行。松江區小昆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松江區唯一一家參選單位,順利通過市級驗收,并獲得上海市社區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優秀建設單位”稱號。
小昆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從20xx年6月開始建設,20xx年10月建成并正式啟用。
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區域獨立、環境整潔、布局溫馨,針對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大腸癌等主要慢性疾病,開展慢性病綜合危險因素精準化采集和監測、疾病篩查等服務,精準測量并實時數據信息化上傳,充分體現著科技信息化技術的智慧運用。
今后,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將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資源整合,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融合示范康復中心、護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MMC等建設,打造小昆山示范品牌,開展不同需求的.個性化慢病支持服務,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總結】相關文章: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結材料01-31
年慢病管理工作計劃11-23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總結05-15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總結11-08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總結8篇11-19
村衛生室慢病工作計劃11-24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色醫院文化醫院申報材料12-21
社區衛生工作總結05-16